俗話說:開門七件事,米、鹽、柴、油、醬、醋、茶。為此,鹽,百味之主,食肴之将,是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由于食鹽的珍貴和重要,所以封建國家把食鹽作為專控商品,使之成為取之不盡的财源,以充實國庫。《漢書・食貨志》曰:“田租口賦,鹽鐵之利二十倍于古。”《新唐書・食貨志》雲:“天下之賦,鹽利居半。”
一、井鹽開鑿的原因:四川食鹽緊缺
四川地處内陸,不靠海,不臨池,因此,不産海鹽和池鹽。同時,原早沒有開鑿鹽井,也不産井鹽。川東地區有一口大甯鹽泉,還有忠縣中壩等地,從地下流出地表的(淡)鹵水,當時成為巴、蜀産鹽的基地而供給民衆的食需。大甯鹽泉又叫“龍池”,由獵人追擊白鹿發現,故名“白鹿引泉”,位于巫溪寶源山下。
古時,鹵水“出山窦間”,泉源甚旺,勢若垂瀑,引鹵煎鹽。因取鹵便利,故起源很早,産鹽興盛于商代。宋代大甯鹽泉已成為四川著名的産鹽區,呈現興旺發達和繁榮景象。因而,引起了詩人、文人的關注。南宋愛國詩人陸遊《老學庵筆記》(卷五)寫道:“蜀食井鹽,如仙井大甯,猶是大穴。”宋・馬端臨《文獻通考》(卷十六)中說:“大甯、富順(即今自貢)之鹽井……長甯之消井,皆大井也。”同文獻(卷一百八十ー)又說:大甯監産鹽,“一泉之利,足以奔走四方”。“莫梁蜀之東,為水陸之會”(同上文獻卷一百六十七)。
大甯鹽泉地處川東,臨近長江,可見,當時在四川,無論經濟或社會方面都處于重要地位。北宋初,太宗端拱元年(988年),四川産鹽量大幅度下降,産不敷銷,川西缺鹽,大鬧鹽荒,令商人販大甯鹽到成都等地銷售。
大甯鹽泉,是不費人工的天然源泉,鹵水鹹淡随自然季節變化,受大氣和地表雨水的影響,冬春早季鹵水鹹重,夏秋雨季鹵多鹹輕。每年生産時間6~8個月左右。
由于曆史久遠,秦國統一巴、蜀時期,川東大甯鹽、中壩鹽等的産量無從查詢,故今不得而知。宋初,大甯泉鹵産鹽為興旺時期,在全川名列前茅,如宋神宗熙甯中(1069-1077年),歲額産鹽“四百餘萬斤”。僅以此為例,推算巴、蜀時期,四川民衆食鹽用量情況。當然,由于社會的進步,生産力的發展,泉鹽産量先後有變化,即宋初的産鹽量,不全代表巴、蜀時期的産鹽量,但可窺見一斑。
秦滅巴、蜀後,四川再無大的戰亂,處于和平安定的時期,史稱“世平道治”。同時,由于大量移民入川和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大大刺激了人口的增長,于是,秦滅巴後,人口增殖“一百六十萬”左右。在此,我們可以推算,四川在未鑿鹽井以前,民衆依仰大甯鹽供需情況,若以大甯年産鹽400萬斤,四川人口160萬測算,則每年每人平均用鹽2.5斤。
食鹽的緊缺,民衆苦于淡食之中,即使從山西運來池鹽,由于受四川道險地理條件的限制,加之路途遙遠,鹽價昂貴,廣大人民也是難以購買的。
二、我國第一口鹽井的開鑿
古時,四川地荒人稀,水旱災害頻繁,經濟落後,古稱“西僻”之地。秦國統治四川時期,李冰為開發“西僻”作出了重大貢獻。都江堰的建成,把原來川西水旱多災的地區變成了“沃野千裡”的米糧倉,民衆得以足食。但是,四川人民長期缺鹽,飽受淡食之苦。于是,李冰又開鹽井,采鹵制鹽,以滿足民衆的食需,從而緩解了人民缺鹽淡食之苦。自此,鹽井在四川廣大地區如雨後春筍般地發展起來,食鹽不僅做到自給自足,而且還有餘,餘鹽還遠銷雲、貴等省部分地區。四川先民開始結結束了完全仰依自然鹽泉、“鹹石”獲取食鹽的曆史。開創了人工鑿井、采鹵及制鹽曆史的新篇章。
關于李冰開鑿鹽井,鹽史界有争議,主要有三種意見:
一種意見認為,鹽井開鑿屬于偶然性,即人民在打水井時,出現鹽水,乃命名鹽井;另一種意見認為,是四川人口增多,食鹽需要量大,大甯鹽、鹹石鹽或從遠道運來的池鹽不夠食需,因而,在川内打井找鹽;再一種意見認為,都江堰工程和鹽井開鑿,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密切關系。我們則認為,把第二及第三種意見合二為一,即李冰開鑿鹽井,其目的是滿足民衆食鹽的急需,并非偶然。同時鑿井與治水有一定的内在聯系。
總之,就廣都鹽井的開鑿而言,不是孤立的和偶然的現象,而是與該區地質條件及開鑿技術條件緊緊聯系在一起的,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川西平原地下鹵水埋藏豐富為鹽井開鑿提供了物質資源保障據地質勘探成果證實,在成都平原川西凹陷内,第三系及白垩系地層中,賦存着豐富的鹵水、芒硝、石膏礦産資源,其中鹵水含鹽量100克/升左右。并在一些地區鹵層埋藏較淺,埋深在20~30米。得天獨厚的鹽鹵資源,為我國第一口鹽井問世,提供了重要的物質條件。
2.李冰治水發現了地下鹵水為鹽井開鑿做了先導李冰做蜀守時,大興水利,鑿離堆,避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引水灌良田,使川西平原“沃野千裡”,成為蜚聲中外的天府之國。都江堰工程浩大,雄偉壯觀,在修築過程中,實施方案,采取“遇彎截角” “深淘灘” “低作堰”等有效、實用的技術措施,亦即采用疏導和築堤并舉的方案。為此,在導水“截角”“淘灘”“築堤”的過程中,亦因開鑿和發掘出岩石,使揭露了地下淺層鹵水資源,如李冰在疏導青衣江工程中,新發現了地下鹵水,史志等就有明确記載。
據晉人常璩《華陽國志・蜀志》載道:在南安縣(今四川樂山、夾江一帶)青衣江又名沫水,石灘有“鹽溉”,由李冰所平矣。北魏邸道元《水經注》亦雲:江水“東南迳南安縣西,懸溉有灘……日鹽溉,李冰所平也。”“鹽溉”即自然鹽泉,地下鹵水在地表的露頭。但因其在青衣江中的石灘有礙江水暢流,航行困難,舟船常出故障,于是,李冰整治水道,開鑿河中灘石,便于航行和引水。為此,雖有鹽泉而還是把這個灘平掉了,故名鹽溉灘,即是鹽泉灘。李冰治水發現了地下水,為鹽井開鑿做了先導。
3.李冰“識齊水脈”開鑿鹽井李冰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水利和鑿井工程專家,他學識淵博,精通天文地理“識齊水脈”,率領民衆成功地開鑿了我國第一口鹽井。
李冰在治水中,新發現了鹽泉,即地下鹵水自流出露地表,給人們傳遞了信息,以提示了川西蘊藏着豐富的鹵水資源,因而,給當時治水的主持者和領導者李冰以重要的啟示,川西是一塊寶地,在地面,都江堰的建成,獲得了巨大的水利資源,把水旱頻繁的成都平原變成了糧倉。而同時又在地下,還埋藏着寶貴的鹽水資源,便可鑿井采,以鹵煎鹽,緩解蜀人缺鹽淡食之急。
于是,李冰“識齊水脈”,即是根據地質條件,考察地下鹵水的分布規律,并親自跋山涉水,探岩尋壑,識察鹵脈。根據“依山可作井,隔溝不同脈”的民間經驗,終于在川西成都、雙流一帶,尋查出了地下淺部含鹵層。同時,他創造性地應用了中原地區打水井的技術和推廣鐵工具的使用,有目的地開鑿了我國第一口鹽井——廣都鹽井。
廣都鹽井的問世,便揭開了我國井鹽生産的序幕。從此,鹽井在全省各地迅速地發展起來,秦代三縣,漢代增至18縣。
三、關于早期鹽井生産的方式廣都鹽井是我國最早開鑿的第一口鹽井,由于曆史久遠,這口鹽井沒有保存下來,因而,關于鹵井的形制、井身結構、地面設施、生産方式等都不得而知。
但是,我們從四川先後出土的漢代井鹽生産畫像磚圖像得到佐證。畫像以逼真、細膩、生動的藝術形象,再現了漢代井鹽生産的工藝流程,為研究四川早期鑿井工程技術,提供了實物憑據。
畫像磚在群山茂林、野鹿棄躍、人伐柴薪的背景下,左前方山腳附近,展現出一口鹽井。井口地面立着四柱雙層樓架(即井架),鹽井右側設竈制鹽。從圖像看出,鹽井呈圓形,井口直徑2米左右,并根據川西地下含鹵層埋藏情況推算鹽井深度最淺是在20米以上。很顯然,其井形是借鑒了戰國時期古井的優點設計的新型鹽井。
圖像還可以看到,四柱雙層采鹵樓架,上略窄、下稍寬,似如寶塔形,按人身高測算,樓架全高8米左右。樓架上端為尖形頂棚,顯然是為遮蔽雨露和日光而設置的形制,其下橫木上安裝一定滑輪,輪上系一根提鹵繩索,繩索的兩端分别懸吊一個采鹵桶。上下兩層樓架,四人分左右兩組作業,拉起繩素,交替進行,動作配合協調,提取鹵水,然後傾入木制的容器裡,用竹笕輸往鹽竈煎制。利用定滑輪采鹵,雖然不能省力,但改變了力的方向,減輕了勞動負荷,提高了工效。它是中原地區辘轳提水原理的應用和發展。
綜上所述:李冰是我國戰國時期卓越的鑿井工程專家和水利專家,他在做蜀守時,為四川人民做了許多好事,但是,今遺存下來的主要有都江堰工程的興建和廣都鹽井的開鑿兩大功績。由于川西地下鹵水蘊藏豐富,為鹽井開鑿莫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李冰在治水過程中發現了地下淺層鹵水,又為鹽井的開鑿做了先導。同時,他知識淵博,精通天文地理,善于“識齊水脈”,并親自率領民衆,在川西成都、雙流一帶,創造性地應用中原地區的打井技術,成功地開鑿了我國第一口廣都鹽井,這為我國井鹽生産開了先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