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藝術中的虛拟現實

藝術中的虛拟現實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09 13:40:29

10月22日,由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主辦的虛拟現實藝術創新發展研讨會暨《中國虛拟現實藝術發展報告》新書發布會,在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何思敬講堂以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方式召開。來自學界、業界的虛拟現實藝術專家參加了本次會議。

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肖向榮教授為本次研讨會發表緻辭,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周雯教授發布新書彙報,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陳旭光教授、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張洪忠教授、北京郵電大學數字媒體與設計藝術學院院長賈雲鵬教授、北京電影學院數字媒體學院副院長葉風副教授、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影視工程系田豐副教授發表主題演講,并與愛奇藝科技有限公司張航副總裁,Pinta Studio聯合創始人雷峥蒙,沙核科技創始人、砂之盒沉浸藝術季策展人、Sandman Studios創始人樓彥昕,VeeR VR高級制片人馬小潮,上海魏唐影視傳播有限公司CEO、獨立CG導演邵晴,以及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策劃主編肖陽、編輯部主任李卉、合作出版部主任祝晔、責任編輯文等行業專家就虛拟現實藝術創新發展主題展開研讨。

藝術中的虛拟現實(北京師範大學舉辦虛拟現實藝術創新發展研讨會)1

研讨會現場

藝術中的虛拟現實(北京師範大學舉辦虛拟現實藝術創新發展研讨會)2

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肖向榮緻辭

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肖向榮教授在緻辭中,代表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對本次研讨會的召開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對學界、業界嘉賓的到來表示歡迎。他指出,《中國虛拟現實藝術發展報告》聚焦國内虛拟現實藝術内容及行業發展特色,對數字藝術産業發展問題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建議,是對國内虛拟現實藝術進行的一次全方位的階段性研究。

藝術中的虛拟現實(北京師範大學舉辦虛拟現實藝術創新發展研讨會)3

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數字媒體系主任周雯進行新書彙報

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數字媒體系主任周雯教授向研讨會專家彙報了《中國虛拟現實藝術發展報告》的主要内容與特色。她指出,本次研究以虛拟現實影像藝術作為虛拟現實藝術研究的切入口,聚焦虛拟現實藝術本階段的現狀及發展,讨論虛拟現實藝術的典型内容、形式與體驗。本報告讨論自2016年VR産業元年以來中國虛拟現實藝術的發生與發展,考量了虛拟現實藝術的媒介特性、行業現狀、生産主體與内容發展四個維度,從虛拟現實藝術内容的生産、創作、傳播三方面提煉關鍵問題,并通過深入調研虛拟現實藝術一線從業者經驗與需求,以全球性的視野分析虛拟現實藝術内容的國際性發展,梳理其他國家與地區促進虛拟現實藝術産業發展的相關政策與優秀經驗,研究走向國際重要電影節展的優秀案例,對相關問題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建議。在彙報的最後,周雯教授表示,虛拟現實藝術拓展了傳統藝術與新媒體藝術的邊界,為數字藝術的媒介呈現與叙事形态帶來新的可能性。

藝術中的虛拟現實(北京師範大學舉辦虛拟現實藝術創新發展研讨會)4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陳旭光

主題演講環節,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陳旭光首先分享了“虛拟現實的藝術創新與理論挑戰——兼及‘想象力消費’問題的思考”。結合想象力消費的相關研究,陳旭光教授提出虛拟現實藝術對藝術理論、美學理論的擴容與挑戰的四個方面,在于對影像本體的重構或颠覆;對主體的挑戰,包括創作主體“降解”與“作者論”重要性的削弱;對作品本身的挑戰,藝術作品進一步泛化、虛拟化、跨媒介甚至消解;對接受主體的挑戰,審美功能方面發生變化,情感體驗方式也發生巨大變化。陳旭光教授總結認為,數字技術加互聯網更新着人們的生活、藝術和美學觀念,既是一種藝術變革,也是相應的理論變革,是一次與人類文明發展進程息息相關的“媒介文化”的一次革命。

藝術中的虛拟現實(北京師範大學舉辦虛拟現實藝術創新發展研讨會)5

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 張洪忠

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張洪忠教授圍繞“傳播場域視野中的虛拟現實技術應用”進行分享。張洪忠教授首先從具身傳播角度讨論虛拟現實技術與藝術實踐,認為技術發展推動人機交互向人機交融跨越,身體在傳播實踐中逐漸實現持續性在場。接着,從具身傳播的視聽階段、觸感階段與意識階段三個階段,探讨身體與技術的關系,認為當前正在進入虛拟現實的全身體與意識階段。最後,讨論虛拟現實技術全面應用與我們當下的距離,認為目前還處于元宇宙與VR技術全面應用的探索階段,我們需要理性看待元宇宙,直面與正視的同時避免過分誇大想象的傾向。

藝術中的虛拟現實(北京師範大學舉辦虛拟現實藝術創新發展研讨會)6

北京郵電大學數字媒體與設計藝術學院院長 賈雲鵬

北京郵電大學數字媒體與設計藝術學院院長賈雲鵬教授圍繞“虛拟現實影像的展示與叙事”進行分享。賈雲鵬教授主要從畫框與景别、全景展示、交互叙事、數字具身、元電影等方面,比較虛拟現實影像與傳統二維影像的相似性與差别,以北京郵電大學七維亦影工作室的《北京一日》虛拟現實延時影像、《偉大的征程》沉浸式VR體驗暨“紀念紅軍長征80周年”虛拟現實作品、數字人創作與人工智能技術下的面部數據捕捉等案例,分享對虛拟現實影像藝術呈現與叙事特色的相關研究,以及對虛拟現實影像創作的深入思考。

藝術中的虛拟現實(北京師範大學舉辦虛拟現實藝術創新發展研讨會)7

北京電影學院數字媒體學院副院長 葉風

北京電影學院數字媒體學院副院長葉風副教授圍繞“數字媒體藝術創新實踐與思考”進行分享。葉風副教授認為,數字媒體藝術一直處于不斷創新發展過程當中,以“實驗 實用”理念,數字媒體介入藝術創作,形成新的創作方法,呈現新的藝術形态,創造新的審美體驗。葉風副教授将創新實踐的要素歸納為六個方面,包括思想概念、主題叙事、藝術審美、思維方法、技術手段、社會傳播,并以2020年迪拜世博會中國國家館、“北鬥系統”沉浸互動體驗項目、中軸線鼓樓沉浸影像《共鳴》,舞台表演藝術中多媒體叙事的諸多案例如《香山之夜》《日出》《杜甫》《幽蘭操》等,分享了基于數字媒體空間叙事與造境的創作經驗,以及對數字媒體藝術創新實踐的思考。

藝術中的虛拟現實(北京師範大學舉辦虛拟現實藝術創新發展研讨會)8

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影視工程系副教授 田豐

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影視工程系田豐副教授分享了“感知視角下VR與傳統電影視覺表達比較研究”。田豐副教授的研究中,以神經電影學的研究範式,通過腦電實驗與皮電實驗相關研究,收集觀衆反饋的主觀行為數據,比較了傳統電影與VR影像認知過程中對暈動、空間、時間、交互、引導、記憶、情緒等的感知差異,讨論了觀看影像過程中追求客觀世界同一性的視覺加工偏好和情緒喚醒瞬間醒特征。田豐副教授總結認為,VR影像與現實世界的同一性讓觀衆更容易被空間影像感染,從而使觀衆産生情緒情感上的共鳴。

藝術中的虛拟現實(北京師範大學舉辦虛拟現實藝術創新發展研讨會)9

與會專家合影留念

藝術中的虛拟現實(北京師範大學舉辦虛拟現實藝術創新發展研讨會)10

《中國虛拟現實藝術發展報告》新書發布現場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