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末的UFC格鬥之夜中,剛從輕量級升重上來的凱文·李與兩年前升重的拉斐爾·多斯安喬斯打出了一場精彩的“纏鬥手之戰”。在讨論該場比賽的成敗的同時,還另有一點十分有趣:凱文·李在比賽稱重之前公開表示,提出自己與多斯安喬斯都減重到165磅,并以此發出一個“UFC應該設立165磅量級”倡議。雖然兩人最後都稱重為170磅,但凱文的這條提議卻已經被很多人提出并支持。
凱文·李與多斯安喬斯都算是介于輕量級(155磅)和次中量級(170磅)之間的鬥士——打輕量級減重很困難,打次中量級又會稍輸體型和力量。然而,像他們這樣“處境尴尬”的鬥士還有很多:“牛仔”塞羅尼、迪亞戈·桑切斯、哈比布、佩蒂斯、馬斯維達爾、阿斯肯、普瑞爾、内特·迪亞茲,甚至康納·麥格雷戈,等等。而上述的這些人大多也都表達過自己對165磅量級的成立的期待,引得不少粉絲和業内人士也開始讨論這個提議——絕大多數都表示支持。
在之前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白大拿被記者問到“UFC是否會考慮開設165磅量級”時回答說,自己絲毫沒有這個想法,也不支持這一主張,主要因為165磅的創立會使輕量級和次中量級遭遇選手流失。
白大拿是個敢于嘗試新鮮事物的人,作為一個格鬥粉絲和成功商人,他也很願意冒險。但在一些結構的更改上,白大拿卻多顯遲疑。還何曾幾時,白大拿對記者說“UFC永遠不會開設女子比賽”,而隆達·羅西的出現讓他轉瞬間改了想法。之前WEC的小量級(蠅、雛、羽)做得風生水起時,UFC也沒有展現出對推廣小量級比賽的興趣——UFC的雛和羽量級是2010年才成立,蠅量級是2012年。
所以,哪怕白大拿現在這麼說,倒也不完全排除165磅在未來被正式設立的可能。
MMA(或者單純說UFC)在剛剛起步時,用了無時限無計分的錦标賽賽制,意在别出心裁,吸引大衆眼球。在漸漸規範化了之後,UFC便采用了類似拳擊的賽制:10點計分制、回合制、腰帶制(取代了錦标賽賽制)、佩戴拳套,并借用了拳擊中的量級名稱。雖然名稱借用了,但量級體重卻做了更改——比如著名拳擊冠軍洛馬琴科是拳擊中的“輕量級”,為130-135磅,而UFC/MMA中的“輕量級”則是146-150磅。
在改動過程中,UFC将量級變少,使其更加方便記憶、管理,也可以說是更加直觀易懂。但這樣一來,量級之間的跨度也會比較大:比如拳擊的“超羽量級”至“輕量級”隻有5磅差别,但UFC中羽量級和輕量級有10磅。而在MMA中,過了155磅之後的量級,就不止是10磅的差别了,而是15、20、60磅。關于這樣的量級安排,大多數人都是持“木已成舟,無需改變”的心态,但還是有不少人在挑戰傳統,提議UFC在量級安排上做變革。
165磅如果設立,那麼170磅量級便需要改成175磅(怎麼給這兩個新量級起名字我就不讨論了),中量級仍是185,輕重仍是205(量級高了之後差别稍微多一點也不算不合理),然後在這之上設置225或245磅為“重量級”,并重新設立“超重量級”——在重量級體重限制以上的比賽可以不限體重。
就如今UFC的選手狀況來看,假如這一量級更改生效,确實可以解決很多選手“難以選擇量級”的問題;多出來的兩個量級也不會讓整個體系變得太過繁瑣,而且可以更多地推出冠軍選手和跨量級超級戰。原本完全合适170磅的選手(比如勞勒和湯普森等)也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畢竟隻要體型在那兒,少減點重還總是有好處的。而至于一些人說的,現170磅和185磅量級選手減重下去“欺負”低量級選手的問題,我也認為不用擔心:試想,如果像凱爾文這樣的中量級選手降到175磅去打像“神奇小子”湯普森這樣的次中選手,凱爾文真的會有多大的體型優勢嗎;而如果阿斯肯降重到165與哈比布來一場“摔跤手之戰”,難道後者就鐵定“接不住”嗎?而就算是抛開這些潛在的“超級戰”、“跨量級戰”,更多的量級也能給選手更多的選擇,減少大部分選手在拼命減重過程中所受到苦楚。
我認為,相對于說“賽事組織為選手提供的是歸宿和庇護”,不如說“賽事組織提供的是一個平台”——供選手們發揮自身實力、供粉絲們喝彩欣賞。因此,如果選手們想要,粉絲們也支持的話,我倒是真的很期待新量級的建設以及原有量級的一些更改。
當然,關于更改量級結構還有很多因素需要考慮在内——也包括白大拿個人的意願(或者說他對“革新”的欲望是否強烈,尤其是現在有了ESPN這個大保障,自己并不需要多麼在乎PPV銷量等收益變化),而我在此文中也隻是列出一些事實,并給出想法和一部分解析。我更多的,大概是用此文來發起一個讨論的話題:UFC的量級結構,到底是應該保持不變,還是漸漸地做出一些可能會有所裨益的改動?
作者:晉浩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