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學了六年琴如果不彈了會不會忘啊

學了六年琴如果不彈了會不會忘啊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8-18 04:13:06

在清華讀博士,還有時間每天練琴嗎?

——可以有!

她,每天至少練1小時,一年超過300天。

18歲學大提琴還來得及嗎?

——來得及!

她,用四年,從零基礎到聲部首席。

放棄海外碩士學習,回國重新考研,圖什麼?

——圖“熱愛”!

她,“棄工選文”,隻因對傳統文化發自肺腑的熱愛。

這是一群心懷夢想的少年

無關年級高低、無關起步早晚

高山流水遇知音

對于民樂共同的熱愛讓他們走到了一起

無懼山海遙遠、無懼歲月漫長

心中有光,便步履不停

……

演員比觀衆還多的演出,

還演嗎?

微風掠過紫藤花架,一陣清脆的琵琶和悠揚的竹笛“攔截”住行色匆匆的路人。駐足,聆聽,一曲夾雜着青草芬芳的《江南煙雨》婉轉而來。是誰在杏花疏影裡吹笛?是誰在低眉信手續續彈?

“這是我第一次在清華看民樂表演”,路過的同學興奮地說。

相比于西洋樂和流行樂,傳統民樂似乎更為小衆。不少師生是通過“遇見民樂”才知道原來清華還有民樂隊。

學了六年琴如果不彈了會不會忘啊(那些從小就在學琴的同學)1

學了六年琴如果不彈了會不會忘啊(那些從小就在學琴的同學)2

清華大學學生藝術團“遇見民樂”表演現場

“遇見民樂”萌芽于一次小小的挫敗。2021年,清華大學學生藝術團民樂隊精心準備了一次室内專場,隊員們積極性很高,排練了很多節目,但最終觀衆人數比演員還少。

因此,他們希望走到室外,走進師生們的日常生活,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了解并喜歡上民樂。

于是,每個月第二個星期六,在聽濤園東側的小廣場來一場“遇見民樂”路演的想法就誕生了。

然而一切并不像他們想象的那麼順利。2021年10月第一期路演時,現場冷清、反響冷淡,這無疑為剛剛探出頭的“遇見民樂”潑上了一盆冷水。

學了六年琴如果不彈了會不會忘啊(那些從小就在學琴的同學)3

學了六年琴如果不彈了會不會忘啊(那些從小就在學琴的同學)4

但隊員們并不氣餒,考慮到天氣變冷,他們便創新互動和傳播方式,将第二期路演搬到室内,與日新書院、建築學院中兩個班級的支部活動和“一二·九”系列美育活動相結合,同時開通B站直播通道,讓“清華民樂”走出了校園。

學了六年琴如果不彈了會不會忘啊(那些從小就在學琴的同學)5

此外,他們還在節目編排上做了突破。《花好月圓》《野蜂飛舞》《植物大戰僵屍》《熊出沒》……耳熟能詳、中西碰撞、雅俗共賞,正是這樣的不拘一格,讓民樂奏出新聲,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觀衆。

學習科研練琴無縫銜接,

不累嗎?

從零基礎到成為大提琴首席需要多久?數學系2021級博士生範俐說:四年。

大一剛進入民樂隊時,隻學過鋼琴的範俐完全不了解大提琴。民樂團中為什麼還有西洋樂器呢?原來民樂交響化以後,就發現嚴重的缺乏低音,所以就用西洋樂的低音聲部來補充民族音樂當中交響化的低音部分。

鋼琴是鍵盤樂器,敲擊琴鍵發出聲音,不存在音準問題。然而大提琴作為弓弦樂器,既要把握音準也要控制音色。範俐起初非常不适應,她控制不好琴弓,拉出的聲音顫顫巍巍,音準也大打折扣。“沒辦法,隻有練”,範俐不急于演奏曲目,而是每天堅持練習基本功,注意手型,練習空弦、換弓、換把……當别人已經感到枯燥厭煩時,她仍嚴格按照老師的要求一絲不苟,反複練習。

隊友評價範俐:“她給人的印象就是安靜、踏實,到現在她也經常花大把時間練習基本功,這點很多同學都做不到。”

學了六年琴如果不彈了會不會忘啊(那些從小就在學琴的同學)6

民樂隊現任大提琴首席範俐(前排右三)

想學好一門樂器,必須耐得住性子,坐得住冷闆凳,做其他事也是如此。

“在練琴時受到的挫折和打擊,和我在學習、科研上經曆的,完全一樣。”水利系2020級博士生董靓說,她曾在學古筝時一度放棄求教于老師,而是純靠自學,結果越彈越不滿意,陷入痛苦的内耗與反噬中。這段經曆至今仍提醒着她,不要封閉自己,而要時常聽取他人的教導和建議。

對于民樂這樣投入,會影響到學習和科研嗎?

學了六年琴如果不彈了會不會忘啊(那些從小就在學琴的同學)7

董靓在演奏古筝

“我的生活就是‘無縫銜接’,從新水利館的辦公室到蒙民偉樓的排練廳,從原來慢慢悠悠地走5分鐘,到現在騎車飛奔過來1分鐘。”董靓用“上瘾”來形容自己對古筝的感情,“我非常愛它,有時我想戒掉它,但是根本戒不掉。練琴不僅不會耽誤學業,反而會讓自己在學習科研之後換換心情,疏壓釋懷。”排練廳是董靓除了實驗室最愛去的地方,一年中至少有300天在練琴,平均每天練1小時以上。

而對于物理系大二學生趙緒翔來說,已經相伴12年的二胡于他“亦師亦友”。它像一個親密的夥伴,陪伴他成長;又像一位無言的老師,在藝術和生活中啟發他、激勵他。在演奏過程中接觸到不同風格的樂曲時,他會不由自主地将自己代入到創作者的心境中,仿佛自己經曆了别人的故事,“像是虛拟環境中的cosplay”,他笑言。

學了六年琴如果不彈了會不會忘啊(那些從小就在學琴的同學)8

趙緒翔在演奏二胡

“音樂是我生命的一部分”,中文系2020級碩士生陳靜誼說。本科就讀于清華電子系,之後進入海外高校深造,然而她卻突然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在海外求學時,陳靜誼一度陷入焦慮,“那段時間,我整天獨自待在租住的房子裡,哪也不想去,沒有力氣回消息,沒辦法進行學習和科研。”在無數個苦思冥想的夜晚之後,她終于正視自己的内心:“我不想繼續攻讀電子專業了,我愛笛子,我愛文藝,我愛中國傳統文化。”在熱愛的感召下,陳靜誼放棄了海外學業,回國重新考研。“從那以後,我的人生徹底不同。”順利進入清華中文系讀研的她,決定将中國傳統樂律,作為自己的研究方向。

在熱愛的路上,他們還将堅定地走下去。

學了六年琴如果不彈了會不會忘啊(那些從小就在學琴的同學)9

學生藝術團民樂隊新年音樂會現場

不宜合奏的樂器在一起,

能默契?

長期習練一門樂器,人與樂器的氣質會越來越像。民樂隊中,不同聲部的“氣質”也截然不同。彈撥聲部格調細膩、清麗悠揚,“落盤珠曆曆,搖珮玉铮铮”;打擊聲部卻常常演繹得雄壯宏大、氣勢豪邁,“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

“相比于西洋樂,傳統民樂更難合奏。”民樂隊支書邵清說,因為傳統民族樂器基本是作為獨奏樂器被發明出來,音色差異極大。悠揚的竹笛、婉轉的古琴、如泣的二胡……民族樂器各具特色。

“民樂隊的排練廳可能也和大家想象的有所不同。同學們各練各的琴,半天可能都不說一句話,這是常态。”民樂隊隊長于鴻飛說,“合奏時沒合上,就再來一遍。”無須多言的默契在交融的樂聲中靜靜流淌。

對民樂,同學們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表達。有的同學認為民樂是無理數的音樂,講究韻味,虛實相生,意境空靈,表達含蓄。有的同學用數學計算音符,用計算機的程序語言來呈現民樂的色彩、線條和律動。還有同學将民樂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陰陽五行、天幹地支聯系在一起……

無論性格氣質、學科背景、音樂理解如何不同,對民樂共同的熱愛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凝聚力,将大家團結在一起,同頻共振,這也凝成了民樂隊獨特的風格:八音合奏,開放包容。

“君子和而不同”,這是民樂隊同學們共同的感受,“在這個集體,我們非常開心。隊裡去演出其實也不完全是為了觀衆,演出的過程也會讓大家充滿成就感。因為,大家都是喜歡音樂本身,而不是喜歡被觀衆圍繞的感覺。”因為相同的熱愛與情懷,大家在很多問題上總能達成共識。

學了六年琴如果不彈了會不會忘啊(那些從小就在學琴的同學)10

學了六年琴如果不彈了會不會忘啊(那些從小就在學琴的同學)11

集體排練

“我們隊的人,都是有點情懷的。”這份情懷是希望将民樂發揚光大,是對傳統文化的敬畏,是對美永恒的追求。他們心裡燃着一團火,也希望點燃更多人心裡的火。他們期待,通過自己的努力,能有更多的人喜歡民樂,愛上民樂,“等疫情結束後,走進音樂廳去聽一場民樂音樂會吧!”

「在音樂響起的那幾分鐘

希望有人可以暫别瑣碎的日常

享受一會兒美妙的音樂

暢想一會兒屬于自己的

詩和遠方」

來源: 清華大學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