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喪偶式婚姻”,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往往是那個擔不起家庭責任自顧自己,或者工資很一般回家就隻知道躺着看手機當大爺、對孩子和家務不管不顧的男人。
女人生活在這樣的家庭,天天為生活所累,忙裡忙外沒有一刻停歇,稍微抱怨幾句還可能被說成“不賢惠”,不得不說這種家庭還不少。
然而,不光是女性,現在越來越多的男性也一樣在經曆“喪偶式婚姻”,而且相比起來,他們所面對的難題比女性們更為嚴重,他們的生活也“難熬”。
老杜是我們所有同學中結婚最晚的一個,不是因為他家沒錢,也不是因為他挑剔,更不是沒有戀愛對象。
隻是他稍微顯得更“大男子主義”,對于結婚這件事,他一直持“先立業後成家”的堅定态度。
大學畢業後,他現在一家大型培訓機構上班,後來自己出來創業,曆經7年,總算是小有成就,公司效益日漸穩定。
“事業有成”的老杜把精力放在了選擇配偶上,而這時候的同班同學們,孩子上小學的都有了。
這被我們取笑說這個“鑽石王老五”總算對女人有興趣了。
經過他的“獨到眼光”,他選擇了公司新入職的一個女大學生,我們叫她小武。
小武本科學曆,實習單位就在老杜公司,她是她們學校有名的校花,落落大方,靓麗動人。
老杜追求她的方式很是簡單粗暴,那就是一個“買”字和“寵”字。
面對這個有房有車有“手段”的比自己大9歲的男人,小武很快就淪陷了。
小武大學畢業後,兩人去馬爾代夫旅遊回來就大張旗鼓辦了婚宴,說不上奢華,但也相當有檔次。
事業有成加上迎娶“小嬌妻”的老杜,一度志得意滿、意氣風發,好不快意。
他們婚後的生活我們都不是很了解,隻是每天都能從小武的朋友圈中看到各種花裡胡哨的“秀恩愛”和秀名包。
我們想着,他倆應該很幸福吧?
然而今年的疫情讓老杜的公司停業至今都沒能等到開業允許的通知,就在前不久,老杜叫了我們幾個要好的朋友一起吃飯。
飯桌上,向來熱情開朗的老杜卻一直埋頭喝酒,朋友老婆的一個電話後,老杜才打開了話匣子,第一句話就是“真TM後悔結婚!”
我們多少有些意外,開始還開他玩笑,但随之發現他很認真,已經是喝得上頭了。
“你們以為我很幸福吧?結婚5年了,我才發現我就隻是個飼養員!而且連我家旺财都不如,起碼她還當鏟屎官!”帶着酒勁兒,他發洩道。
通過他的傾訴,我們了解到,小武朋友圈裡“秀”的僅僅隻是她高消費的一部分,而且這麼多年,小武一直拒絕生孩子,覺得自己年齡還小,不想這麼快做媽媽。
生活中更是什麼都不做,結婚前離職到現在五六年了,她的生活就是吃喝玩樂,悠閑自得。
老杜的母親是跟着老杜生活的,開始的時候,看着兒子每天下班回家還要伺候小武洗頭洗澡、端茶遞水,心裡很不是滋味,對此也多有微詞。
小武直接一句話怼得婆婆啞口無言:“他願意!”
她生活邋遢不說,有婆婆伺候做飯洗衣等一切家務,還偶爾對婆婆各種指責,最後老人家“不堪受辱”,自己回老房子去住,落得眼不見為淨。
反正兒子樂意,她還說什麼?你們的生活你們自己過。
老人家執意要離開,老杜也不好挽留,因為他的小嬌妻是舉雙手雙腳贊成的。
這下可苦了老杜,多年來自己也是“懶”的出奇,家務活什麼的,有母親在,也輪不到他來做。現在母親走了,這些個事兒都落到他頭上。
因為一直以來老杜對小武都是寵愛有加,也舍不得小嬌妻做家務變成黃臉婆,再加上小武比他還“懶”,偶爾洗個衣服,還要拿出來邀功,要求買什麼什麼禮物,老杜壓根兒就沒打算讓小武做什麼。
不會做飯不會打掃不要緊,請個保潔阿姨就解決了!
可是請來的阿姨接二連三換了好幾茬,都沒有能讓小武滿意的,最後留下的一個每月要7000多工資,貴就貴吧,反正不差這幾個錢,老杜想着。
然而今年的疫情徹底改變了他們的生活,公司80多号人不能上班,卻要按時發一定數額的工資,入不敷出的這段時間,小武的消費水平卻沒降低,老杜每天下樓拿快遞都要跑好幾趟。
保潔阿姨來不了,就直接給辭了。反正在家不能外出,自己學着做也沒多大事,面對巨大的壓力,他開始了從未有過的抱怨,這讓小武哭哭鬧鬧不得消停,動不動就說老杜變心了,哭喊着要離婚。
老杜心煩意亂,才約了我們幾個一起喝酒。
老杜的一席話讓在座的幾位都瞠目結舌,當晚他連家都沒有回,朋友幫忙開了個房,讓他睡下。
人們結婚,不論有多相愛,卻多多少少都是對對方有所期盼的,希望對方也能給自己帶來一些什麼。
然而婚後由于各種原因,當某一方無法承擔相應的責任、履行相應的義務的時候,為了能将婚姻持續下去,另一方隻能選擇自己扛下所有。
這其中,我們所了解更多的是女性所面對的“喪偶式婚姻”,或許是因為感性的女性們更容易找人傾訴,也能大多能細數自己的不平待遇,讓這件事情廣為人知,以彌補配偶給自己帶來的心理創傷。
而事實上,現在越來越多的男性也在面對這樣的問題,但他們卻無處訴苦,也不好意思去找人訴苦,在男人們的觀念中,這是“家醜”,自己的“窩囊”生活羞于啟齒。
女性可以适當抱怨丈夫的不稱職,因為人們更樂于接受批評不負責任的男人。
而男性往往都比較“愛面子”,你說出口,别人不一定同情你,反而還會覺得你“窩囊”,這始終都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
于是,男性們在這種婚姻中隻能選擇沉默,條件好的,或許可以選擇離婚,但條件不好的,隻能自己苦苦忍受,這一忍受可能就是一輩子。
前幾天,我一篇文章的評論區,有一位女性網友留言,說的不是她老公,而是她的親生母親。
說她母親自結婚以來到現在50多歲,從來沒自己做過飯做過家務,家裡的一切都是父親在承擔,母親負責打麻将已經有十幾年,父親忍氣吞聲幾十年也沒有放棄她母親,她向往找到跟父親一樣的老公……
想到這裡,我豁然間明白這種問題源自哪裡了!
這一切的一切,或許都源自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孩子的觀念和生活習慣也多來自原生家庭潛移默化的教育。
寫在最後自上個世紀70年代以來,我們的父母就開始培養出了一個接一個的“巨嬰”,當年缺衣少食的他們,為了彌補心中的遺憾,給了孩子太多生活中的便利,讓一些孩子不論是心理上還是生理上都無法真正獨立。
這也是當前離婚率逐步升高的原因所在。
然而我們不能去責怪他們,因為身為父母,我們自己也都很容易走入這樣的誤區。
對我們年輕人而言,而想要避免這種“喪偶式婚姻”出現在自己孩子身上,唯一的方法就隻能是杜絕培養出沒有正确價值觀和婚姻觀的孩子。
但現實已經如此,我們既已成婚,不幸落入這樣的家庭中,我們所面對的問題,總歸還是需要我們自己去解決。
然而,深陷其中的我們卻很難從中解脫出來。想要拯救“喪偶式婚姻”,遠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容易,人20多年的原生家庭教育,我們寄期望與三年五載給改變掉,想想都不現實。
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在家庭中夫妻雙方擔負起責任,但總有“身在福中不知福”的那一個。
論起道理,我們都會講,但我們講了卻也是“站着說話不腰疼”,不能領悟的依然我行我素,不知悔改。
想來想去,沒有真正适用的辦法,或許解鈴還須系鈴人,真不得以,由對方父母出面可能能讓對方領悟的深刻一些。
——END——
【文/神逗奶爸 原創 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配圖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專注早期教育,分享育兒心得,我是神逗奶爸!期待您的關注,一起努力,做智慧父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