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小年
廢話不多,我們今天就講講遊戲中的那些克蘇魯元素~
如果說讓你提名遊戲裡頭的經典小怪,除了什麼龍、狼人獸人哥布林等等之外,史萊姆必定絕對一定必然是要上榜的~它的名氣和曆史在遊戲史上可謂悠久,稍微玩點遊戲的人都可能知道史萊姆。
那麼這種生物的最初來源是什麼呢?
克蘇魯神話裡最知名的小說之一,《瘋狂山脈》中有這樣一段話:
“噩夢般的黑亮形體,那無定型的身軀散發出惡臭,向前蠕動着、流淌着……一團無定形的原生質腫泡,閃着隐隐約約的微光。上萬隻放出綠光的,膿液似的眼睛不斷在它的表面形成又分解。”
這種生物在洛氏其他作品,如《印斯茅斯疑雲》、《門前之物》與《獵黑行者》等裡都有提到。它,被愛手藝大師命名為修格斯(Shoggoth)。
沒錯,這就是史萊姆的最初原型,黑綠色無定形的軀體長着上充滿膿液的眼睛。
但結合後世遊戲中對史萊姆的描述,小年覺得其實還有一種生物給了遊戲創作者們創作出史萊姆這種怪物的靈感,那就是同樣出現在《瘋狂山脈》裡的無形之子。正如它們的名字一樣,無形之子是由像焦油那樣的黑色膿液組成的實體。并且很像修格斯,看起來黏黏的,沒有實體,具有彈性。并且在某些克蘇魯遊戲中無形之子分泌的物質具有很強的酸性,可以輕松溶解人肉。
再後來1953年3月,又有一位同樣被愛倫坡影響的小說家寫出了一篇叫做《slime》的恐怖小說,發表在《詭麗幻譚》上(洛氏經常投稿的一本著名奇幻雜志)。
很不巧1954年,《詭麗幻譚》就開始停刊了,所以時至今日我已經無法找到他的原文。但通過維基百科和粉絲科普來說,這種名叫slime的生物已經有了現在史萊姆的大緻特點。它是一種黏糊糊的黑色物體,沒有形狀,而且有什麼吃什麼,一點都不挑,但是攻擊性極強。
也正是從這位名叫約瑟•佩恩•布倫南的小說家寫的《slime》開始,史萊姆的名字和大緻特點已經定型。
在布倫南正式寫出史萊姆這種生物後,
史萊姆的第一個遊戲形象誕生于DND世界裡。1974年DND創作者在創造這個世界時,加進去了一種叫做綠色史萊姆的東西。
在遊戲裡是這麼描述它的“這是一種可怕的,散發着惡臭的生物,像是鮮綠色,粘粘的,潮濕的苔藓,長在地下室、下水道、地下城、礦山等一類地方的牆壁和天花闆上。”
同時,龍與地下城的作者加裡•吉蓋克斯還在遊戲裡制作出了史萊姆的表親,膠質怪和泥怪。膠質怪是一種透明的方形的、軟軟的東西,它們外号是清道夫,可以腐蝕一切身後之物。而軟泥怪常常被錯認為史萊姆,它們沒有形狀,天生對酸具有抗性,具有腐蝕性。甚至在某些DND桌遊中,會使用酸液飛濺來對付玩家。而且某些軟泥怪受到傷害時會分裂為兩個新的軟泥,每個新軟泥的生命值都是原來的一半。所以小年覺得爐石裡的軟泥怪的靈感可能就來源于此。(酸性沼澤軟泥怪、分裂軟泥怪)
而之後影響了後世勇者鬥惡龍以及最終幻想的一款遊戲,巫術中就出現了史萊姆,遊戲裡也叫泡泡史萊姆。這款遊戲奠定了後世遊戲對史萊姆的印象,它們黏黏的,是一種非常弱的小怪,可謂新手村獨享。
除了普通的史萊姆,巫術裡還産生了酸性史萊姆和毒性史萊姆。
但是吧,你仔細想一想,史萊姆好像分為兩種,一種就像泥巴怪一樣又惡心又兇殘,另一種就感覺很軟萌可愛。
這中間又經曆了一些進化。
日式rpg的經典之作,勇者鬥惡龍就深受巫術這部遊戲的影響。沒錯,很多人對史萊姆的認識就是來源于勇者鬥惡龍。根據遊戲的創作者崛井雄二的采訪來說,他是一個忠實的巫術粉絲,史萊姆的靈感就是來源于巫術。于是崛井雄二就大手一揮把原型如同爛泥一樣的東西交給了鳥山明,诶~就是畫龍珠的那個鳥山明。他是當時勇者鬥惡龍的角色設計師。鳥山明接到任務一看,對着這攤爛泥發起了愁,覺得非常難辦,于是他想不如這樣吧:簡單的幾筆,就勾出水滴狀的藍色軀體,甚至還給它們加上了可愛友善的表情。就這樣,軟萌可愛的史萊姆出現了。
堀井雄二也曾有過解釋: “可能是因為它是玩家第一個要戰勝的敵人,并且很容易被打敗,同時它們又很可愛……人類的角色在不同的遊戲中會有變化,但史萊姆一直在那裡。”
一直到今天,遊戲裡的史萊姆是層出不窮,有些改了個别特點,有些換了名字。但是本質還是史萊姆或者是從史萊姆那裡找的靈感。
比如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裡的丘丘,
塞爾達荒野之息中的丘丘
原神裡的史萊姆
也受到巫術啟發的最終幻想系列裡的史萊姆
瑞奇與叮當裡的像是史萊姆與泥怪合成的
我的世界裡的史萊姆也好像有點膠質怪的感覺
仙境傳說裡的波利雖然改了個名字,但是還是有史萊姆的影子在裡面的
當然,還有許多許多遊戲都有史萊姆的面孔存在,不僅是遊戲,史萊姆還入侵到了動漫裡,比如關于我轉生變成史萊姆這檔事這部作品。
好啦~史萊姆的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你們在哪些遊戲裡碰見過史萊姆呢?可以留言和小年交流哦~我們下期見~88~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