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ā掐,掐人的掐(qiā)。”
“z—u—ō搓,搓一搓的搓(cuō)。”
這幾天,我在指導可愛多複習拼音時,發現一個問題,可愛多在認讀聲母環節發音很精準,可一到拼讀環節就容易出錯,尤其是j和q,z和c,n和l。
或許是讀音雷同,發音部位相似的緣故,這些聲母極其容易搞混。
“j—i—ā家,聲母是j,為什麼你前面讀j,後面連在一起讀就變成q—i—ā了呢,你這是直接把聲母變身了呀!”
“z—u—ō也一樣,明明讀音是作,生生被你讀成了c—u—ō,聲母z估計也要生氣了!”
雖然被指出了讀音錯誤,可愛多卻一點也不惱火,反而被我的話逗得哈哈大笑,“是啊是啊,明明前面都讀對的,怎麼後面就錯了呢?”對于這個問題,他自己也有點懵。
“一次讀錯不要緊,以後改正就沒事了。”我寬慰道,“你記住一個原則,拼音首字母的讀音不能變。比如首字母是j,那麼你拼讀時就不能把它變成q或者其他讀音,隻能讀j。拼讀時,一定要檢查下自己的聲母發音是否準确。
“嗯,媽媽,我記住了。”可愛多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以示認同。
01.同音字組詞,傻傻分不清楚
“t—í—tí提,答提的提。”
“不對,這個是提手的提,提子的提。答題的題右邊是頁字。”
“k—ē科,科蚪的科。”
“不對,這是科學的科,蝌蚪的蝌是有蟲字旁的。”
“c—h—ú除,除師的除。”
“不對,這個是除掉的除,廚師的廚是這樣寫的。”
一旦聽到熟悉的讀音,可愛多的大腦就會自動匹配一些已知的詞語,順嘴就蹦了出來。
然而,識字不多的他就像個醉酒的月老,常常認錯生字,配錯對象。不是混淆了同音字,就是搞混了形近字。
“c—è冊,核酸檢冊的冊。”
第一次聽到孩子把“冊”和“測”搞混了,我笑得眼淚都快出來了。“兒子啊,此‘冊’非彼‘測’啊!”
玩笑過後,我耐着性子把兩個字寫在白紙上,并備注相應的詞組在後頭,供孩子參考。
“c—è冊,學習冊的冊,也是冊封的冊。c—è測,核酸檢測的測。兩個字看清楚了嗎?”
然而,可愛多的興趣所在點和我完全不一緻,“冊封”這個新鮮的詞組倒是引發了他強烈的好奇心。“媽媽,什麼叫冊封?”
“冊封就是古代皇帝給官員、親屬賞賜封号、爵位的意思。比如說,你參加科舉考試得了第一名,需要獎勵,皇帝就冊封你當個大官,這就是冊封。”
“原來是這樣,我明白了!”可愛多的好奇心得到了滿足,立刻歡呼雀躍了起來,聲音和熱情都比原先學拼音時要高出好幾個檔次。
02.形近字的區分,堪比找茬遊戲
“鴨子鴨子ggg。”
“這是什麼字?”
“鴨子啊!”
“不對,這是鴿子。鴨子和鴿子雖然都是鳥字旁,但是它們的寫法是不一樣的。”
我鄭重其事地把“鴿”和“鴨”寫在一起,并在旁邊備注詞組,以方便孩子做區分。“你看,鴿子的左邊是合,鴨子的左邊是甲,兩個字一樣嗎?”
“不一樣。”可愛多盯着兩個字看了好一會了,才不好意思地笑了。他認真地指着紙上的兩個字辨認道,“這個是鴿子的鴿,這個是鴨子的鴨,現在我不會再認錯了。”
“z—h—í直,直物園的直。”
“s—h—ì市,市子的市。”
“c—h—è澈,澈退的澈。”
“z—u—ò坐,坐位的坐。”
除了上述的鴨子和鴿子,可愛多還把“直”和“植”,“市”和“柿”,“澈”和“撤”,“坐”和“座”也弄混了。
為了防止可愛多再次出錯,我必須把這幾個形近字的字形和字義都解釋清楚,這樣他才能完全掌握。
“植物園的植和柿子的柿都是植物,它們都是木字旁的,偏旁可不能丢。丢了還怎麼是植物呀?”
“澈和水有關,我們一般都說水很清澈,所以澈是三點水旁。至于撤,一般都是說撤退,撤走。那我們在撤退的時候難免推推搡搡,會碰到别人的手,所以這個撤是提手旁的。”
“座和坐也是不一樣的。坐是動詞,我們可以說坐下來,坐在哪。座通常組詞為座位,比動詞坐多了個靠背和遮蓋,這樣的座位坐上去才舒服,你說對不對啊?”
經過我的這番字形字義的詳細解說,可愛多才完全弄明白:有些字盡管讀音相同,字形相近,字義卻完全不同,一定要拿出找茬的心态來學習才可以。
03.多音字,會魔法的神奇存在
“西藏zàng是個令人向往的地方。”
“媽媽,你讀錯了,這個字讀cáng,捉迷藏的藏。”
我一句話還沒讀完,可愛多就義正言辭地指出了我的“錯誤”。
見孩子如此聽得認真,看得細緻,我會心一笑,“媽媽讀得沒錯。這個藏是多音字,有兩種讀法,一個是cáng,捉迷藏的藏;一個是zàng,西藏的藏。我們倆都沒錯。”
中國的漢字文化博大精深,多音字的學習也是一大重點和難點。我們不可能把每個字都單獨拎出來教孩子,那樣太枯燥乏味了。讓孩子在閱讀和生活中學習、領會并掌握才是是最理想的學習模式。
“jì技,技腰帶的技。”在拼讀j—ì的環節時,可愛多一不小心就把“技”和“系”搞混了。
我立刻抓住機會給可愛多做漢字普及,“jì技,科技的技,技術的技。系是多音字,有兩種讀音,既讀xì,又讀jì。讀xì時,是系數的系,關系的系;讀jì時,是系腰帶的系,系繩子的系。”
“好吧,我又錯了。”可愛多努了努嘴,為自己屢次犯錯感到抱歉。
“沒關系的,媽媽小時候也跟你一樣,經常把這些字搞混了。等你長大了,學得多了就不容易出錯了。”我摸了摸可愛多圓潤的小腦袋,安撫他收到一萬點暴擊的受傷心靈。
“你小時候也跟我一樣啊!”聽聞媽媽年少時也跟他一樣不争氣,可愛多一下子從蔫巴巴的狀态中脫離了出來,昂首挺胸道,“嘿嘿,那我多學一點,就不會再認錯了!”
04.原來大人也會犯錯
“l—à蠟,蠟蟬的蠟。”
“不對,這個是蠟燭的蠟,不是蠟蟬的蠟。”
在學習là蠟時,可愛多很自然地喊出了詞組“蠟蟬”,還說兩個字都是蟲字旁,是可以一起組詞的。
“你不是說什麼偏旁就是什麼字嘛。這個蠟是蟲字旁,就是一種昆蟲啊。”可愛多據理力争,堅信自己的組詞是正确的。
“這個是蠟燭的蠟,可以燃燒的蠟。”我卻固執己見,不願認同。
“那你說說看,為什麼它是蟲字旁?”可愛多仍不死心,繼續追問道。在他的概念裡,漢字的偏旁和字義都是有關聯的。
要讓我信服,你必須告訴我,蠟跟蟲有什麼親密關系?可愛多指着“蠟”字,直勾勾地盯着我的臉,希望能找到答案。
這可把我給難住了。說實在的,我并不知道蠟跟蟲子有什麼關聯,我讪讪地笑了笑,“這個媽媽還真的不知道。媽媽查一下再告訴你吧。”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來蠟,指的是白蠟,是一種樹木,其葉可以飼養蠟蟲,蠟蟲的分泌物可以制成蠟燭,所以蠟用蟲字旁,燭用蟲和火字。
猛然間,我想起了自己曾拿着《博物》雜志給可愛多講過蠟蟬的故事。可愛多的“蠟蟬”是對的,反而是我記性太差,遺忘了這種昆蟲的名字。
“原來是媽媽記錯了。這個世界上是有蠟蟬的存在的。你的組詞沒問題,蠟蟬是對的。”我不好意思地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并跟可愛多道了歉。
“沒關系啦,你的蠟燭也是對的呀。”可愛多大方地接受了我的歉意,言辭之間還不忘安撫我。
我有些慚愧,看來漢字的學習不僅僅考驗孩子的拼讀和識字量,也會不斷考驗家長的知識儲備量啊。
總而言之,漢字學習是長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單獨的拼音學習很枯燥。一定要結合畫面、肢體動作和漢字共同學習,這樣的拼音教學,孩子才更容易接受和記憶。
家長在教孩子學拼音時,一定要耐心、耐心、再耐心,細緻、細緻、再細緻。不僅要示範正确讀音,還要在拼音字母的旁邊注明同音字,供孩子作發音參考。
同時,生字組詞也是特别要注意的地方。孩子常常會把同音字、形近字搞混了,以至于給生字們找錯了文字配偶,令人贻笑大方。
最好的辦法是,把孩子易混淆的字和詞寫在一起,方便孩子認字與分辨。有興趣的話,還可以帶着孩子一起造句,編故事,以加深學習印象。
注:部分圖片來自洪麗娟等著的《拼音魔法課》
本文由茶茶說道原創,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作者簡介:
持有語文教師資格證的全職寶媽,
愛孩子,愛文字,愛做夢的80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