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王婷婷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在一部分家長的推崇下,珠心算學習培訓班越來越火,這部分家長認為,珠心算提高了孩子的計算能力,同時能夠讓孩子集中注意力,起到開發智力的作用,并且還能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而另一部分家長則将珠心算視為“魔鬼”一般,“珠心算對小朋友來講是會導緻思維退化的。”“連基本的加減乘除的概念都沒有建立起來,居然要學什麼‘要加三,退五去二進一’,太不科學了。”
就這樣,對珠心算持截然相反态度的兩派家長,在成都兒童團的家長咨詢群裡争論起來。那麼珠心算到底是“天使”還是“魔鬼”?學習珠心算對孩子有沒有好處呢?對此,我們請教了成都師範附屬小學數學教師袁平,來聽一聽老師的專業意見吧。
支持派家長:“孩子注意力更集中,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針對成都兒童團家長咨詢群裡家長們熱議的珠心算,26日一大早,團長就來到了二環路西一段禾嘉小貝珠心算培訓機構,裡面已經坐滿了小朋友,團長看到,當教學老師剛把數學題目一念完,小朋友們不一會兒就報出了答案。特别是在心算訓練過程中,一張張乖萌可愛的臉蛋閉着眼睛,雙手在眼前快速飛舞,模拟撥珠,轉瞬間孩子們便能算出答案。
禾嘉小貝珠心算培訓機構工作人員向團長介紹:“現在報名隻需要3840元,可以學習48節課,主要是針對3-12歲小朋友學習,小朋友在學習一段時間後,會通過撥珠快讀計算到脫離算盤快速心算,讓孩子對數的抽象、具象、數位、數量、數字的增減規律有一個了解。”他說,小朋友通過珠心算學習,可以讓他們集中注意力,還能鍛煉孩子耳聽、眼看、口讀、手動的能力,從而起到開發智力的作用。
接着,團長随機采訪了幾位送小朋友來學習的寶媽寶爸。家長陳女士介紹:“我家孩子現在8歲了,在這裡學習珠心算前前後後大概有一年半時間。孩子在沒學珠心算之前,比較活潑好動,注意力不集中,靜不下心學習。但是自從學習半年後,孩子确實有了很大變化,每天回家都自動拿起作業,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一旁帶着孫子的李爺爺說:“我家孫子以前完全不會加減法,但是在上了兩節課後,10以内的加減法随便做。”
反對派家長:“珠心算會導緻小朋友思維退化 影響正常的學習”在成都兒童團家長咨詢群中,也有另一部分家長持反對孩子學習珠心算的态度。
Cherry媽媽告訴團長:“Cherry在4歲左右時候,能夠熟練口算出10以内的加法,但是對于減法就一直不清楚。聽朋友推薦學習珠心算可以讓孩子快速掌握口算能力,所以在Cherry4歲半的時候,我們就送她去培訓機構學習,主要是由指算到珠算,再過渡到心算的教學過程。”
Cherry媽媽說,在學習的前兩個月,Cherry就對有趣的手指遊戲産生了極大的興趣,而且對加減法運算也領悟不少。但是在她5歲左右時,“我發現不對勁了,因為Cherry把之前學習加法運算哪一套計算方法徹底搞忘了,就連計算簡單的4 3這樣的題目也要用手指比劃一下。所以我就讓她停止了珠心算的課程學習,Cherry才又回到原來的計算和思維方式,不再惦記心裡的那個算盤。”
同樣,在嘟嘟爸爸看來,珠心算也是“不科學的”。他說:“珠心算對小朋友來講,會導緻思維的退化,會影響孩子原來的計算和思維方式,不利于孩子真正認識數學、了解數學、理解數學。因為孩子連基本的加減乘除的概念都沒有建立起來,居然要學什麼‘要加三,退五去二進一’,簡直不科學。”
名師解惑“珠心算要以孩子興趣為前提,家長切勿急功近利”聽完兩派家長的說法,那麼珠心算對孩子來說到底有沒有必要學習呢?它是否真的像反對派家長說的那樣會導緻孩子的思維退化?
對此,成都師範附屬小學數學教師袁平表示,“不是說珠心算計算不好,而是說,數學并不止于計算,數學涉及的範圍很廣闊,更重要的是學生的數學思維是否形成,計算隻是數學裡最基礎的内容之一,家長要更加科學理性地看待,切勿太急功近利。”
他解釋,雖然珠心算的計算方法是從高位到低位,即從左到右,而豎式計算是從低位到高位,即從右到左。但是兩者并不會相沖突,反而會給一種思維能力好的小朋友,提供另一種新的解題思路。所以珠心算并不是“洪水猛獸”。
對于家長是否有必要給孩子報珠心算培訓班?
袁平說,“其實大部分孩子是沒有必要報珠心算培訓班的,如果各位家長非要給孩子報名珠心算培訓,一定要以孩子的興趣為前提,看孩子是否真正喜歡珠心算,如果家長一味地揠苗助長和急功近利,孩子會産生一定的數學逆反心理,反而會适得其反。
“其實培訓機構所謂的學習珠心算可以吸引孩子注意力是一個假命題。”他進一步解釋道,如果孩子喜歡珠心算,理所應當地也就會吸引孩子注意力,相反,如果孩子不喜歡,帶着家長強迫和自我反感心态,孩子也不會專注去學習。
他表示,所謂的“珠心算教學、題海戰術、灌輸式的教學”其實對孩子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隻是培養孩子的低階思維,更多的是讓孩子學好用模式用套路來學習,鍛煉不到孩子“靈活處理能力、獨立研究能力、創作思維能力”等高階思維能力。
最後,就如何培養孩子的高階思維能力,袁平指出:“家長應該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為孩子選擇略高于孩子思維水平的數學問題,同時家長應該扮演一個參與者的角色,帶着孩子去探究性研究學習,共同進步,在探究過程中,孩子的思維能力就能逐漸提升。”
排版丨 阿夏
[EN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