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蘭媽談育兒
教育不應該是一種任務,我們要用情懷和快樂去讓孩子在氣氛中收獲滿滿的愛與被愛,在教育這條時間長河裡父母也更應該去欣賞、發現教育的有趣之處,在領悟教育之美妙的過程中還可以感受到更多生活情調。
而說起教育裡的小情調,若單從字面意思了解可能有些家長會覺得可笑,教育和情調之間有什麼本質關系嗎?實際“情調”就是讓我們的生活更豐富有感覺一些,要知道那些一成不變的生活久了,會給人乏味、太過拘謹的常規感,這對于喜歡探索渴望自由的孩子來說是非常痛苦的。
如果家長和孩子之間總是以監護人或被監護人身份去相處,在催促、執行和仰望的距離下則很容易生出間隙,像孩子的“我不要”、“我就要這樣”的叛逆心理,其實就是他們發表抗議的一種行為反應。
而教育也應該多帶些”小情調”,因為小情調就是為了打破常規而生,它可以讓孩子在更自由寬松的氣氛中自主創新,課間10分鐘孩子可以喝水、吃些點心,也可以拿水杯給花草澆澆水,和同學講一個有趣的故事、腦筋急轉彎,在豐富且自由的探索裡孩子也會産生很多探索欲,如“點心是由什麼制作而成”、“花草什麼時候需要喝水”、“這個故事的結局會怎樣”…
每一次思考、都是孩子進步的一層新階梯,因為孩子在輕松又自由的探索中,哪怕偶爾一次改變都可以帶來更多積極向上的探索欲望,而情調就是一種感覺,它在等着孩子們去創造并點燃更多可能性,這也是親子教育裡最容易讀懂了解孩子的情感教育,如果我們不了解孩子或親子關系疏遠、平時不妨多給生活來一些“小情調”!
那麼,在教育需要“小情調”點燃可能性的剛需裡家長需要做些什麼呢?建議大家從以下4種方式開始喚醒:
第一種:關注
說起孩子的成長與教育,其實不論與嬰幼兒、兒童還是少年期的孩子打交道,都需要一定的機智去捕捉到孩子的變化與需求,在戰場上取勝之道常言“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其實教育孩子也是如此,不過和戰場謀略相比,在情感層面教育裡更需要一些“小情調”來點燃可能性。
情調就是一種感覺,也是我們教育孩子過程中充滿希望、鼓勵與坎坷的經曆,隻有親自體驗了才能感受繞路但又有些happy ending的感覺,而在“情調”的融入方面、關注孩子是為首的情感需求。
其中,尤其是正在探索前進中的孩子,家長給予的每一份關注教育都是一股暖入心窩的安全感,這份安全感也可以給孩子帶來更多抵抗困難的力量,這就是為什麼自信樂觀的孩子背後都少不了懂得關注的家長。
因此,關注教育帶來的“小情調”是孩子積極心态的開端,平時家長應當多抽時間關注孩子,而家長們也隻有“知孩子所知,思孩子所思”,才能把教育做到豐富、點燃更多可能性!
第二種:尊重
尊重孩子是教育裡不可缺少的“小情調”,但尊重是需要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現實生活當中有很多父母口口聲聲說要尊重理解孩子,其實當孩子做出某些錯誤行為時就差拿着大喇叭訴苦水,教育孩子之路必然很辛苦,但錯誤的結果卻需要更堅韌的力量去糾正,如果孩子犯了錯父母比孩子還要毛燥焦慮,這對于孩子來說是尊重、是信任嗎?
所以,尊重孩子的家長一定要先學會如何信任孩子,比如以下幾方面:
1、把握好寬嚴尺度
教育孩子是一個漫長且需要耐心的過程,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切記不可冷淡輕視、也不可熱心包辦,凡是安全範圍内對孩子有益的事情父母就要盡可能地支持孩子,很多時候缺乏經驗的他們會經常失敗,家長此時要多對孩子進行安慰、充分保護孩子的自信心。
2、站在孩子的角度
很多時候,我們對孩子的不理解都是因為立場和觀點不同,每個人所處位置包括所看的不同風景都會讓我們的觀點發生改變,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為人父母者應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問題才能了解真實想法,并做好更有針對性的教育。
3、相信孩子可以做好
很多時候不是我們的孩子什麼都做不好,而是他們還沒有開始就被家長的一些“打擊話”給擊敗了,像生活當中比較常見“你看看xx家孩子”的無意間對比就很容易傷害到孩子,在對比下孩子也很容易産生“我什麼事情都做不好”的自責和消極心理,這種消極心理還會影響孩子的内心健康、包括親子溝通困難。
第三種:鼓舞
鼓舞人心的話,對處在低谷時期、或消極心态的孩子有着極強的正能量輸入,其中鼓勵孩子也是親子教育中比較重要的“小情調”展現,它可以在孩子氣餒不自信的時候“點燃”自信心,而鼓勵孩子也像是植物需要澆水才能長久生存一樣,平時當孩子在某些方面表現得不夠好時“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你每一次鼓舞人心的話都會為孩子點燃更多被愛的幸福與力量。
其中,鼓舞人心的話家長們可從以下3方面參考了解:
1、示愛
“寶貝,晚安,我愛你”
“我很喜歡聽你講故事,你的聲音聽上去好舒服”
“很抱歉,我應該早點讓你知道我有多愛你”
“我喜歡牽着你的手走路,這感覺好幸福、好溫暖”
2、鼓勵
“我想,學習除了用筆、更需要用心,你是個細心的好孩子,大膽展示你的實力吧”
“我知道你在課堂上努力認真聽講了,可是如果我們多跟老師互動,他會更喜歡你的哦”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隻要咱們再認真努力一些,就不怕有過不去的坎兒”
“你的這個想法很獨立,如果運用在實際行動中,相信你的同學都會受益匪淺的”
“你已經嘗到了努力後的喜悅感,我們可以在其它方面多去嘗試一下,比如多和同學交流、取長補短”
3、認可
“寶貝,你的房間收拾得很幹淨,看着很舒服”
“你剛才主動給老師讓座位,真是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你畫的畫好有想法,我可以加入你的團隊嗎”
“我很開心做你的爸爸(媽媽),希望以後我們可以好好相處”
第四種:創新
創新,是每個人必不可少的能力提升與見識增長,通過創新還可以在靈活且充分的空間去反思實踐,創新可以讓我們的大腦時刻處于活躍狀态,從而也在無形中加深了我們對所接受教育的記憶與理解,因此在教育的“小情調”中加上創新也還是很有必要的。
若論創新的重要性、它一個人發展和成功的基礎,創新不僅保障的日常的學習能力,對各項才能培養也有着綜合性體現,尤其是小學的基礎發展階段更是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的萌牙階段,小學生階段若對孩子的創新能力注重培養,将來孩子遇到疑難雜症時創新方法可以很好地提高孩子的解決能力。
那麼,在創新能力培養方面家長需要做些什麼呢?
1、擺脫依賴
創新的基礎在于獨立、自信和積極,如果孩子平時在生活當中有依賴家長的習慣,那麼再好的創新機會擺在眼前孩子也不為所動,所以在培養孩子創新能力的基礎方面一定要提前鞏固孩子的獨立能力,當孩子遇到某些困難時要及時動用鼓舞人心的話去影響孩子舉步前進,隻有參與了、才會有更多可能性。
2、遊戲創新
如果孩子的學習知識不太靈活,在固化思維的影響下孩子的創新能力會大大降低,這個時候家長可以通過遊戲創新來激發孩子思考、創新能力,比如電風扇除了解熱乘涼還有哪些作用?當問題比較深奧難懂時,我們可以找來一件輕薄的濕衣服讓孩子觀察風扇的吹幹技能。
3、深入家庭
創新能力培養能夠深入家庭對孩子的能力提升大有幫助,父母的日常行為包括談吐舉止對孩子都有着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果家長能多抽出一些時間和孩子參與某些事的讨論,在深入交流、探索與結果發現裡,你會發現孩子的創新能力在深入家庭的氣氛影響下,有着非常明顯的活躍提升。
4、融入自然
豐富多彩的創新離不開走進自然的好奇心激發,而大自然就像是我們的母親一樣有着創造源的影響,如果孩子一直生活在學校和家庭的兩點一線之間,那缺乏過多的外界接觸就很難得到更多創新的機會,平時得空的時候若能經常帶孩子融入大自然,孩子在參照物面前就可以感受到更多的事物和景色觀察。
比如,路過花草時讓孩子抒情一些有關花草樹木的成語、詩句等等,在自由抒情之下孩子的觀察、提問包括善于思考的創新能力都可以得到相應培養。
---------------------
我是蘭媽,專注于育兒領域解析作者,以親身事例、各種家庭教育實例,來記錄育兒感觸的瞬間,喜歡的朋友,歡迎關注@蘭媽談育兒一起學習共成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