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古代高考狀元是怎麼排名的

古代高考狀元是怎麼排名的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18 20:03:12

古代高考狀元是怎麼排名的(高考狀元清華北大随便上)1

每年高考放榜後,每個省的文理科高考狀元成為萬衆矚目的焦點。當然,各省的高考狀元也成為清華北大等名校追捧的對象,負責招生的老師往往會在分數線出來後,第一時間來到狀元家中,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甚至以現金獎勵的方式,希望能報考自己所代表的大學。

如今的高考狀元,國内名校随便挑選,那麼古代科舉制狀元呢?“學而優則仕”,這是古代讀書人腦海中根深蒂固的觀念,讀書即做官,這是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的第一選擇。

現在的高考狀元隻是各省的狀元,每年一次,文理科各一人,全國共約六十幾個人。而古代科舉制通常三年舉辦一次,狀元隻有一個。狀元,殿試考取一甲第一名的人。

古代高考狀元是怎麼排名的(高考狀元清華北大随便上)2

科舉制狀元和如今的高考狀元相比,難度是幾何級倍數的,要經過童生、院試、鄉試、會試、殿試五個階段。這比如今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還要難上幾分,如此艱難地考取狀元,會被授予為官職呢?

古代中了狀元後,絕大多數通常會被授予翰林院修撰。這是一個從六品的官職,主要職務是為國家修國史、實錄、記錄皇帝言行等。通俗來說,翰林院修撰相當于皇帝的近臣,相當于秘書。

古代高考狀元是怎麼排名的(高考狀元清華北大随便上)3

可能有人會納悶,堂堂狀元,就幹個六品小官?确實,這個六品的翰林院修撰相當于如今的地區任職級别。可大家不能忽視一點,這位職位是最靠近皇帝的,狀元從一開始就進入了封建社會權力的核心,這一點就是最大的優勢。

比如明朝有一個慣例,“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閣。”另外,古代宰輔、内閣大臣等關鍵官職,往往都是從翰林院裡選擇。所以,狀元郎一開始進入翰林院比在底層擔任一個六品官員,要領先一大步。

古代高考狀元是怎麼排名的(高考狀元清華北大随便上)4

而“探花”和“榜眼”兩人,則被授予“翰林院編修”,正七品官職,相當于現在的縣長之職。這兩人所作的官,是地地道道的七品芝麻官。

一名狀元郎成為翰林院修撰後,如果運氣不太差,一般不到二十年就有可能做到尚書或者進入内閣。要知道在古代封建官僚體系下,這樣的晉升速度也是非常快了。

參考資料:《中國古代科舉制研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