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最近有跳槽的計劃,一邊工作的同時也在堅持投遞簡曆。他接到一家公司HR的電話,稱小李已經被錄用,要他盡快入職。
小李問對方什麼時候發offer,對方卻說,“你直接來就可以了。”
沒想到小李入職時,HR臨時改了主意。因為編制給了另一個從外地回來的員工,隻能讓小李簽外包,不僅薪酬福利大打折扣,原先談好的項目分紅也沒有了,社保公積金也由按比例變成了最低标準,小李對此叫苦不叠。
求職過程中,收到offer是求職者進入公司前的最後一步,同時也是求職者洞察公司風格的良好時機。offer的内容和形式,都可以側面體現公司的整體調性。
不專業、不完整的offer,反映了公司随意的用人态度和草率的行事風格,還會為勞資糾紛埋下隐患。
求職者在收到offer後,如果能對offer加以觀察和分析,就能使自己的判斷變得理性,在求職過程中有效避免踩坑。
哪些offer需要求職者慎重考慮?
1、offer具體信息不完整
小郭收到了一份offer,但上面隻是簡單寫了工作崗位和入職時間等信息,小郭問HR薪酬待遇怎麼沒寫,HR隻是說,“按面試時談好的工資支付。”
小郭入職後,發現工資比談好的薪資低了将近一半。他去問HR,對方才告知他,公司試用期工資僅按60%支付,小郭後悔不已。
基本信息的完整度就是衡量offer的重要标準,信息如果不夠完整,就會為日後職場人權利受侵害埋下隐患。
一份完整的offer,應當包括:
(1) 用人單位的名稱:我是在和誰簽合同,企業本身還是第三方?
(2) offer發放對象的個人信息:這份offer是給我的,還是給張三、李四的?
(3) 入職崗位:我入職的崗位具體是什麼,主要職責有哪些?
(4) 薪酬待遇:薪酬結構和福利待遇是怎樣的?試用期的時長和工資是怎樣的?
除此之外,offer還應包括報道的時間和地點、需要準備的文件資料等。一些相對完整和專業的offer,還會注明晉升空間、休假制度、回複HR的方式等。
求職者需要注意,有些offer裡的内容是可以省略的,有些是必須寫明的,如果有不明确的地方,要及時和HR進行說明、核對,積極保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2、offer發放方式不正式
一位資深獵頭分享了這樣的故事:HR給求職者小楊發了口頭offer,沒想到小楊報道時,發現那位HR已經從公司離職了。現在公司不承認小楊的offer,但此時他已從原公司離職,有苦難言。
除了offer的具體信息,offer發布的方式也值得求職者關注。有的HR隻是通過電話溝通,通知求職者被錄用,這種口頭offer是不受法律保護的,出現糾紛時也無從考察,隻會損害職場人的利益。
相對正規的公司都會發布書面offer,有的會打印然後寄出,也有的會拍照或掃描,然後以電子郵件的形式發送,這是因為電子郵件是受法律保護的。現在也有HR通過微信發offer,如果發布主體足夠官方和正式,這樣的offer也是可以接的。
此外,書面offer還應該做到清晰可辨,如果offer模糊、破損,或者疑似經過PS處理的話,求職者應該及時與對方确認,不能馬虎。
offer的形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的行事風格和态度,offer不夠正規和完善的公司多半管理不規範,既然錄用員工比較随意,那辭退員工可能也比較随意。
3、臨時反悔與話術陷阱
職Q社區熱門PK問題,接到offer後HR卻對期望薪資突然打折,你能接受嗎?有88%用戶表示不能接受,要堅持底線。
一位網友分享,先前面試某集團分公司,本來薪酬已經談好了,沒想到對方上報給總公司後,月工資直接砍了1500。
職場人應當注意,有的HR發的offer,裡面的具體事項和面試時談好的不符,那麼自己應該留個心眼,及時詢問對方原因,如果是對方臨時反悔,那就應該慎重考慮。
還有的offer裡會涉及很多拐彎抹角的話術,這些都可能是陷阱,職場人應該及時求證和明确。
比如面試時談好的薪酬是5k,到了offer裡卻變成了底薪 績效,要想達到5k,就需要有非常高的績效才行,這些都是對求職者的變相壓榨,求職者應該仔細分辨和權衡。
求職不僅是公司選擇你的過程,也是你選擇公司的過程,如果不正規的offer暴露了公司可能存在的問題,求職者就應該考慮另覓良主,切忌浮躁心急。
收到offer後,怎樣做才能避免踩坑?
1、保持冷靜,争取更多考慮時間
小陳好不容易收到了一份offer,激動不已,趕忙打電話過去和HR确認,并信誓旦旦地承諾自己會盡快入職。
沒想到在入職之前,小陳又收到了另一份offer,這份offer不僅薪酬福利和工作制度更理想,發展前景也更廣闊,可小陳已經答應了第一家公司的HR,她尴尬地陷入了兩難境地。
收到offer後,如果HR通過微信或電話進行入職時間的确認,求職者應該保持冷靜,盡量為自己争取更多時間,以便進一步的權衡和思考。
如果沒有冷靜的思考和對現實情況的分析,一時心急給出的承諾隻會成為自己的累贅。當然,如果權衡之後認定這個offer可以,那就應該明确表示态度,然後和HR或直屬上司确認報道的具體事宜。
溝通時的禮儀一定要注意,如果一時難以抉擇和判斷,求職者應當先向對方聲明,表示自己已收到offer,希望多留些時間考慮。切忌“沒決定好就不回複”,一直吊着對方。
2、提前背調,橫向對比
争取到時間之後,求職者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橫向對比不同offer,優中選優,尋找最适合自己的offer。
很多企業都會在員工入職前進行背調,以便考察員工的個人情況和綜合素質。對求職者來說,我們同樣可以做背調,來判斷公司是否适合自己。
背調即背景調查,對求職者來說,公司的主要業務方向、規章制度和文化、整體組織架構、薪酬福利和晉升空間,以及休假制度、員工氛圍等,都可以成為背調的切入點。
求職者可以在網絡上查找相關資料,或者與公司内員工進行交流,來判斷公司的整體調性。
對比不同offer時,求職者可以從薪酬、晉升、公司風格等方面分析,來進行橫向對比,選擇發展前景更樂觀、機遇更豐富、更适合自己的公司。
3、遇到不滿意的offer學會拒絕
小高在收到offer後,覺得這份offer自己不太滿意,不僅沒有明确給出回複,還直接把這家公司HR的微信和電話拉黑了。
結果小高被對方通報在同城同行業的HR大群裡,由于失信記錄,很多HR都不再考慮小高的簡曆。
遇到不滿意的offer如何拒絕,是很多求職者需要學習的處事之道。
如果确定這份offer不适合自己,就應該及時和HR溝通,先感謝對方的信任和認可,再具體說明自己的顧慮,明确拒絕offer,最後表示歉意。如果自己身邊有合适的人選,還可以推薦給對方,這也是彌補的一種方式。
對求職者來說,offer的拒絕既要果斷,又要留有餘地,在堅定表明自己立場的同時,又要照顧對方的感受和情緒。粗暴草率的回應方式可能會影響自己在行業内的信用,對職業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offer是公司對求職者的認可,同時也是求職者考察公司的良好時機。好的公司一定會注重offer的正式與專業,因為這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公司的态度和形象。
面對offer時,求職者應該仔細分辨、謹慎權衡,遇到含糊其辭的offer要主動找對方确認,遇到不正規、不完整的offer要學會拒絕。好的offer不僅是優質企業的敲門磚,更是職場人進步和發展的墊腳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