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立場聲明:本天梯圖僅代表本人個人對各種消費級固态硬盤産品基于實際表現和合理推測而總結的穩定性與速度的可視化排序,部分數據可能與廠商收費評測造假有關,請謹慎看待。本人僅對本人評測的樣品或互聯網上可以搜集到的評測資料負責,後期廠商偷換物料若有所耳聞會修改天梯圖内容,但存在一定滞後性。出現在表上的産品不代表推薦購買,不出現在表單上的産品也不代表不值得購買。如果遇到看上去性價比很高的産品不在表上,歡迎評論區交流。
本次更新内容
作為2021年的第一次天梯圖更新,有必要和大家唠唠嗑,展望下2021年的固态硬盤發展趨勢。
2021年,QLC将很有可能徹底接過接力棒,成為消費級新品SSD的主流用料。目前128層的TLC顆粒已經能夠實現1900M/S的緩外速度,基本和當年TLC徹底取代MLC的時候旗艦緩外差不多。870EVO緩外更是完全沒有掉速(就是買不起)。QLC産品随着單位容量價格下降,1T産品成為主流,緩外速度已經能到兩百多,完全是可用水平。
旗艦産品大家都會用上PCIe4.0,群聯的E18和E19這對PCIe4.0新主控将會成為高端和中端貼牌産品的選擇。英韌的IG5236目前隻有威剛在用,但是速度夠高,會成為不接受完全貼牌的廠家選擇。馬牌主控雖好,但是标稱讀寫實在太低,做産品沒有優勢。當然這不意味着買不到PCIe3.0的好産品,接口的過渡不會像顆粒過度到QLC那麼快,畢竟這不省成本,也不會提升實質上的用戶體驗。
價格方面,在QLC和新制程的加持下,低端1T NVMe可以殺進500元以内。使用高品質TLC和頂級PCIe4.0的産品,卻高達2000元,産品之間的分化進一步加大。SATA接口徹底過時,價格和NVMe低端拉不開差距,沒有選擇的必要。
随着長江存儲擴産和新工藝的使用,市面上顆粒會繼續供過于求。原廠将會利用顆粒來源優勢繼續降價,壓縮副廠的生存空間。閃存利潤降低,很有可能最終有一家閃存原廠會在競争中倒下。至于倒下的是誰,歡迎評論區無獎競猜。
如何讀圖:本圖分為左右兩半部分,分别為天梯圖本體與注釋。
天梯圖本體部分:采用了二維坐标系,橫軸為速度,縱軸為穩定性。
速度的主要參考指标為延遲、低隊列4K性能(SLC緩存内)和連續寫入性能(SLC緩存外)。高隊列4K性能與緩外4K性能在家用環境下一般都不是瓶頸所在,但極少數産品這兩項成績波動過大或者成績實在太差也會影響該産品的速度評級。本表中的速度排名已包含“速度的穩定性”,不考慮固态硬盤發熱量過大導緻的降速問題。
穩定性指标主要根據各種玩家社群對産品故障的爆料以及産品的用料決定。部分産品由于使用标準規定不明确的顆粒或者寫入放大過高,其理論壽命相對其他産品一般會更低,因此穩定性指标會降低。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穩定性是按照家用用戶的日常使用環境設計的,供電能力、掉電保護能力均需要考慮和家用系統使用的配套問題。
本天梯圖将固态硬盤的産品定位按照純粹的性能與穩定性進行了分級,但分級較為粗糙,且與價格無關。部分廠家自己所分類的“高端”“頂級”等産品分級與本表中的産品分級并不能一一對應,很多“頂級”産品實際上是跑分作弊,在表中隻能得到中端甚至低端的評價。
天梯圖注釋部分分為常見OEM盤對應介紹與各代工廠常見的公版方案。
标準版OEM盤與零售盤通常是一一對應的關系,其區别隻有包裝和保修。部分整機品牌定制的OEM硬盤型号則不一樣,一般會限制性能以降低溫度,對溫度有特别要求的筆記本用戶可以考慮。但是OEM盤都是無保修的産品,并且可能來曆不明或是翻新貨,能不購買就盡可能不要去購買。
固态硬盤行業與其他消費電子行業一樣,經常會有一些不出零售産品隻提供半成品的代工廠。這些代工廠的一款産品可能被多個品牌分别貼牌、包裝為不同的産品出貨。應對這些産品,隻需要将未知産品的拆解圖與本圖中已知品牌的産品進行對比,就可以确定未知産品的性能水平。如果不是這三家大代工廠出品,一般使用的都是公版方案,即主控廠商給出的解決方案,對比公版方案一欄的産品即可。
本文經“什麼值得買”站内作者@C14HD授權轉載,文章内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