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濕度問題,在國内,就屬南方比較嚴重了,如果濕度過大,就會出現很多問題,比如身體不适産生疾病、家裡電器容易受潮并損壞、衣服幹不透、攝影器材發黴(LZ最怕這個)等等。可是,LZ又是個懶人,從來也不喜歡打理自己的設備,鏡頭器材什麼的都沒有放防潮箱什麼的,隻是在包裡放了一包幹燥劑,于是就有了如下圖的教訓:
這個包包是我拿到除濕機後才拿出來看到的,外面已經産生了很多黴點,還好是已經淘汰的仿貨,裡面沒有裝器材,要是有鏡頭就完蛋了。
首先是開箱:箱子不算大,但是很沉啊,好費力地抗進屋,LZ對于除濕機品牌了解不了,上百度搜了一下,浦力适作為台灣在深圳生産的獨資品牌,知名度還是很高的,印象中全國各大蘇甯以及國美都有銷售。
包裝正面,幾個“除濕幹衣機”字體最大,表明了這部機器的主要用途。
在外包裝上看到了一個巨大的口子,讓LZ心涼了半截
包裝側面底部标明了這部機器的主要特色。
托米一臉不屑地看着我
頂部有兩排字提示,咦?好像在哪裡聽到過?哦,原來這兩條用在冰箱上同樣适用,因為都有壓縮機,壓縮機裡的冷媒會流到系統其它主件裡,靜放是為了讓冷媒回流。
打開外包裝發現了驚喜,居然是雙層牛皮紙包裝,看來之前那個洞洞應該沒什麼問題了 。
接着打開,裡面唯一的紙質——說明書。
兩層包裝加上主機,真的很沉。
這是主機的重量,也不輕啊。
拿出主機來進行各個角度拍照,說實話,當我見到了真機第一面,我覺得不怎麼好看,設計得太“陽剛”了,比較方正。
背面上部是除濕進風口,下面是半透明水箱。
底部有4個塑料滑輪,女生也能方便對除濕機進行移位。左上角那裡的螺絲在拍照前拆掉了。
水箱和出水管
水箱上有個小裝置,就是電磁感應浮标,起到水滿即停的作用,原理非常簡單,作用卻非常實用。
就是一塊泡沫鑲了一個圓形磁鐵,當除濕機内部感應到磁場時就斷電。
塑料機殼上面有一道白色的印記,不知道是安裝時還是運輸時造成的損傷,不過平時看不到,也不影響使用。
出水孔有防滴漏設計,很實用的一個設計,當水箱推進去的時候,會自動壓到拇指按到的把手,取出水箱時把手自動回位,防止水流出,科學。
如果想長期使用除濕機,那麼這根管子就派上用場了,不用再倒水箱裡的水了,前提是附近得有地漏,卧室肯定不行,陽台可以。
水箱有個缺口,裝上後可以不取出來直接接出水管,比較人性化的設計。
這是除濕機背面上部,進風口就在這裡,有一塊簡易濾網,能過濾一些頭發或大粒灰塵,沒有空氣過濾作用。
過濾網細節。
能明顯阻擋毛發之類的小物體。
從背面能看到裡面的熱交換機。
浦力适15A除濕機頂部
按鍵簡潔,易懂,根本不需要看說明書就能操作。
由于要等2小時才能運行,等的這段時間無聊,千翻兒的樓主于是想到了把它給拆了,順便看看内部結構。
拆機先從機頂上的遮醜蓋開始,這個蓋子很有韌性,稍微用點力就可以拉出來,注意卡扣就行。
機頂有4個橡膠帽,一看就是螺絲遮醜用的,機智的LZ用牙簽輕輕地弄了出來。
頂部就6顆螺絲。
再把底部的螺絲擰了就能取下後蓋了。
看看後蓋的結構,由于這台除濕機的的原理和空調差不多,所以裡面的部件和空調也沒有多大差别,在空調外機上也能看到這些密密麻麻的散熱鱗片。簡單來講,除濕機在進行除濕的時候,它的工作原理主要是由除濕機内部風扇将潮濕的空氣抽入到機器中,之後通過熱交換器将空氣中的水分子凝結成水珠,經過處理的幹燥空氣會被排出機器外,經過反複循環之後就會使得室内的濕度保持在一個适宜的相對濕度中。
銅管還是比較粗的。
除濕機的上半部就由蒸發器和熱交換機組成,下部分為壓縮機。
看着銅管有種烤紅的感覺。
我想問一下,為什麼左右的銅管顔色不一樣?
這裡沒猜錯的話應該是蜂鳴器。
我們接着拆前蓋,前蓋除了底部螺絲外,還有一些要拆了後蓋才看得到,所以拆的時候務必看仔細。
我記得左右兩側各有3顆隐藏在裡面。
沒有長螺絲刀,還好能将就取下來。
順利拆下前蓋,可以看到上面的排風扇和下面的壓縮機。
風扇的電機看着好像有點鏽斑?不過運行的時候到沒有怪聲音。
壓縮機特寫,宣傳的是用的往複式壓縮機,有高能效比。機器拆解就到此,下面看看實際運行效果如何。
首先,放到卧室開機試一下,由于重慶這幾天天氣還不算糟,濕度不是特别高,隻有60%多,我們看看機器運行時的噪音和除濕能力如何。下圖可以看到除濕機上面的讀數和淨化器上面的讀數差不了多少,說明準确性還是可靠的。
運行時的面闆特寫,濕度可以從40%-80%以5%為單位遞進設置,定時功能有2、6、8小時三個檔,除濕模式也有三個檔,分别是連續除濕、自動除濕和靜音除濕。
下面是風量測試,自動除濕模式下的風量幾乎是靜音模式下的2倍。
自動除濕模式下的風量
靜音模式下的風量
先說說噪音,經過對比測試,風機隻有兩個檔位,一個就是靜音模式下面的柔和檔,還有一個就是連續除濕時候的高速檔,如果要放在卧室裡,那麼最好開到靜音模式,這樣,噪音會小很多,但還是會比淨化器的聲音大許多,這種噪音我和老婆感覺都還好,不至于影響到睡覺,主要是風聲和些許的壓縮機低頻嗡嗡聲,下面我還拍了一段視頻供大家參考一下噪音,因人而異吧,有的人喜歡非常安靜地睡覺,那麼就不适合放卧室了。
這張圖是在自動模式下測出的噪音分貝,當時手機離得比較近,測出的分貝也相對比較大。
這張圖是在靜音模式下測得的分貝,主要是風聲還是比較明顯。
最後,說說除濕能力吧,放在卧室裡運行了1小時後,除濕機就顯示達到了設定濕度,當時濕度是63%,我設定是55%,除濕能力還是不錯的,有效果,在連續開了2天後,我再去觀察濕度,面闆顯示的是60%,沒能降到55%,估計是離窗戶太近?影響了除濕效果,但水箱裡的水還是在增多。
後來,我把除濕機放陽台,試試幹衣效果,結果效果還不錯,平時挂衣架上的衣服,如果沒有太陽,就需要3-4天才幹,而且幹了之後摸起來還是會有點潤,放了除濕機後,一般2-3天就幹了,而且沒有那麼濕潤的感覺,說明除濕機的效果還是有的,看下圖,除濕機放在那裡除了能抽濕之外,吹出來的風也能快速風幹衣物,我就一直放陽台裡用了,等濕度過大的時候再放卧室吧。
下面兩張圖是測試的出風口溫度,經過比較,出風口的溫度基本和室溫一樣,所以不存在像空調除濕一樣,越開越冷,這得歸功于除濕機裡面的熱交換機,把風加熱了再吹出來的。
由于陽台水份多,所以濕度也大,水箱滿的情況時有發生,經過測試,一箱水在濕度70%左右需要15小時左右。
水滿的狀态如下圖,不會頂滿,雖然水箱的容積沒有完全利用起來,但是這樣的做法是讓你在取出水箱時不會把水灑一地。經測試,水箱容積大概在2.5L。
第一次出來的水會有一些黑色漂浮物,但第二箱就基本沒有了。
有時,在陽台濕度過大,鑒于除濕機的功率,是無法降到你設定的濕度的,但不會影到衣物的幹燥速度,所以,不必去糾結面闆顯示,記得每天倒一次水就行。
那麼,這台除濕機雖然原理和空調差不多,但是耗電量如何呢?看下圖,一天隻需1.3元左右,是不是超便宜?
總結:
優點:除濕效果比較明顯,耗電量少,底部滑輪方便易用,水箱設計比較科學
缺點:噪音還能再小點就好了,外觀樣式比較難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