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都是包括什麼?藝術是什麼,這是一個回答起來十分困難的問題我建議的思考路徑是這樣的,首先,我們來确定它是物,還是現象,還是人的行為,還是意動過程從這個角度去思考,就會明晰得多首先我們要意識到,這四者是有層級關系的,人的意動過程本身就可以稱為一種行為,并且也引發接續的行為;而行為本身又是一種現象,并且引發接續的現象,而現象本身就是物的現象,并且創造接續的新事物而反過來講,物可以是時空上靜止的,物未必是動的現象;現象可以是自然現象,現象則未必由人的行為引起;人的行為可以是條件反射,行為未必由意動支配這四個層級,自上而下是充分關系,自下而上是非必要關系其實四個層級我們可以将之簡化為三個層級,将物與現象合并為事物,物是靜止之事,事是流動之物這樣就是三個層級:意動,行為,事物并且強調的是,在這三個層級中,是完全可以由下向上包并的,即可以說意動就是行為,行為就是事物,或者反過來,事物包括行為,行為包括意動然而這裡我們并不做這樣的包并或收束,并且要充分強調他們的層級,因為我們要忽略他們本身的包含,強調他們之間的接續關系,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藝術都是包括什麼?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藝術是什麼,這是一個回答起來十分困難的問題。我建議的思考路徑是這樣的,首先,我們來确定它是物,還是現象,還是人的行為,還是意動過程。從這個角度去思考,就會明晰得多。首先我們要意識到,這四者是有層級關系的,人的意動過程本身就可以稱為一種行為,并且也引發接續的行為;而行為本身又是一種現象,并且引發接續的現象,而現象本身就是物的現象,并且創造接續的新事物。而反過來講,物可以是時空上靜止的,物未必是動的現象;現象可以是自然現象,現象則未必由人的行為引起;人的行為可以是條件反射,行為未必由意動支配。這四個層級,自上而下是充分關系,自下而上是非必要關系。其實四個層級我們可以将之簡化為三個層級,将物與現象合并為事物,物是靜止之事,事是流動之物。這樣就是三個層級:意動,行為,事物。并且強調的是,在這三個層級中,是完全可以由下向上包并的,即可以說意動就是行為,行為就是事物,或者反過來,事物包括行為,行為包括意動。然而這裡我們并不做這樣的包并或收束,并且要充分強調他們的層級,因為我們要忽略他們本身的包含,強調他們之間的接續關系。
在将藝術置于三者之間進行分析之前,我們先拿其他的一個例子來探讨一下。這個例子就是人的生理現象,每個人都會體驗的現象:排尿。人首先是有尿意,接續引發排尿行為,接續有尿這件事物。人的語言符号是任意性的,從尿這個詞就可以看出來,我們可以說撒尿,可以說排尿,但大多數時候也會說尿尿,前一個尿字是動詞,後一個尿字是名詞,類似的表達有許多種,在不同語言中也存在這樣的現象,例如扇扇,畫畫,數數,其實不計其數,即使習慣上沒有這樣的表達,你也可以做這樣的嘗試,并且讀者也很容易解析出你的意思,因為它是有理據性的,它是一種修辭方式,一種語言構造法。最為籠統的是事事,也就是做事。
那我們将尿尿這個生理現象與前面的是三個層級意義對應,尿意是意動,尿尿是行為,尿是事物。現在我們來造一個詞,我們将想要尿尿的尿意也成為尿,那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當我們要表達想要尿尿的時候就會表達為尿尿尿,這個三連尿的詞,裡面雖然有三個相同的的尿字,但三個的意思卻完全不同,第一個尿是意動,第二個尿是行為,第三個尿是事物。現在我說我從中取出一個字尿,讓你告訴我取得這個詞的意思,它是在哪裡取得,你能夠回答我嗎,你當然會說不能。你會和我說,幹嘛非要說尿尿尿,而不直接說想撒尿,這樣多麼明晰。我承認這确實是故作複雜了,在這裡故作複雜是想引出本來就複雜,不容易化簡,不易糾正的一些東西。有時候這些不易化簡不以糾正來自于人的思維認識的局限性。就比如語言中很多以心表意的現象,多是來自于古時候人們将思想中樞誤以為是心髒,而人們将鲸稱作魚也是認識的局限所緻。想一想,人類如果在知道了世界萬物的所有真理再去造詞造句創造語言,語言是不是一定不是現在這樣的面貌。
關于藝術定義的争議,有多少來自于認知的局限性,以及語言的模糊性呢。這就是我們思考路徑的出發點,或者說是前提認識。我們可以根據最開始提出的三個層次來分析藝術。藝術是屬于哪個層次的呢,藝術是意動,行為還是事物。我們可以拿一幅畫來說,比如蒙娜麗莎的微笑,我們當然可以指着它說,這是藝術。或者更多人叫它藝術品,他就是一張覆蓋了顔料的紙,這麼說來它是事物無疑了,那麼藝術等同于藝術品嗎,似乎不等同。那麼我們試着向上層求證,也就是說,藝術是不是行為呢,藝術是不是指這幅畫的創作過程呢。如果還不是,我們就繼續向上去求證,那麼藝術是不是意動呢。如果僅僅是意動,那藝術豈不是無形的。又或者藝術是不是由意動,經行為,進而産生事物的過程呢。
我們暫且假設藝術是由意動,經行為,生事物的過程。那尿尿尿也是這樣的過程,但人們顯然不認為這個過程是藝術。那藝術到底生于何處呢。等等,你說什麼,你說尿也有可能是藝術,為什麼這麼說。你看那小童撒出的尿在地上的形成的形狀,分明是一個尿字,而且這尿字雖然拖泥帶水,但筆勁卻不拖泥帶水,活脫脫一個書法大師真迹。這就要另當别論了,這地上的尿漬現實是具備着藝術性的,如果你把世界上所有人的尿漬挑一挑,把那些人形的,動物型的,抽象的,寫實的,全部收集起來,盡管他不易保存,但拍個照再打印出來,絕對能在藝術館辦個展覽。
簡單的尿尿尿沒有藝術可言,但仔細觀察一下又能辦個展覽,區别到底在哪裡呢。這區别也許就是解開何為藝術的關鍵。簡單的尿,和寫出了尿字的尿,區别在于後者表達了意義。那麼,表達意義是否就是藝術了呢,很明顯不是的,我現在寫的字句,也在表達意義,但是卻不能稱之為藝術。我們還是先來想想去藝術館看這些尿漬展覽的人處于什麼樣的目的吧,從這裡面看看是否能夠挖出些什麼。這些看展的人,最開始得到的消息可能是說有一個用尿寫字的展覽,那些字非常傳神,可能有的人隻是聽說是關于尿的藝術,有的甚至不知道與尿有關,隻是聽說這次的藝術形式很颠覆,有的甚至什麼都沒聽說,隻是在路過的時候看到藝術館三個字走進去的。
這些不同的目的裡到底能夠挖出些什麼共同的東西呢。其中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就是他們都是向着被标記為藝術性而前往的,那麼是不是說藝術就是被标記為藝術性呢,第一個發現的人就是标記藝術性的人,這種說法沒錯,但是是拿自己解釋自己,同意反複,不具備意義。另外還有什麼共同點呢,還真有,那就是這些尿迹的藝術給了他們新穎感。這是藝術的一個特征,那麼追求新意是否就是藝術的本質所在呢。
我認為至少可以暫時采取這樣的定義,但還并不嚴謹,其實藝術并沒有定向目的,在一項新的藝術品出現之前,是沒有人知道它會出現的,即使是将它實體化的藝術家,也不會知道它會出現。有人會覺得這樣的說法矛盾,但厘清含義之後,就不會覺得矛盾了。藝術品到底是什麼?是依山而建的巨大石雕嗎,是宣紙上蒼勁的字體嗎,是占據磁盤空間的電影節獲獎作品嗎,還是用水彩描繪的畫作呢。這些當然都是藝術品,然而我要問的是,這些藝術品形成的時間界限在哪裡呢。是在最後一鑿落下去的時候嗎,是在毛筆擡起的瞬間嗎,還是剪輯師按下輸出媒體文件案件的瞬間,亦或是水彩在紙上幹了的一瞬。是不是存在這樣的時間界限的,如果存在,就是說在這個時間界限之前不是藝術品,在這個界限之後就是藝術品。也許有人會說,這個時間也不是精确到某個時刻,隻能說從藝術家開始進行藝術實體化到最後完成的過程中,藝術品逐漸趨近藝術完整性。
總之,普遍的藝術品的定義應該是經曆藝術實體化過程而形成的事物。然而在我看來并非如此,藝術品的概念應該得到大大的擴展才對。不是向下向後擴展,而是向上向前擴展。向前擴展是什麼意思呢,難道說藝術家頭腦中的創意與構想要被歸結為藝術品嗎。沒錯,盡管在藝術家的腦中的構想未必是完整的,并且時刻發生着改變。藝術品之所以要實體化,是為了傳播,是為了在其他人的大腦中重現藝術過程。可能有的實體化并不是服務于他人的,但也是服務于未來的自己的。其實藝術家動筆之前在腦中做的構思,建模,腹稿,已經是藝術品。
這樣一來,就相當于把前面提到的,意動,行為,事物這三個層級的後兩者整合到一起了。那麼難道不是把三個都整合在了一起嗎,并不是,這裡所說的藝術家對藝術品的構想并不是意動。意動還要在向前推,這樣越來越接近藝術的本質。
其實藝術創造的大部分流程都是機械性的,都是按着腦中的圖紙去實體化,雖然這過程中存在反饋和修改,甚至導緻與原本的構思大相徑庭,甚至直接推翻。但推翻的發生其實已經是另一項藝術的誕生了。
從前面說的來看,發明似乎也符合這樣的過程,創新是發明和藝術的共同特征,但是不會有人将發明定義為藝術。這樣看來,如果能找出發明和藝術的區别,對藝術的定義就一定能夠前進一步。但還是要注意的是,列舉排除法不能保證列舉排除了所有的可能性。其實很容易再想出一個滿足的概念,那就是真理的發現。那麼做一個分辨,藝術是更接近發明還是發現呢。發明其實是有目的性的,在發明之前,這項發明的作用和功能就存在了,功用正好是發明出現的誘發條件。而發現呢,發現并沒有誘發條件,一方面發現的内容未必與人有關,而發明必然有人的意願驅動。發現的内容未必存在功用,是獨立于人的思想意識的。另一方面,盡管發明和發現的行為是主觀的,但發明的事物在發明的過程中是已知的,而發現的事物在發現之前卻是未知的。你可以提前知道你在發明什麼,但你卻不可能提前知道你發現的是什麼,這是一個邏輯問題。
那麼,藝術到底是更接近發明還是更接近發現呢,初看上去,人們會認為藝術更接近發明,因為當一件藝術品産生之前,藝術家早已經知道自己要達成什麼樣的效果,達到什麼樣的目的,他知道看到的人會對這件藝術品産生什麼認知,引發什麼情感。
然而,當藝術品的定義被向前推以後,藝術的定義也發生了變化。我們現在可以把狹義的藝術定義為藝術品形成之前與意動有關的現象。藝術與發明和發現都不同的是,藝術提供新的意義,而發明提供新的功用,發現則提供新的認知。
藝術提供新的意義,這就是由以上的思考得到的一個假設。那麼,進一步地,我們來讨論,藝術與新的意義這兩者之間,是否是前者提供後者的關系呢。首先要知道的是,新的意義從何而來。趙毅衡将意義定義為“意識與事物的關聯方式”,他沒有提出他們是如何關聯的,我認為可以将意義定義為“意識對意識對象的賦值之反射”。“賦值”并不是指數學的賦予數值,而是賦予價值,而“反射”其實也可以說成是反饋機制,也就是把意識對象視為一面鏡子,人在照鏡子的時候得知自己的容貌,意識在觀照對象的時候獲得意義價值。
而意識其實是一種本能,是大腦的進化機制,大腦有獲取未知信息的本能,未知往往給生命帶來危險,掌握未知就能排除危機。意義是一種對外界未知探索的一種總結。而藝術則是在意義邊緣進行探索。這就是我要得出的結論。雖然說人類的思維活動都發源于本能,但進化到最後未必服務于原始本能的目的,原始本能就是服務于生存,當生存得以高度保障以後,這些本能思維活動的盈餘形成了生活,尤其是生出藝術。
因此我們也可以說更泛化的藝術其實是探索意義邊緣的盈餘。而之所以藝術容易被理解為是和美關聯,可以給人帶來愉悅,正是因為本能反饋的獎勵機制。“對純粹形式的關注引發了一種非同尋常的快感,并使人完全超脫生活的厲害之處。”這是艾略特的總結,他的“快感”、“超脫”以及“純粹形式的關注”都隐含着“本能”的總結。黑格爾認為藝術是一種意義對有限的事物、現象的溢出或超越。這裡所說的“溢出”與上提到的“盈餘”有異曲同工的意義,隻不過他隻是指出這種溢出是來自意義對事物的有限,而我要說的盈餘則是意義在生存本能得到滿足以外的。
藝術其實很像生物學裡的進化,進化來自基因的變異,但大多數變異是有害的或者無用的,有用的才在環境中被選擇出來。人的思維在探索意義邊緣的時候,大多數的結果是無意義的,少數的意義被保留下來,成為藝術。
近現代的藝術發展史的發展史看似是叛逆的,有着衆多的出格和不協調因素。有人批駁否定,有人跟風盲從。然而少有人從本質上去探讨它的意義。其實,這些出格與先鋒的出現,正是藝術在大衆心中向上解釋的過程。
對比前面的分階方式,我們将藝術分為藝術、藝術、藝術三個級别。不過對于第一個藝術是指意動,第二個是指行為,第三個是指事物的定義要稍作改變。第一階是指意義探索,第二階是指意義賦值,第三階是指意義文本。
那麼會有一個疑問,不可能任何意義的探索、賦值以及文本都是藝術,不然太寬泛了。其實并不是寬泛,寬泛隻是相對于已經将意義内化為自身價值的人來說的,而對于初次接觸的人來說,那就是未知的,值得探索的意義。如果去問大多數人,一個鉛筆畫的心形是不是藝術,大多數人都會否定。但它事實上是不是藝術呢,是的,它賦予了線條以心的意義。隻不過大多數人對心形線條藝術内化的過程是在他們的幼兒時期,在他們腦中還沒有藝術這個概念的時候。甚至這個線條是可以标準化的,可以用坐标公式來代表。但這些不能否定在小孩子内心之中的意義生成。我們可以将這種把簡單的藝術不再稱為藝術的現象稱為藝術的内在化,或者稱為藝術的褪色。
說先鋒藝術是在分階中向上解釋,是說更接近意義探索,而以前的藝術多是意義賦值,展現意義文本。隻是意義的遷移重組,從一種賦值技巧表現某種情感,變到另一種技巧表現相同情感。而先鋒藝術不再是風格的創新,技巧的創新,而是更徹底地表現形式的創新。
以往的藝術中,意義探索是隐的,意義賦值的顯的,先鋒藝術則将它反過來。意義探索是顯得,甚至意義賦值根本不明顯。因為他傾向于表達一種新的意義,即追求意義本身就是一種意義,然而追求新的意義在人類文化文明發展到這個階段的情況下,似乎已經觸碰到了天花闆。反過來也可以說,意義探索已經到了内核了。
從而泛藝術化就更為凸顯了,其實泛藝術化是一直存在的。一個人探索出一項新的意義,一定會傳遞個第二個人,第一個人有這樣的傳遞本能,第二個人也有接收本能,這種接收本能其實就是第一個人的獨立探索過程。
生活的藝術化是傳媒躍遷,藝術的生活化卻是藝術的盡頭,是抓空率越來越高。每人心中都種下藝術的種子,反而沒有生發出新的大樹,似量子物理的瓶頸。在意義邊緣探索的時候,最容易發現現有意義以外是空的,就像摸向虛空的手,什麼都沒有抓住。
杜尚的小便池其實是在告訴我們,空意義也是一種意義,它的意義是填沖性。與其說它給了人們一件藝術品,還不如說給人們上了一堂藝術理論課,隻不過這堂課有些故弄玄虛。
有些人說藝術是無法定義的,因為藝術是沒有邊界的,這樣的理由很不充分,我們以外的太空也是沒有邊界的,至少現在沒有看到,但我們還是有宇宙這個概念。你可以說藝術沒有邊界,就像從一點發出的線,我們可以定義為射線,因為它有原點和方向。藝術也是可以定義的,因為它也有一個原點,那就是意義,它有一個方向就是探索本能。因此,藝術是意義探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