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年正月,司馬懿趁大将軍曹爽與魏主曹芳出城谒陵,發動政變,除掉了政敵曹爽,史稱高平陵之變。在這場政變後,司馬懿成為曹魏的權臣,魏國的軍政大權完全落入他的手中。然而,司馬懿卻并沒有篡位稱帝,而是以權臣的身份結束了自己的一生。那麼司馬懿大權獨攬後,為何沒有直接稱帝呢?
一、曹魏内部,阻力重重
司馬懿曆經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四朝,可以說是四朝老臣,名望很高,也很有實力,但他畢竟是臣子。司馬懿雖然通過高平陵之變,奪取了軍政大權,但他并不能為所欲為,這是因為在曹魏内部,無論是朝廷中,還是地方上,依然有一些支持皇室的力量。曹芳、曹髦在位期間,朝廷裡面依然有些人是支持他們的。
地方上的支持者更多,比如淮南地區就一直忠于曹魏,甚至先後爆發了三場反對司馬家族的叛亂。曆史上将這三場叛亂稱為“淮南三叛”,分别由王淩、毌丘儉、諸葛誕發動的。比如說王淩的這場叛亂,就是在司馬懿專權後發動的。不将這些反對者除掉,司馬懿的家族根本無法順利奪取皇位。
二、吳蜀割據,構成威脅
内部有政敵,外部還有兩個割據政權,分别是蜀漢、東吳。當時,曹魏設立了四大“軍區”,其中兩個是針對東吳,一個針對蜀漢的。曹魏雖然國力強盛,但卻一直處于守勢,不斷受到
東吳、蜀漢的進攻,不得不在邊境地區設置重兵防守。當時,司馬懿還沒有完全處理掉曹魏的内部反對勢力,又要面對吳蜀的威脅。
雖然東吳、蜀漢的進攻,沒有取得很大進展,但一旦他們與曹魏内部反對司馬家族的勢力勾結,就會對司馬家族的統治構成嚴重的威脅。比如說淮南的後兩次叛亂,特别是第三次,東吳都發兵救援,嚴重威脅了司馬家族的統治。為此,司馬師、司馬昭都率調集重兵親征。由此可見,司馬家族當時面臨的處境并不樂觀。
三、年紀老邁,來日無多
之前說過曹操沒有稱帝的問題,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當時曹操年邁,時日無多。另外曹操這個人做任何事情,向來講求實用,不求虛名。司馬懿當時面臨和曹操一樣的個人問題,群臣勸說曹操稱帝時,曹操已經六十六歲了。而司馬懿在發動高平陵之變時,他已經七十一歲了。在中國古代,人活七十古來稀,司馬懿已經步入晚年。
曹操已經為兒子曹丕打下了基礎,他完全可以稱帝,但他并沒有。而司馬懿呢,他雖然通過高平陵之變,奪取了軍政大權,但并沒有徹底解決曹魏内部以及外部的各種問題。也就是說,司馬懿當時面臨的問題,遠比曹操要多,要更複雜,再加上他當時已經七十多歲,根本沒有時間徹底解決這些問題了。直到265年,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才奪取了曹魏的皇位,建立西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