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父親教育兒子上北大

父親教育兒子上北大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4 20:49:01

父親教育兒子上北大(天才兒子全網刷屏)1

一夜之間,杭州“天才”翻譯家的故事全網刷屏。點擊閱讀早前報道《男子從殡儀館打來電話:能不能寫寫我們的天才兒子》

1月17日,杭州日報報道了一位不為人知的“天才”翻譯家金曉宇和他父親金性勇的真實人生故事。金曉宇幼年不幸眼部殘疾,後來又确診為躁郁症患者,翻譯就是他和命運抗争的唯一武器。這個故事感動了全國網友。

18日,記者來到了金性勇老先生和金曉宇的家。

學一門外語,至少要讀20本原版小說

金曉宇透露學英語秘訣

“我學一門外語,至少要讀20本原版小說。”午後,坐在自己的小房間裡,金曉宇說起自己是如何自學外語的,眼裡有了光彩。一台嶄新的、鍵盤上還覆蓋着一層保護膜的筆記本電腦,那是曉宇表哥送的,曉宇非常喜歡這個禮物。

和上次在報社見面相比,曉宇這次給我們的印象是更加從容了。面對全國多路記者的采訪,他毫不怯場,思路清晰缜密,談起小時候看過的《湯姆索亞曆險記》《悲慘世界》等名著,也談起他的學英語秘訣:每天吃完飯聽“中國之聲”英語廣播。

父親教育兒子上北大(天才兒子全網刷屏)2

金曉宇用上了新的筆記本電腦

“我現在正在自學西班牙語,為下一本小說的翻譯工作做準備。”這個“語言天才”又把大家“吓了一跳”。

“爸爸就像我的助手、我的秘書,包括和出版社聯系,照顧我的生活,都是爸爸在幫我。”

金老也回憶起年輕時酷愛的俄國小說,最愛屠格涅夫,回憶起上世紀80年代排隊給剛識字的兒子買《紅樓夢》《西遊記》等四大名著……可能這就是遺傳基因,讓金曉宇走上了文學翻譯的道路,到現在已經是第十年。

父親教育兒子上北大(天才兒子全網刷屏)3

父親的手呵護着兒子的翻譯作品

曉宇的外衣上有一團白色。他認真地解釋,這是刷牙時的牙膏沫。“要把牙齒刷幹淨,衣服沾上就顧不得了。”

沒事,曉宇,我們的衣服上也都沾上過牙膏沫。

父親:

“曉宇50歲了,比較内向,沒有朋友”

“我現在最大的希望是孩子的病能看好”

1月18日下午,杭州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殘聯、杭報集團領導一行上門慰問金家父子。大家除了傾聽這對父子當下的需求,也希望為金曉宇創造一個寬松、安靜的工作氛圍。

“曉宇,你太了不起了,翻譯了那麼多作品。”坐在金曉宇身邊的市殘聯領導豎起大拇指,金曉宇腼腆地笑笑,大部分時間看着父親說話。局促的卧室,幾乎被他翻譯的著作填滿。

父親教育兒子上北大(天才兒子全網刷屏)4

“你們這家人的精神:父母對兒子的愛,曉宇對母親的感情,都太讓人感動了!”“您年紀大了,一定要保證晚上休息。”

那面是金性勇老人一聲聲誠懇的道謝:“謝謝,謝謝。”

“我現在最大的希望是孩子的病能看好,我年紀也大了,今後希望能送孩子去托養機構。現在我們兩個人還不想分開,否則他孤獨,我也孤獨。”

86歲的金性勇摸着腫脹的腳背,語氣裡透着擔心,“曉宇50歲了,比較内向,沒有朋友。”

“像曉宇這樣的情況,目前所有的幫扶政策他已應享盡享”

這幾年,精神二級殘疾、伴有雙相情感障礙的金曉宇,一直享受困難殘疾人生活和護理補貼等。

“我們前期作了了解,像曉宇這樣的情況,目前所有的幫扶政策他已應享盡享。”市殘聯負責人表示,作為殘疾人的“娘家”,他們也在考慮,今後金性勇年紀更大、不方便照顧孩子的時候,要為兩人的生活安排妥當。

“拱墅區政府正在北景園打造托養中心,其中有十張床位留給殘疾人群體,我們可以幫助協調曉宇争取入托的機會,給他創造更寬敞的工作環境。”

臨行前,市殘聯領導送出慰問金,不忘鼓勵曉宇,今後要多走出家庭,融入社會參與活動。“走出去,心情開朗了,對病情的控制和恢複都有好處。”

醫生:希望大家适當關注不要讓他生活在聚光燈下

杭州市七醫院醫務部主任陳豔波,曾是金曉宇的主管醫生之一。

“我對曉宇比較熟悉,他特别聰明,每兩周到三個月回醫院複查一次,有幾年控制得很不錯,可以正常工作。”

雙相情感障礙又叫躁郁症。“這個病很難治愈,但能夠得到很好的控制,它就像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需要長期服藥維持病情穩定。”

父親教育兒子上北大(天才兒子全網刷屏)5

曉宇的書櫃裡有英語、法語詞典

2005年開始,國家倡導為精神病人提供全病程康複服務。當患者的病情出現波動,社區的家庭醫生便會聯系市七醫院的專家。陳豔波說,醫院為曉宇制定了藥物、物理、心理治療三重方案,通過服用情感穩定劑藥物、深部經顱磁刺激、生物反饋治療等,幫助其度過急性發作期。

“金曉宇的情況不是個例,這是一種社會現象,我們呼籲社會正視、包容這類殘疾人群體。”

接下去怎麼做,才是對曉宇最有益的?“維持現狀,不要打破原來的平衡。希望他走出去,多交朋友。也希望大家适當關注,不要讓他生活在聚光燈下。”

社區:“隻要他們好,我們都願意的。”

金家父子居住的是一個老小區,但去年剛做過立面改造,出門即見綠樹花壇,還有散步的小徑、休憩的涼亭,環境整潔、舒适。

父親教育兒子上北大(天才兒子全網刷屏)6

金曉宇居住的老小區

遠親不如近鄰。雙蕩弄社區的社工們一直關心着這個特殊家庭。社區黃書記一直關注着曉宇的成長和變化,看到曉宇有今天的成就,很為他高興。

社區幹部做的都是一些細枝末節的事。比如入冬前,社區出錢把金家所有的老化線路都換掉了。“那時候金師傅的愛人曹阿姨還在。他們家空調是不能停的,冬天曹阿姨要保暖。所以,兩台空調加上一台油汀,有短路風險。”

出錢買電線還是小事,把屋裡的電線全部鋪一遍,工程量不小。原來雙蕩弄社區還有一支維修志願者隊伍,是他們出的力。

父親教育兒子上北大(天才兒子全網刷屏)7

金曉宇家的電線,入冬前都換成了新的

黃書記還說,曹阿姨身體不好,常年卧床,每隔兩小時要翻一下身。去年秋天,曉宇要去醫院治療,曹阿姨身邊不能離人,金師傅走不開,也是社區工作人員去醫院陪護的。

“隻要他們好,我們都願意的。”從書記到社工,都懷着這樣樸素的心願。

民警老張,曉宇最信任的人比曉宇小4歲,卻像一個大哥守護着弟弟

湖墅派出所的民警老張,可能是曉宇最信任的人。曉宇一般不說話,但他願意和張警官交流。

曉宇不喜歡吃藥,常把藥放在舌頭下面,就是不吞下去。這時候,金老就會請片警老張來幫忙,盯着曉宇吃藥,讓他張開嘴,确認他吃下去。幾次送醫,也是老張協助。

去年11月曉宇離家出走,老張每天都在關注曉宇的動态,一發現有蹤迹了,趕緊通知金老。

老張是2012年轉業到湖墅派出所當民警的,和曉宇打了10年交道,一來二去和金家父子都成了好朋友。老張是張家口人,說一口北方話,可能這個原因,讓天津出生的曉宇倍感親切。

“曉宇是個天才,我早就知道了。和金師傅聊天的時候,我都是親耳聽過的。”老張說。

老張每天會來看曉宇。當天見到來訪的客人多,他一直等在屋外,等人散了,才進來。見到記者,他說,“感謝你給曉宇和金師傅發表了這樣一篇報道,可能對他們今後的生活有一定的幫助。在這兒我也感謝您,感謝您做出的努力。”

曉宇送過老張一本自己翻譯的小說。問老張是哪本。他回答忘了。俄頃,突然想起來:“《飛魂》(日本女作家多和田葉子的小說)!”

父親教育兒子上北大(天才兒子全網刷屏)8

曉宇送老張的翻譯作品《飛魂》

老張比曉宇小4歲,卻像一個大哥,守護着這個天才弟弟。

不少普通市民也希望為他們做點什麼

這幾天,報道在杭州市民中也引發了巨大反響。許多杭州百姓都希望能為曉宇一家做點什麼,奉獻一份愛心。

父親教育兒子上北大(天才兒子全網刷屏)9

曉宇父親忙着接聽各路電話

專門為困難老人提供免費出行服務的“黃飛華愛心車隊”打來電話表示,願意給金老和曉宇提供出車服務。車隊負責人黃飛華加入公益事業已有20多年了,愛心車隊目前有40輛出租車、志願者200多人。

電話那頭,黃飛華說,“金老家的出行包括家政服務,我們愛心車隊全包了!”記者把黃飛華的電話抄給了金曉宇。金老不會用智能手機,以後這個溝通要靠曉宇了。

杭州著名的民營書店曉風書屋負責人朱钰芳也打來電話:金曉宇有這麼多作品,在合适的時機,可以來分享作品,我們願意提供這樣一個平台,為他召集讀者。

來源:杭州日報

記者:戴維、柴悅穎

監制:于衛亞

編輯:李永錫、楊益航、李夢婷

實習:滿興蓮

溫暖,從未缺席!

父親教育兒子上北大(天才兒子全網刷屏)10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