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氣莫交争,春分雨處行。
雨來看電影,雲過聽雷聲。
山色連天碧,林花向日明。
梁間玄鳥語,欲似解人情。
——唐·元稹《詠廿四氣詩·春分二月中》
春分來了
遠在殷商時期,我們的祖先就發現了春分節氣,《尚書·堯典》留下了這一節氣的最早記載。漢代《春秋繁露》說:“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元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如此解說:“春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
春分之日,太陽光不偏不倚地直射在赤道上。節氣至春分,晝夜平均的背後是陰陽調和,萬物仿佛呼應着中正平和的人間秩序。春分如音律之和諧,一切都是剛剛好。一年之中,像春分這樣晝夜等長的日子,還有秋分。
春分“三侯”
節氣之變,以十五天為期。其中五天為一侯,一節有三侯。“玄鳥至”、“雷乃發聲”、“始電”,此為春分“三候”。
春分之後,新燕呢喃、山碧水清,間或春雷陣陣、電閃雷鳴,剛柔之間,似乎昭示着一種“均衡”。
春分習俗
一線風筝,就是一線春色,一線童心。正如清代詩人高鼎所寫:“草長莺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鸢。”
豎蛋也是影響至廣的春分活動。“春分到,蛋兒俏”。在民間,豎蛋一直是春分的習俗。人們願意相信,若能在春分之時将雞蛋豎立起來,預示一年的好運。
春分有春分的滋味,吃春菜是春分習俗之一。民俗說:“春湯灌髒,洗滌肝腸,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
春分的筆劃間,有花香隐隐,有麥苗青青,更有對美與時光的提醒。每一個在春光裡的趕路人,“趁取春光,還留一半,莫負今朝。”
監制丨王姗姗 張鷗 闫博
制片人丨王薇 楊秀紅 申珅
主編丨李瑛
策劃丨陳甯澤一
書法丨李健
篆刻丨蘇春黎
撰稿丨黃耀紅
海報視覺丨林琳
承制丨新聞包裝工作室
項目制作負責丨吳浩 劉強
項目制作設計丨王子川 李華
場景及AR制作丨李華
音樂配樂丨王璇
動畫合成制作丨謝依原 張瀛天 齊文 徐靜波 李燕嘉
AR技術丨王奕涵
專業顧問丨丁樂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