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劉禹錫在陋室銘中的性格特征

劉禹錫在陋室銘中的性格特征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8 14:01:12

《陋室銘》流傳至今,其中最為經典的一句“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已成為形容高手在人間、卧虎藏龍的千古名句。

其實,這句詩不僅寄托着劉禹錫低調中的自信和優越感,而且對現代的買房一族有着啟示作用。

創作背景:屢遭貶谪,等待春天

劉禹錫21歲進士及第,懷抱高昂的入世熱情,積極投入王叔文領導的 “永貞革新”,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

永貞革新失敗後,因為得罪了當朝權貴,劉禹錫被貶至安徽和州縣當一名小小的通判。

本來按照規定,通判應該在縣衙裡住三間三廂的房子,但因為和州知縣對劉禹錫落井下石,逼迫劉禹錫從城南搬到城北,又從城北搬到城中,房子面積也從三間變成一間半,最後隻給僅能容納一床、一桌、一椅的鬥室。

劉禹錫在陋室銘中的性格特征(山不在高有仙則名)1

半年内,被迫搬了3次家,面積還一次比一次小,一直随遇而安的劉禹錫憤然提筆,寫下《陋室銘》,并請人刻上石碑,立在門前。

當年的和州知縣萬萬沒想到,本來想通過“逼遷”劉禹錫來打擊他,卻适得其反,成就了劉禹錫和他的經典著作《陋室銘》——名垂千古,流芳百世。

《陋室銘》中的劉禹錫志氣高潔,看起來很有性格,其實他如此的性格和他的漂泊生涯、樂觀心境不無關系。

長期颠沛流離的他,伴着孤燈讀佛經,汲取佛教精神營養,參悟曆史的無常、人生的真谛,逐漸消除内心的痛苦,思想境界開闊提升,于荒茫中見深邃,于悲涼中見雄渾,于苦難中見喜悅。

從當時他寫的詩裡不難發現,劉禹錫的文采豪情、思想深度已到達中唐大曆十才子所不及的境界。

在劉禹錫罷和州刺史,返回洛陽途中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一詩中,他開朗豁達、昂揚向上、情趣高雅的志趣更是展現得淋漓盡緻。

劉禹錫在陋室銘中的性格特征(山不在高有仙則名)2

他以一句“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先表達對自己遭貶谪的辛酸、憤懑和無奈,再以一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自喻沉舟、病樹,含蓄委婉地表達了不甘沉淪、豁達樂觀、滿懷憧憬的情懷。

其實,劉禹錫是在等待時機,等待明主,一直在心裡渴望着政治生涯能迎來新的春天。

“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是劉禹錫一貫的政治理想和生活态度。就精神而言,他的這篇代表作與《陋室銘》所表達的内容是相通的,這也是“陋室不陋”的真正原因。

陋室不“陋”:隐于亂世,清高自賞

在我看來,“陋室”中的“陋”既表達了簡陋的意思,也可以被理解為隐僻、偏遠。

在古代典籍當中,以“陋”指代偏遠的用例頗多。如《左傳·成公九年》中寫道:“莒恃其陋而不修城郭。”指的是人所居住的地方偏遠,因此不願意修城郭。

《新唐書·李靖傳》:“以嶺海陋遠,久不見德,非震威武、示禮義,則無以變風。”“陋遠”在此處是一個同位短語,都是指的偏僻邊遠之義。

所以,《陋室銘》中呈現的劉禹錫,是一個與世隔絕、自高自賞的古代隐士形象。在魏晉時期,名士風度最為人們所崇尚,當時的文人大多以清高自居。

“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便是當時争相競逐的一種生活追求。而樂在其中的劉禹錫,顯然深得精髓,在遺世獨立的地方,過着孤芳自賞的清高生活。

雖說劉禹錫當時是因為被貶谪、被針對才需要搬到如此陋室,可是我們不難從《陋室銘》中看出,在他随遇而安的表面下,滿滿的是對自己的自信和憧憬。

劉禹錫在陋室銘中的性格特征(山不在高有仙則名)3

首先,劉禹錫以仙藏于深山,龍隐于深海自喻,暗示胸懷大志、才華橫溢的自己住在簡陋而偏遠的鬥室中。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指山的高與低,水的深與淺,都沒有關系,最重要的是裡面住的人或物。

那麼,住的屋子是否隐僻是否偏遠,也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因為屋子的主人擁有高尚的品德。

緊接着出現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可謂前後照應,和我們所說的“酒香不怕巷子深”是一個道理。

其次,劉禹錫用自己的“陋室”和“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類比。諸葛廬指的是諸葛亮的住所,他在出仕前,曾隐居南陽郡隆中山中,所住的屋子遠離世俗,加之諸葛亮本人名氣甚大,所以他的舊居揚名于世也屬情理之中。

而子雲亭指的是西漢文學家揚雄的住所,所處之地也是偏僻難行的邊遠地區。

所以,劉禹錫借此二者與自己的“陋室”類比,其用意如何,可見一斑。

另外,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牍之勞形”,說的也正是“陋室”的清靜高遠與遠離塵嚣世俗。

劉禹錫在陋室銘中的性格特征(山不在高有仙則名)4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在陋室裡往來的都是飽學多識之士,沒有一個淺薄無識之人,大家還可以彈未加彩飾的琴,閱讀佛經。

能和志趣相投的人一起做共同熱愛的事,這是何等讓人向往的高雅生活。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用“苔痕”和“草色”繪制出了“陋室”的偏僻、甚至“萬徑人蹤滅”的人煙稀少,正正符合劉禹錫不希望受塵世打擾的心意。

寫在最後

劉禹錫自謙家裡的房子簡陋、偏遠,實則借用居所之陋暗喻自己志向高潔、安貧樂道。

所以,對于現在在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暫時還買不起房,或者隻能在近郊地區買小戶型的朋友們說一句: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房不在大,能住就行。

人的這一生,成功與否,并不需要你用擁有多少套房去證明。

我認為,就像劉禹錫所說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隻要能夠按照自己的志趣,用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去追夢,享受着這個過程,這一生便是無悔。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