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天晨
黃姓在宋代的《百家姓》中位列第96位。現在,黃姓人口約有2700萬,姓氏排名為第7位。“黃”姓在曆史上也是名人輩出,是常見的姓氏。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黃姓的姓氏起源以及“黃”字的漢字書法演變的過程。
“黃”姓來源
1、以國名為氏:
虞舜時代的首領伯益治水有功,其後裔在商末周初的時候在今天的河南潢川建立黃國,後來黃國就以國名為氏。還有兩種說法是少昊後裔或陸終(火神祝融之子)的後裔建立黃國,總之,都是以國為氏。
2、源自官位,以官職稱謂為氏。有兩種說法:
一是出自遠古伏羲下屬之官黃龍師;二是出自遠古黃帝下屬之官黃雲。
3、源于改姓而來:
①其他漢姓改為黃姓:上古時候,黃、王同音,有的王姓改為黃姓;還有其他原因改姓黃的:如陸姓、巫姓、吳姓、金姓改黃姓等。
②回族改黃姓:少數蒲氏回族人為避元末“反色目”的誅殺之禍而改為黃氏的。
③滿族改黃姓:滿族吳紮拉氏,發源于甯古塔(今黑龍江甯安),人數很多,後分衍有四支漢姓,即黃氏、紫氏、紅氏、白氏。
現代美術家王大有先生畫的“黃”姓氏圖騰
黃姓祖先:陸終陸終,相傳是吳回之子,吳回是遠古時代中國神話傳說中的火神祝融的原型,是遠古掌火之官。周代時,陸終後裔被封于黃地,建立了黃國。後被楚國所滅,後代以原國名為氏,并尊陸終為其得姓始祖。
黃姓起源于 中國北方,後遷至中原地區并建立黃國 。黃國被楚國所滅後,部分族人開始南遷。兩宋之後,黃姓廣布到 湖北 、 陝西 、 四川 、 湖南 、 福建 等地。當代,黃姓人口主要分布于 廣東 、 四川 、 湖南 、 廣西 、 江西 、 湖北 、 福建 、 江蘇 等地。
“黃”字造字本義
“黃”字來源,說法頗多,并未定論,大概有三種說法
1、本義為佩玉
《說文戒子說》:“黃,地之色也。從田,從炗,炗亦聲。炗,古文光。,古文黃。”
郭沫若先生在《金文叢考》說:“黃即佩玉……後假為黃白字,卒至假借義行而本義廢,乃造珩若璜以代之,或更假用衡字。”這個說法認為,黃是“璜”的本字
2、本義為箭靶的靶心
甲骨文“黃”
甲骨文的“黃”中,是“矢”的字形上
甲骨文“黃”中表示“矢”的部件
(箭竿)上加一圈指事符号
甲骨文“黃”中表示“靶心”的指事符号
表示箭竿穿透其中,即用來練習射箭的箭靶的靶心。古人在靶心上用赤碣色泥漿塗抹,使之醒目,便于瞄準。
3、本義是蝗蟲
一種說法是“黃”的金文象蝗蟲形。是“蝗”的本字,表示蝗蟲的顔色。
“黃”金文寫法
“黃”字漢字書法演變【篆書】
戰國楚簡的“黃”,寫法率意,雖然形态各異,但是字形整體來說結構還是統一的
先秦篆書寫法很多,黃字也有極富裝飾含義的篆書字體。
小篆的黃确定了統一的寫法,左右對稱分均,有均勻之美。
【隸書】
漢簡書中的“黃”,體态迅疾,如同一個人在舞蹈,用筆動态中有平衡,動靜結合,充滿生機。
清代書法家伊秉绶所寫的“黃”,雄強挺拔,結體方正,有較強的裝飾意趣;用筆圓渾,毫不誇張,意到筆止;他的字齊而不闆、整而不呆、厚而不滿。氣韻生動,飄逸脫俗,結體别出新意,極富變化,講究疏密變化,收放得體。
【楷書】
唐代國诠小楷《善見律》中的“黃”,屬于寫經體,國诠是唐代的經生。這個字挺拔秀麗,端莊雅緻。字裡行間充滿恭敬之心。
【行書】
宋代蘇轼《中山松醪賦》中的“黃”,結構嚴整,筆意雄勁,姿态閑雅,潇灑飄逸,而結字極緊,集中反映了蘇轼書法“結體短肥”的特點。由于這篇文章字數較多,所以這個字書寫很快,毫不落形。
【草書】
清代王铎草書“黃”,放縱天真,氣勢連綿不盡,筆法極富變化,在高速的運筆中,對筆意還能有所收斂,可見其對書法的控制能力相當高。王铎的草書不以勢重,信筆揮灑,極具自然之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