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大家都會吃粽子應節。在望牛墩鎮,不少市民都有端午節裹粽子的傳統習俗,自家吃或送親朋好友,大家一起品嘗節日的美味。
每年端午節前後,望牛墩鎮扶湧村的黎映紅都會自己裹粽子。從小時候開始跟着母親學,到現在成為别人的母親後,親手教女兒裹粽子,黎映紅的裹粽子手藝日漸娴熟。她裹的粽子味道正宗美味,除了親朋好友以外,不少街坊鄰裡也喜歡吃。
卷粽葉、裝糯米、裹粽葉、纏粽線……動作一氣呵成,在黎映紅一雙巧手下,一堆食材轉眼變成一個個誘人的粽子。
“望牛墩鹹粽所需要的材料一般是糯米、綠豆、肥肉、鹹蛋黃以及調味料。”黎映紅裹粽子的調味比例也是沿用母親的配方。“望牛墩鹹粽的特點就是鹹中帶甜,我們會加一點白糖,這也符合我們水鄉人的口味。”
清香軟糯的粽子來之不易,細緻地裹好粽子後,還需要耐心等粽子煮熟出爐。“一鍋粽子大概有200個,一般要煮5個小時。”黎映紅表示,在煲粽子的時候人不能随意離開,需要時常揭開鍋觀察水位線,保持水要漫過粽子。
除了傳統的望牛墩鹹肉粽、堿水粽,黎映紅還會制作西米粽。西米粽又稱水晶粽,和傳統粽子最大的區别在于,用西米替代糯米,包裹着紅豆餡料,“煮熟後的西米會變透明,粽子口感軟糯有嚼勁,年輕人都很喜歡吃。”
“不少人在市外工作,會在端午節前托人讓我給他裹粽子,我就早上煮好給他們快遞送過去,大家喜歡吃我裹的粽子,就感到很高興。”最讓黎映紅高興的,就是裹粽子忙不過來的時候,丈夫和女兒也會主動來幫忙,一條望牛墩粽子飽含着一家人的幸福勞動。
與大多數東莞本地勤勞女性一樣,黎映紅不善言辭卻“滿懷絕技”,除了在端午節裹粽子以外,在冬至、春節也會制作冬團、鹹丸等各式傳統食品。她的堅守和傳承,給身邊人帶來傳統的節日美味和舌尖上的家鄉味道。
【撰文】夏穎燕 張仕婷
【作者】 夏穎燕 張仕婷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