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00後估計沒幾個認識
梅老坎、哈兒師長還有鳳姐
但在無數80、90後的童年裡
沒有花裡胡哨的網絡劇
看的最多的就是我們巴渝制造的
本土方言劇
不管是《山城棒棒軍》、《哈兒司令》
還是《王保長歪傳》都是經典中的經典
今天一起來回憶下
曾經為我們帶來無數歡樂的巴蜀笑星
01
梅老坎 / 龐祖雲
龐祖雲,1941年出生于樂山。巴蜀著名表演藝術家、川劇演員。無論是《方腦殼的故事》還是《山城棒棒軍》,花花記得最清楚的就是他的笑容。
這位老藝術家是個極為認真的演員,拍棒棒軍時讓他去體驗棒棒生活,結果龐祖雲回來,招待所的門衛居然認為他是“棒棒”不讓他進了。
這樣才有了熒幕上鮮活的梅老坎,那句“方腦殼,哈戳戳,汽車來老跑不脫”簡直是我們童年必備口頭禅啊!
但這位帶給了我們無數歡笑的藝術家,在2008年離開了我們,留給我們的隻有記憶中的歡樂。
代表作
《山城棒棒軍》
《老坎客棧》
《九品剃頭匠》
《方腦殼的故事》
……
02
哈兒師長 / 劉德一
1945年,“哈兒師長”劉德一,出生于四川省資陽縣,國家一級演員。他出演的哈兒系列電視劇,給巴蜀地區的觀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袍哥人家,決不拉稀擺帶”,這句電視劇裡的台詞,讓花花記憶猶新。
據說,香港著名詞作人黃霑曾對劉德一說:“劉德一先生,你要是在香港,肯定火得不得了。你外形的圓、帥、漂亮、大氣。”
2008年6月15日,劉德一因突發心髒病搶救無效在成都去世,哈兒師長和淩湯圓從此不見了。
代表作
《哈兒師長》
《哈兒軍長》
《哈兒司令》
《淩湯圓》
……
03
中江表妹 / 李永玲
頭紮着兩根羊角辮,穿着大紅花布斜襟襖和綠褲子,腳蹬黑色布鞋,再提一個土裡土氣的竹籃子。
“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中江表妹的經典台詞,都已經成了勸酒名言了。
龐祖雲說,“她是一個很不錯的人,很勤奮,在我們圈内很有藝德。”作為名人,李永玲不管她的名氣多大,賺的錢有多少,但對在四川省曲藝團當門衛的丈夫鄧銀義的感情,卻一直沒有變過。
但在2006年,中江表妹遭遇車禍去世了。從此中江再無“表妹”。
代表作
《中江表妹》
……
04
王保長 / 沈伐
沈伐,1942年出生于四川富順縣鄧井關鎮;生長于重慶市。師從王永梭先生,四川諧劇第二代掌門人。
1986年,沈伐受邀帶着諧劇《0.7》走上了春晚的舞台,從此沈伐的名字在全國叫響。
在《王保長歪傳》中,他那獨特的“自貢川普卷舌音”,更是為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代表作
《王保長歪傳》
《哈兒司令》
《假打外傳》
《人怕出名豬怕壯》
......
05
毛子 / 趙亮
趙亮,1969年出生于重慶。憑借《山城棒棒軍》中狡詐倒黴的毛子一角迅速讓他成為川渝地區炙手可熱的笑星。
此後,和張國立合作電視劇《康熙微服私訪記》,他在劇中扮演的太監“三德子”又讓他火遍全國。
川渝地區的觀衆看到趙亮都喊毛子,而北方觀衆則親切地稱他為三德子。
代表作
《山城棒棒軍》
《康熙微服私訪記》
《風流才子紀曉岚》
......
06
張麻子 / 張德高
張德高,1968年出生于四川泸州,是十大巴蜀笑星之一。2006年央視春晚憑方言小品《耙耳朵》走紅,人稱“耙耳朵”的代言人。成為雲、貴、川首個上春晚的藝人。
他的小品也非常有看點,特别是《張三娘相親》。啥子“我長的是不打紅來又自然紅,不打白來又自然白,硬是美中帶亮色”。
還有裡面的歌“都說愛情美,我卻無所謂,我為愛情流過多少的淚.......”把人都笑安逸了。
代表作
《幸福耙耳朵》
《張三娘相親》
《嫁媽》
《鄉港演員》
......
07
火巴哥 / 巴登西饒
巴登,藏族,成都藝術劇院著名演員,藏族喜劇藝術家。但是大家更為熟悉他的藝名“pa哥”。
一部《幸福pa耳朵》讓他火遍四川,劇中無數梗令人捧腹大笑。他和鳳姐也成為巴蜀地區一對著名的CP。
代表作
《幸福火巴耳朵》
《府河人家》
《老坎客棧》
《山嫂子》
.....
08
矮冬瓜 / 林曉東
林曉東,1973年出生。因出演《幸福火巴耳朵》中的矮冬瓜一角走紅。
他是李伯清的高徒,跟着李伯清學習了許多精華的評書技藝,還學會了幾種川劇絕活和金錢闆。
林曉東的川劇滾燈表演堪稱一絕,他讓我們深刻體會到了,什麼是“濃縮就是精華”。1994年《皮金滾燈》還登上春晚備受好評。
代表作
《麻辣冤家》
《兄弟姐妹》
《開心21》
......
10
爆眼子老頭 / 李伯清
李伯清,1947年出生于四川成都,中國民間藝術家、演員。是的,你沒有看錯,演員!!!
李貝貝在川渝地區的知名度不亞于火鍋。不僅會說評書還會演戲,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福星高照豬八戒》裡就有他!
現在李貝貝更是網紅,無數人的男神。不僅成立了工作室、傳媒公司還成立了足球隊,叫皇家貝裡斯,至于為什麼叫這個名字,不妨用方言想一想。
代表作
《酒色财氣》
《散打SARS》
《三喜臨門》
......
11
王寶器/王曾郅
王寶器四川蒲江人,原蒲江縣文化館群文創作幹部,擅長喜劇表演和書法。
2002年自編自導自演蒲江方言電視劇《蒲江故事》被英國路透社等多家國内外媒體報道。
2014年被加拿大國際經濟文化交流協會授予“文化傳播推廣大使”稱号,四川愛華學院聘請為客座教授。
他的口頭禅就是一句“喲喂....”,寫到這裡他的聲音和表情都還在小編腦海裡回蕩...
代表作
《幸福的粑耳朵》
《太陽花兒開》
家鄉的彩虹》
《黃雀行動》
......
感謝這群人的辛苦付出
讓我們在那個沒有流量明星的年代
擁有着源于生活最純粹的快樂
在你的記憶中
#對哪個畫面印象最深刻呢#
快來留言
說不定我們擁有共同的回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