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寶寶肌張力不是很高還用治療嗎

寶寶肌張力不是很高還用治療嗎

母嬰 更新时间:2024-06-18 20:04:16

寶寶肌張力不是很高還用治療嗎?最近很多家長提問寶寶肌張力高的問題,而且在我們的門診過程中也遇到了許多因為被診斷為肌張力高需要打針吃藥或者準備到寶籃貝貝做康複,面診之後發現寶寶完全正常的情況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寶寶肌張力不是很高還用治療嗎?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寶寶肌張力不是很高還用治療嗎(寶寶肌張力高是怎麼回事)1

寶寶肌張力不是很高還用治療嗎

最近很多家長提問寶寶肌張力高的問題,而且在我們的門診過程中也遇到了許多因為被診斷為肌張力高需要打針吃藥或者準備到寶籃貝貝做康複,面診之後發現寶寶完全正常的情況。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我們醫生判斷寶寶肌張力高主要是通過20項神經運動檢查中圍巾征、内收肌角、腘窩角、足背屈角、立位懸垂反應、俯卧位懸垂反應這六項檢查内容得來的。有些寶寶因為比較敏感或是肌力高、抵抗強,在醫生檢查的時候出現了肌張力高的部分表現、被視為為被動肌張力增高,但是寶寶是真的肌張力高麼?

腘窩角

足背屈角

内收肌角

當然不是的,肌張力就是肌細胞相互牽引産生的力量,用以維持身體各種姿勢以及正常運動。而肌力指肌肉主動運動時的力量、幅度和速度。肌張力增高主要表現為肌肉較硬,被動運動時阻力增加,關節活動範圍縮小。一般真正的肌張力過高都是由腦部病變引起的,通過物理康複治療會有所改善。而肌力高、抵抗強反而是小月齡寶寶發育先進的表現,因為寶寶體格、心智發育正常,好奇心重,喜歡玩才會對被動的動作有強烈的反應。

有些寶寶在檢查時由于敏感和抵抗強的反應被“誤診”為肌張力高,過去認為這些寶寶應做康複訓練但效果不好,并且哭鬧的厲害,無法堅持下去。通過随診發現,他們在後期自然地就會爬和走。為此,我們有意識随診這些被動肌張力表現增高的寶寶,25例中均無腦損傷史,主要表現為下肢被動肌張力增高。随診至月齡9個月到1歲以上,包括足月兒24例,早産兒1例(無腦損傷)。在我們的建議下,這25例寶寶均未到專業機構進行康複訓練,由家長在家正常養育,結果其運動發育都能按其發展規律正常發展,坐位穩,扶站或獨站時腳能放平,會爬,扶走或獨走時姿勢正常,體位轉換靈活,家長也認為寶寶肌張力正常,沒有問題。

因此,檢查寶寶被動肌張力時要結合其病史及發育水平,多方考慮,懷疑肌張力高或腦癱時應該慎重。關于被動肌張力增高是否需要進行康複的問題,我們認為:如果寶寶肌張力增高影響到寶寶的運動發育,出現異常姿勢等,就需要進行康複。如果寶寶僅僅是被動肌張力高無異常姿勢,不影響其運動發育,也無高危病史的,可以先跟蹤觀察,指導父母加強主動運動練習,要定期随診,不需要進行康複。

這裡也需要和各位家長強調一下,如果寶寶不願意做被動操,那就不要做了,特别是0~3月齡之間的小寶寶,因為小寶寶的身體沒有發育完全和性格特征,太過頻繁做被動操反而會引起寶寶的抵抗,在正常檢查時寶寶就會出現抵抗強的狀态,會影響醫生的診斷,誤診為被動肌張力高。而且給寶寶做被動操力度和動作都不容易掌握的恰到好處,做不好反而會傷到寶寶,所以建議以更溫柔的撫觸代替被動操,可以使寶寶放松,并能夠建立良好的依戀關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