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令與指令系統
指令:控制計算機完成某種操作的命令。
指令系統:處理器所能識别的所有指令的集合。
指令的兼容性:同一系列機的指令都是兼容的。
二、指令的格式
指令中包含的信息:運算數據的來源,運算結果的去向,執行的操作。
指令格式:
零操作數指令:操作碼
單操作數指令:操作碼,操作數
雙操作數指令:操作碼,操作數,操作數
多操作數指令:三操作數以上
三、指令的操作數
立即操作數:本身是參加操作的數據,可以是8位或16位,隻能作為源操作數。
寄存器操作數:參加運算的數存放在指令給出的寄存器中,可以是16位或6位
存儲器操作數:參加運算的數存放在存儲器某一個或某兩個單元中
存儲器操作數列
四、指令字長
指令字長:操作碼的長度,操作數地址長度,操作數的個數決定
五、指令的執行速度
①指令的字長影響指令的執行速度
②對不同的操作數,指令的執行時間不同
六、CISC和RISC指令系統
CISC:(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
①指令的功能強,種類多,常用于指令用硬件實現
②指令系統複雜難使用
RISC:
①指令功能較弱,種類少,格式簡單
②多數指令在一個計算機周期完成
③對存儲器的結構和存取速度要求較高
尋址方式
操作數可能的來源或存放處
①指令直接給出
②寄存器
③内存單元
尋找操作數所在地址的方法可分為三大類型:指令直接給出,存放于寄存器中的尋址方式,存放于存儲器的尋址方式。
一、立即尋址
立即尋址僅适合于源操作數
二、寄存器尋址
參加操作的操作數在CPU的通用寄存器中
三、直接尋址
指令中直接給出操作數的的偏移地址
直接尋址方式下,操作數的段地址默認為數據段,單允許段重設,即由指令定義段。
四、寄存器間接尋址
參與操作的操作數存放于内存中,其偏移地址為指令中的寄存器内容
①由寄存器給出操作數的偏移地址
②存放偏移地址的寄存器稱為間址寄存器,它們是BX,BP,SI,DI
③操作數的段地址(數據存放于哪個段)取決于存放哪一個間址寄存器:
五、寄存器的相對尋址
操作數的偏移地址為寄存器的内容加上一個位移量
六、基址,變址尋址
①操作數的偏移地址為:一個基址寄存器的内容 一個變址寄存器的内容
②操作數的段地址由選擇的基址寄存器決定:基址寄存器為BX,則默認在數據段;基址寄存器為BP,則默認在堆棧段
③基址變址尋址方式與相對尋址方式一樣,主要用于一維數組的操作
例如:
⑦、基址、變址、相對尋址
①操作數的偏移地址:基址寄存器内容 變址寄存器内容 位移量
②操作數的段地址由選擇的基址寄存器決定
③機制編制相對尋址方式主要用于二維表格操作
八、隐含尋址
指令中隐含了一個或兩個操作的地址,即操作數在默認的地址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