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為什麼說以房養老是個騙局

為什麼說以房養老是個騙局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16 09:01:11

你準備好如何養老了嗎?或者說,你有沒有幫助爸媽做好養老準備?

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60歲以上老齡人口達到2.55億,占比接近18%,預計到2027年,國内老齡人口占比将提升至20%,屆時,我們将步入深度老齡化社會。

正所謂,哪裡有需求,哪裡就有“深坑”。在大衆煩惱“如何優雅老去”的同時,社會上有心人士也盯上了“這塊蛋糕”,“以房養老”的吊鈎也就伸向了咱爸媽。

為什麼說以房養老是個騙局(以房養老真的靠譜嗎)1

01 從設置上看,“以房養老”是個好東西!

簡單來說,以房養老就是将老人擁有的房産提前變現,用于改善老人的晚年生活。

“優雅變老”需要面對的首要問題就是錢。人到老年,收入逐步遞減,醫療衛生等開支卻逐步提升,收入支出差逐步拉大,這讓很多老年人的生活捉襟見肘。

對于很多老人而言,數額固定的“退休金”需要面對基本生活開銷、醫療開銷,還要面對如狼似虎的通貨膨脹,而那些沒有繳納社保的老年人,面對的境況還會更加惡劣。

但是,現實生活存在一個吊詭的情況:

一個生活在城市中的老人,可能手中沒有多少現金,但是名下卻常常擁有房産。隻是這些房産無法變現,無法用于支付家庭開銷,不少老人變成“資産富人,現金窮人”。

為什麼說以房養老是個騙局(以房養老真的靠譜嗎)2

“以房養老”模式最早出現在荷蘭。上個世紀30年代,荷蘭人民創造了一種養老模式,老人與金融機構簽訂契約,将名下房産抵押給金融機構,在很長一段時間内,金融機構按照約定每月向老人支付現金,作為對等,老人百年之後,将房産過戶給金融機構。

年輕人按揭買房,用未來的錢買下房子,提前享受了住房的福利;以房養老則像是“倒按揭”,金融機構以按揭的方式,從老人手中購買房産。

從模式上看,老人将“死資産”變成了活錢,老年生活有了更多資金保障;中介金融機構在老人百年之後,獲得房産所有權,能夠獲取收益,這是一種多方共赢的局面。

然而,事實并非如此!

02 “以房養老”變成“套路貸”?

2021年2月,最高院發布老年人權益保護十大典型案例,以房養老案例赫然在列。

2016年,高某經人介紹參加“以房養老”理财項目,與王某簽訂《借款合同》,約定王某出借220萬元給高某,高某将案涉房屋委托龍某全權辦理出售、抵押登記等。

随後,龍某對高某房屋辦理抵押登記,并出賣給劉某。此時,房屋所有權已經轉移至劉某名下,真正“坑人”的操作開始了。

一方面,龍某自稱系劉某親屬,繼續委托房屋中介機構尋找買家,企圖将高某房産二次出售;另一方面,劉某将房屋抵押登記給李某。

為什麼說以房養老是個騙局(以房養老真的靠譜嗎)3

案件之中,王某、龍某和劉某之間存在惡意串通的嫌疑,一張“捕獵”的大網緩緩張開,而茫然不知,期待“安心養老”的高某成了被捕的“獵物”,在幾次交易之下,高某失去了房屋所有權,所謂的“理财收益”也難見蹤影。

以房屋作為抵押物民間借貸合同很常見,這是“套路貸”的典型形式,隻是這些“有心人”的眼光盯上了想要“以房養老”的老年人群,給套路貸披上“羊毛外套”,不少爸媽就這樣着了道!

03 再不回家看看,爸媽就被當韭菜,割完了!

你以為“以房養老”相關的案例就這一些?太天真了!

中國政法大學金融學教授胡繼晔說到:除了将房屋抵押進行借貸,部分養老機構還會銷售虛假的養老公寓、養老山莊,或者以返本銷售、售後返租、約定回購等方式,銷售養老公寓和養老山莊。還存在,以入住老年公寓後給予優惠打折、不入住給予高于銀行利息分紅的方式,非法吸收公衆資金。

現實中有這樣的情況:業務員專門在老年人聚集的菜市場、公園蹲守,這些看上去人畜無害的業務員告訴老人們,某風景區又新建了豪華養老公寓,依山傍水,提供一流的養老服務。

有的公司還會更近一步,組織對項目感興趣的老人去養老公寓一日遊,現場感受奢華養老服務。這些業務員放長線、釣大魚,也不催着簽約,而是像親閨女親兒子一樣噓寒問暖,每天忙裡忙外,哄老人開心。

為什麼說以房養老是個騙局(以房養老真的靠譜嗎)4

緊着着,他們開始利誘老人,如果能成為養老公寓的會員,以後入住公寓費用有優惠;如果購買養老公寓,機構還能每年折返10%的利息。

不少老人上鈎,拿出全部積蓄投入項目,而所謂的養老公寓根本就是公司租借的,項目子虛烏有,“有心人”卷着老人的養老錢,不見了蹤影。

“以房養老”從多方獲利的養老模式,變成一大“深坑”,很多時候都是“有心人”利用老年人的性格特點,以及尋求投融資渠道的迫切心理,以“以房養老”為幌子,根本目的在于獲取老人錢款或房産。

為什麼說以房養老是個騙局(以房養老真的靠譜嗎)5

04 爸媽咱們自己守護!

明明是想過上更好的老年生活,一不小心反而折了“棺材本”,如此慘劇真的希望不要再上演。

當前社會,各種“深坑”層出不窮,而父母反而成了容易受到侵害的群體。他們養老需求迫切,想要尋找投資渠道;他們理财知識匮乏,常常對虛假的“保本”承諾信以為真,為人子女,我們如何能袖手旁觀?

為什麼說以房養老是個騙局(以房養老真的靠譜嗎)6

根據博弈論的觀點,自己做決策時,一定要考慮對手的反應,絕對不要把對手當傻子。如果對方許諾的收益,已經遠遠超過了市場平均水平,你就得想想,這世界上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在我看來,我們一定要幫助爸媽弄明白,收益與風險對等是理财的第一準則,很多時候你看中别人的“紅利”,别人盯着的卻是你的本金。甚至可以這麼說,下次看到有許諾保證10%,甚至20%收益率,還承諾保本的人,可以直接把他趕走。

除此之外,為什麼那麼多人可以坑人成功?能夠滿足老人的情感需求是關鍵要素。很多子女工作繁忙,疏忽了父母的情感需求,才讓這些人有機可乘。

養活他們的從來都不是老人,而是将老人“放養”的我們。為人子女,可以利用學習理财的契機,和父母好好聊聊天,或許,很多坑人的陷阱,父母就不會踩進去了。

在複雜的世界,照拂父母安穩前行,就像當初,他們照顧我們那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