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遊戲

 > 未成年人遊戲充值費退還

未成年人遊戲充值費退還

遊戲 更新时间:2024-06-30 22:14:03

中國商報(見習記者 趙熠如)一名10周歲的兒童在玩遊戲時,16分鐘内發生了15筆消費,金額達700多元。事實上未成年人瞞着家長玩遊戲、看直播而發生大額資金支出的事情屢見不鮮,在黑貓投訴平台上搜索“未成年人”字眼,會出現近兩萬條搜索結果,其中大部分是未成年人充值消費、給家庭造成财産損失的案例。這樣的事情屢屢發生背後,未成年人遊戲消費問題該如何破解?

未成年人遊戲充值費退還(16分鐘消費15筆款項)1

微信賬單截圖(圖片由王女士提供)

16分鐘内發生15筆遊戲充值

家住天津市的王女士告訴中國商報記者,10周歲的兒子在《迷你世界》這款遊戲中,一天之内充值花出去1002元,其中在16分鐘内發生了15筆充值,每筆50元。

“這筆錢是孩子的壓歲錢,放在微信零錢裡一直沒有動過。孩子用的手機是我曾經用過的,我現在已經不用了,主要是給他學習用,偶爾允許他玩個遊戲。”王女士說,“8月27日下午他爸爸手機裡收到扣錢的信息,剛開始沒在意,結果第二天下午發現微信零錢裡的錢全沒有了。打開賬單一看,全是50(元)、50(元)、100(元)這樣的扣費,1002元在一天之内被連續好多筆的扣費給刷沒了。”

據王女士介紹,孩子玩的《迷你世界》遊戲是從vivo手機的遊戲商城裡下載的,遊戲充值收款方顯示的是“廣東天宸”。事情發生後她搜索發現有很多人遭遇類似情況,他們還組成了一個小的維權群。群裡面有六個人,其中兩個人損失達到了4萬元。而在黑貓投訴平台上,對廣東天宸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東天宸)的投訴量超過3400條,大多是關于“誘導未成年人手機充值消費”“惡意持續扣款”等的投訴。

王女士提供的賬單顯示,8月27日17:15至17:31這16分鐘内,發生了15筆遊戲充值,每筆均為50元,為什麼會發生頻率這麼高的連續消費行為?中國商報記者就此事詢問了《迷你世界》開發運營商深圳市迷你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迷你玩)和廣東天宸。

迷你玩客服表示,如果要在遊戲内進行充值,需要點擊遊戲商城找到充值界面,選擇充值數量,點擊之後跳轉到微信或支付寶頁面進行充值。“遊戲不會設置任何讓小朋友随便一點擊就充值成功的環節。這麼密集的充值行為,都是在商城裡面反複選擇、點擊、跳轉頁面的。”迷你玩客服表示。

廣東天宸客服則回應稱,遊戲是經過反複測試的,遊戲内的每一筆消費都需要用戶手動确認訂單,并輸入正确的支付密碼,在自主自願的情況下進行操作。

未成年人為何一天内能充值千餘元

事發後,王女士通過迷你玩在線客服進行投訴,迷你玩方面表示充值款項的收款方是廣東天宸,需要聯系廣東天宸客服。廣東天宸客服對王女士表示,需要她提供孩子的出生證明、親子關系證明、孩子及家長的身份證、戶口本等各類證明文件,會“加緊處理、後期核實到未成年消費可信度高,會幫忙申請關懷金”,并表示在15日内給出處理結果。

對此,記者緻電廣東天宸客服核實這一情況,兩小時後該客服負責人聯系了王女士,并在當日退回901.8元關懷金。

為什麼玩《迷你世界》的遊戲,卻需要聯系廣東天宸進行退款?迷你玩客服表示,他們是遊戲的開發商,遊戲會在各個平台上線。這個充值行為的收款方顯示的是廣東天宸,因此需要聯系廣東天宸。“就好像在超市買東西,我們這邊是供應商,供應到各個超市進行售賣。客戶在超市挑選東西過後,直接付款給超市。如果東西不要的話,也要聯系超市退款。”迷你玩客服回應。

未成年人遊戲充值費退還(16分鐘消費15筆款項)2

但是王女士表示,自己的兒子曾在《迷你世界》遊戲裡進行過實名認證,用的是兒子上學時給他辦的身份證,遊戲内的實名認證顯示的是未成年人,為什麼還會發生1002元的付款?

在2019年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布的《關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通知》中,就網絡遊戲企業向未成年人提供付費服務的問題進行了規範。網絡遊戲企業須采取有效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與其民事行為能力不符的付費服務。網絡遊戲企業不得為未滿8周歲的用戶提供遊戲付費服務。同一網絡遊戲企業所提供的遊戲付費服務,8周歲以上未滿16周歲的用戶,單次充值金額不得超過50元,每月充值金額累計不得超過200元;16周歲以上未滿18周歲的用戶,單次充值金額不得超過100元,每月充值金額累計不得超過400元。

王女士的兒子今年隻有10周歲,為什麼會在一天之内支付了1000多元?

廣東天宸客服回應稱,《迷你世界》遊戲有官服和渠道服,渠道服又分很多種,每一個渠道都對應一個遊戲賬号,這個遊戲賬号平台是按照國家要求落實了實名認證信息的。王女士的兒子通過vivo渠道下載了《迷你世界》遊戲,而其在vivo賬号内的實名信息為成年人。迷你玩客服回應,充值是以平台認證為準,用戶在手機内登錄平台賬号後,在應用商城裡面下載遊戲,下載之後就按照平台的認證為準了。

王女士回憶,兒子用的手機是自己退下來不用的,在這部手機剛買到時,為了登錄vivo賬号、使用防丢失等功能,王女士曾用自己的手機号碼注冊了該手機。因此該手機内的vivo賬号及其渠道信息,均認證為成年人。

未成年人遊戲充值 家長維權有法可依

實際上,未成年人拿着家長的手機玩遊戲,導緻大筆金額損失的案例不計其數。早在2018年山東省淄博市人民政府網站上,就有一起關于“廣東天宸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拒絕為未成年兒童充值退款”的投訴案例。而關于網絡遊戲的退款問題,還出現了專門的公司,通過收取一定的費用,來幫家長追回因未成年人遊戲付費、直播打賞而支出的巨額款項。未成年人玩遊戲充值、家長退款維權是否在法律上有支持?

民法典第十九條規定,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适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民法典第二十條規定,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2020年5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關于依法妥善審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幹問題的指導意見(二)》(法發〔2020〕17号),其第一項關于合同案件的審理中第九條顯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未經其監護人同意,參與網絡付費遊戲或者網絡直播平台“打賞”等方式支出與其年齡、智力不相适應的款項,監護人請求網絡服務提供者返還該款項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王炳森表示,如果未成年人年齡不夠十六周歲或者年齡滿十六周歲但不能以自己的勞動作為自己的生活來源的,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用他(父母或者其他主體)的财産進行遊戲充值,且該筆消費數額與他的年齡、智力不相符,那麼他與遊戲商簽署協議充值的行為,他的監護人可以拒絕追認充值行為,拒絕追認後,他與開發商簽署的協議屬于無效協議,充值的款項遊戲商應當退還。

vivo方面回應,針對消費者的反饋預計在接到投訴當天都會完成退款,作為平台方,會嚴格遵守未成年人遊戲充值相關規定,核實清楚後都會退款的。vivo手機有一系列防止未成年人沉迷遊戲和充值的機制,未來也将按照相關政策和要求,不斷強化防沉迷系統及相關能力。

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專職副秘書長胡發清表示,網絡遊戲企業行為要規範,家庭教育也要跟上,家長要對網絡遊戲有正确态度,培養孩子科學用網,理性進行網絡遊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遊戲资讯推荐

热门遊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