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蒙氏2-3主題課程

蒙氏2-3主題課程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6 17:14:01

蒙氏2-3主題課程?第三系列:蒙氏老師,您準備好了嗎?,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蒙氏2-3主題課程?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蒙氏2-3主題課程(第三系列第六輯)1

蒙氏2-3主題課程

第三系列:蒙氏老師,您準備好了嗎?

第六輯:蒙氏環境概述及Nido環境的創設

大家好,我是蒙特梭利教育工作者王繼鴻,很高興在此能為大家分享自己的所學和蒙氏教學經驗。我們上一輯分享了蒙氏老師須具備的主要特質。當蒙氏老師準備好了自己,就需要開始準備蒙氏的環境了。

什麼才是一個蒙氏的完備環境呢?通常情況下,我們把從出生到24歲之間分成四個發展階段:

第一發展階段:0~6歲,可分為兩個子階段:0~3歲和3~6歲;

第二發展階段:6~12歲,可分為兩個子階段:6~9歲和9~12歲;

第三發展階段:12~18歲,可分為兩個子階段:12~15歲和15~18歲;

第四發展階段:18~24歲,可分為兩個子階段:18~21歲和21~24歲。

在蒙氏的教育理念中,我們會把第一發展階段的前六年分成四個不同的環境,分别是家庭環境(0~12個月)、Nido環境(出生後8周~16個月走道是很穩)、嬰幼兒群體環境-IC環境(16個月走得很穩~2.5/3歲)、兒童之家-Casa環境(2.5/3~6歲)。

第二發展階段為小學階段,為期6年,從6~12歲的混齡,也可以分成6~9歲的小學低年級及9~12歲的小學高年級兩個班。如果分成兩個班,則每個班的環境都需要是完備的。

第三發展階我們稱之為“大地之子”。第一副階段是12~15歲的初中階段,孩子們在農場工作。“大地之子”有更多的機會耕種他們自己的食物。他們會獲得農業相關的經驗,也會涉及到農産品銷售的商業知識。他們的學術部分都與農場有關,青少年有這些經驗,可以了解對文明有所貢獻是一種什麼體驗。在農場工作,讓青少年更了解他們所處的環境,并且這一些身體力行的工作也帶來了目的,基本上,這些屬于比較高層次的日常生活工作。

第二副階段是15~18歲的高中階段。這個學校可以是農場的延伸,有更高層次的研究。這樣的學校會比較多樣性。我們需要提供機會讓青少年選擇,希望提供的科目能滿足青少年探索的興趣。他們可以探索自己未來的職業和自己的優劣勢。

在農場的日常生活工作和智能發展相關課程的學習對文明的進展都非常重要。蒙特梭利博士想象借由這兩個方面的工作,讓青少年有更多的獨立和自信,能實現他們所想的,由青少年自己負起自己更多的責任。他們每天有日常要做的任務,如照顧動物、清潔廊道、灌溉、給動物喂食等等,智能發展方面則研究如何種植玉米、照顧好玉米等農作物,它會吸引哪些害蟲并如何作管理等等。

第四發展階段,從18歲~24歲的青少年漸趨成熟,依其選擇環境的不同,對未來社會的影響及其價值體現也不所不同。這個階段的青少年要考慮如何回饋給社會。他們對于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很有自信,他了解自己的優缺點。對于人性有相當地尊重,包含了對街上的流浪漢。這種尊重來自于每個生命對這個世界都有貢獻,提供給社會最好的自己。他們能評估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會找他們自己的方法貢獻給社會。

環境的目标:

1.為未來的成人做準備 ,在人生經驗中他們會接觸到喜歡和不喜歡的,學習如何貢獻,在哪兒貢獻。他們有自主選擇的能力。

2.在社會上給予一個角色,他們需要滿足自己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這是非常個人的選擇。

接下來,我們着重講解一下第一發展階段的環境創設。我在第一系列的文章中,已經詳細講解了從出生到12個之間的環境創設以及調整。今天主要分享Nido環境的創設。

一.Nido

“Nido”是意大利語鳥巢的意思,共生期8周之後,我們就可以提供群體照顧環境,一直到14~16個月孩子能走得很穩。嬰兒群體照顧環境是孩子家以外的家。所以Nido是家庭環境無法完備的前提下的第二選擇。對于Nido環境中工作的人,一定要支持家長。因為他們會感到有罪惡感,孩子這麼小就離開媽媽,會讓媽媽焦慮。所以對于我們提供照顧的人,很重要的是需要去理解這些家長,他們把孩子放在這個群體中是真的有這個需要。

在Nido環境裡,需要保持一緻的淡的顔色裝飾,可以讓我們内心沉穩。

Nido的環境成人與孩子的比例是1:3。是因為孩子必須要有一個産生鍊接的人,所以人數需要有控制。一個Nido環境最大的容量是9-10位嬰兒。

這個環境仍然是一個混齡的狀态,希望小的孩子能觀察到大的孩子的動作發展,從而促進小的孩子的發展。

在Nido環境裡最重要的教具是成人。嬰兒會與成人建立一個依附關系。成人是動作、語言以及作為人類的一個模範。環境裡的家具幫助孩子動作的發展,它包含了大肢體的發展、精細動作、手眼協調以及語言的發展。

我們的環境有各個不同的區域。有睡眠區、飲食區、生理照顧區、活動區、語言區、日常工作區和戶外環境。

Ø 睡眠區: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地闆床或是床墊,需要與工作區分開。

Ø 飲食區:

1. 在這個區域,有一個群體用餐桌和闆條椅,孩子們會在這個區域集體用餐。闆條椅對于有行動能力的孩子使用,方便孩子進出。另外還有一張離乳餐桌,讓各别離乳期的孩子可以使用,還需要離乳椅,這都是個别使用的。

2. 成人哺乳椅,方便母親進來哺乳。這個哺乳椅的位置也需要固定在某個位置。

Ø 生理照顧區:

1. 有一張換尿布台,換尿布所需的物品都放于此,牆上挂袋會存放換尿布所需的所有物品,如紙巾、乳液、消毒棉簽等等。

2. 需要一個闆凳,讓已經學會坐的孩子可以坐着換尿布。

3. 如果可以,還可以放一個訓練馬桶。幫助孩子練習如廁的能力。

因地理環境和文化的差異,生理照顧區可以是一個櫃台,也可以是一個墊子直接鋪地上。

Ø 活動區:

在這個活動區裡,有不同的教具支持孩子發展大肢體動作及精細動作。有桌子、闆條椅子、推車、學步梯等等教具,幫助孩子動作和手眼協調的發展。

Ø 語言區:

語言區有真實物品、語言圖片卡、書籍。成人是最重要的口語教具。雖然孩子在這個階段還沒有口語,但成人還是要持續跟孩子說話。當我們需要為孩子做什麼時,一定要先和孩子說要做的事,再去進行,這樣孩子會感到安全。

Ø 日常生活區:

當孩子的動作能力發展了,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參與一些工作,如照顧自己,照顧環境等。

在日常生活領域,其中一部分是優雅和禮儀,成人在所有的環境都必須要有優雅和禮儀。我們平時禮貌用語,說話多用“請”,态度是溫和的,說話時眼睛是看着對方的。成人在進行每一個部分的工作時都保持優雅和禮儀。孩子會在環境中吸收我們的一言一行。

Ø 戶外環境:

戶外環境要求盡量是自然的,最好有一些樹。因為孩子的年齡較小,喜歡把東西放嘴裡,所以我們需要小心關注孩子的行為和外在的事物,保證孩子的安全性。在戶外也可以有日常生活工作,可以清潔,可以掃地,還可以做大肢體活動,如學習走路的孩子可以玩推車。還可以觀察自然。

我們可以準備一張野餐毯,孩子們可以坐在上面觀察和休息。

如果家庭環境條件允許,我們更希望家長能在家裡照顧孩子。但就目前國内的情形來看,大部分家庭是不具備這樣的環境創設的。那我們就有這樣一個思路,有教育機構提供環境,然後由家長陪同下,到這樣的環境中,讓孩子探索。蒙氏老師在環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引導家長如何去陪伴和協助孩子。通過觀察,判斷家長的一些行為和言語是否需要調整,或者如何與孩子溝通更合理,何時可以放手不要去伸手幫助,讓孩子自己探索。何時需要提供幫助等等。在這樣的環境下,起到學校的專業教育工作者和家長的銜接,通過每天固定來校一段時間,讓孩子獲得與環境互動的機會,同時家長也能因老師的引導而有所成長,能在家庭環境中發揮更長久的作用。

Nido的環境創設先簡單介紹到此,下一輯将進一步為大家介紹IC和Casa環境的創設,感恩大家的關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