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歐陽修,大家一定熟悉那篇脍炙人口的佳作《醉翁亭記》。
這裡面,歐陽修稱自己為“翁”。但根據史料記載,歐陽修那時不過38歲而已。
那麼這樣一個正值壯年的歐陽修為什麼會取“翁”這個看似和他毫無關系的稱呼呢?
一、“三冗兩積”的宋朝
歐陽修踏入官場的時候,北宋王朝已經有了七十多年的曆史,中央集權的程度比之唐朝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樣的中央集權使北宋的經濟、文化、教育高度發展,但同時也帶來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三亢兩積”。
三冗就是“冗兵、冗官、冗費”。宋朝的官太多,太雜了,分的太過于細化,所以當時宋朝的官員非常多 。
據史料記載,當時的中央内屬官有一萬七千餘人,有些官員的孩子甚至于在襁褓之中就有官階并可以領取朝廷的俸祿。
宋朝的兵也有很多,據記載,宋朝的軍隊數量多達125萬人。
這樣多的軍隊,看上去軍事實力強大,實則由于宋朝重文輕武,龐大的軍隊數量帶來的不過是巨額的軍費支出,外強中幹罷了。
所以雖然宋朝的财政收入非常可觀,但是還是入不敷出,究其原因就是國家養了太多的官,太多的兵。造成了宋朝每年财政赤字的情況,
造成了宋朝的“積貧、積弱”。所以範仲淹以及後來的王安石都是想要改革,将這些問題在改革中解決。
二、說做就做的年輕人
當時朝廷裡有個人被保守派視為眼中釘、肉中刺。這個人就是範仲淹,範仲淹銳意改革,觸及了許多保守派的蛋糕。
歐陽修也是一個改革派,所以他很敬佩範仲淹,他也想成為像範仲淹那樣敢說敢做、直言不諱的人。所以他屢次谏言改革,保守派是看在眼裡,恨在心裡。他們不想要再多一個“範仲淹”了。
所以保守派就随便找了個由頭,将歐陽修貶到夷陵做縣令,保守派想着歐陽修這下會安分一點。
可是歐陽修來到夷陵後,非但沒有意志消沉,而是感到十分的自豪。他覺得保守派這樣做隻是強弩之末,改革派必将會勝利。
他在被貶夷陵的時候給朋友寫了一封信:“五六十年來,天生此輩,沉默畏慎,布在世界,相師成風。忽出此輩作此事,下至竈門老婢,亦相驚怪,交口議之。”——《于尹師魯第書》
這封信寫的是:這五六十年來,人們的做派改變了,變得謹小慎微,不敢說真言,結果就因為他這一次敢直言上谏,連燒火做飯的老太太都覺得驚訝歐陽修的膽子怎麼這麼大,敢于說出這樣的批評的話。
三、被人設計陷害
歐陽修在夷陵當了四年縣令後又重新回到了京師擔任要職,正值壯年的歐陽修不僅沒被貶官弄得惶恐不安,反而更加積極的谏言,請求皇帝改革,這點就讓頑固的保守派不舒服了,他們就想抓住一個機會讓歐陽修徹底翻不了身。
過了幾年,讓保守派等到了這個機會。
怎麼回事呢?歐陽修有個妹妹,嫁了一個丈夫,叫張龜正,這個張龜正後來去世了,留下了一個孩子,這個孩子是張龜正和他前妻生的孩子,妹妹無依無靠,歐陽修就隻好收留他的妹妹,以及在法律上來說算他外甥女的小女孩了,可沒想到,這個小女孩害了歐陽修貶職滁州。
後來小女孩長大了之後,歐陽修就給這個小女孩找了一個好人家,嫁給了一個叫歐陽晟的人,成了歐陽氏。
可是沒想到這個歐陽氏不守婦道,和手下人通奸。這個歐陽晟就去報了官府,這個案子到了時任開封府知府的楊日嚴這裡,這個楊日嚴起初認為這就是一起普通的案子,後來他看到這個案子和歐陽修的外甥女有關,頓時來了興趣。
原來楊日嚴曾經因為貪污被歐陽修彈劾過,所以對于歐陽修他一直都懷恨在心。他就命令手下人刑訊逼供歐陽氏承認與歐陽修通奸,這個歐陽氏扛不住,三兩下就做了假供。
最後雖然沒有給歐陽修定通奸之罪,但是還是将他貶到滁州,遠離了保守派盤根錯節的中央。
四、清醒的“醉翁”在經曆了一系列的政治鬥争之後,歐陽修的改革之路變得越發崎岖坎坷,可是這些挫折磨難依舊沒能将他打倒,他依舊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态。
在滁州擔任太守一職之時,将滁州這個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條,百姓安居樂業,還寫出了家喻戶曉的名篇——《醉翁亭記》。
歐陽修在經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後,有了豐富的人生閱曆,才寫出了《醉翁亭記》,這是中國散文史上的一道彩虹,可殊不知這道彩虹是歐陽修經曆了多少風雨才換來的。
這個時候四十歲的歐陽修他的全部才華,全部經曆都從《醉翁亭記》裡邊表現出來。
所以你要是現在讀《醉翁亭記》,就會發現其實别有一番深意,我想它之所以能成為流傳千古的名篇,原因就在這裡了吧。
看到這裡,就請給我一個贊,一個關注吧!您的點贊和關注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圖片來自互聯網,侵權必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