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大汶口文化遺産在我國的哪裡

大汶口文化遺産在我國的哪裡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8-29 23:21:07

大汶口遺址位于泰安城南30公裡處的大汶河畔。1959年首次發現并挖掘,為距今4000—5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父系氏族遺址。"大汶口文化"内涵豐富,有墓葬、房址等遺存。出土文物有造型美觀的背壺、缽型鼎、镂孔豆、高柄杯、彩陶豆以及磨制精細的石斧、石锛、石鏟、石鑿、骨器等。大汶口文化的發現,為山東龍山文化找到了淵源。

大汶口文化遺産在我國的哪裡(人類文明發源地)1

大汶口文化遺産在我國的哪裡(人類文明發源地)2

大汶口文化遺産在我國的哪裡(人類文明發源地)3

1982年,大汶口遺址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新石器時代氏族公共墓地,位于中國北部山東省的泰安市。

大汶口文化遺産在我國的哪裡(人類文明發源地)4

大汶口遺址屬于新石器時代晚期父系氏族社會遺存,遺址總面積約82萬平方米,已發掘面積5400平方米。遺址内涵豐富,共發現墓葬、房址、陶窯等遺迹100餘處。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骨器和牙角器等生産生活用具。陶器主要包括紅陶、彩陶、灰陶、黑陶和白陶幾種。大汶口遺址的墓葬中普遍盛行随葬獐牙的習俗,葬式以仰身直肢葬為主。許多墓葬中還随葬有數量不等的牲豬,表明當時社會已經出現了貧富分化現象,說明私有制已經出現。

大汶口文化遺産在我國的哪裡(人類文明發源地)5

大汶口文化遺産在我國的哪裡(人類文明發源地)6

大汶口文化的居民盛行青春期拔牙和枕骨人工變形的習俗。在大汶口文化的墓葬中,發現很大比例的人骨沒有門齒或側門齒。考古學家據此推測,大汶口人是在成年後拔除門齒,并非死後才被拔掉。對于如今的人來講,沒有門牙是一件很醜的事情,而大汶口人卻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由他們帶動的這種風俗甚至持續了很長時間。

大汶口文化遺産在我國的哪裡(人類文明發源地)7

大汶口文化遺産在我國的哪裡(人類文明發源地)8

在《高僧傳》中都曾記載北朝時有一個叫"習鑿齒"的人,與名僧道安有過"普天釋道安,四海習鑿齒"的精彩應對,可見"鑿齒"之風多麼盛行。

大汶口文化遺産在我國的哪裡(人類文明發源地)9

大汶口文化遺産在我國的哪裡(人類文明發源地)10

除了拔牙,大汶口墓葬中還有一個與衆不同之處,就是很多人骨都有頭骨枕部人工變形的特征。這種特征的形成自然也是墓主人生前很長一段時間有意壓迫頭部的結果,有數例在變形處置有小石球或陶球,變形當是由于長期口含小球所緻。由此也能想像大汶口人以"扁腦袋"為美的奇異風尚。

大汶口文化遺産在我國的哪裡(人類文明發源地)11

大汶口文化遺産在我國的哪裡(人類文明發源地)12

1994年,大汶口鎮政府投資13萬元,興建了一處1300平方米的大汶口文化博物館,展示出土文物和原始部落風貌;1998年,鎮政府又投資60萬元建起大汶口陶藝研究中心,生産的仿古陶器暢銷全國。該旅遊區每年接待遊客3萬人次,年均利稅12萬元,促進了大汶口文化和當地經濟、社會事業的發展。

大汶口文化遺産在我國的哪裡(人類文明發源地)13

大汶口文化遺産在我國的哪裡(人類文明發源地)14

為了更好的保護大汶口文化遺址,泰安市政府出台了《泰安市大汶口鎮總體規劃》,将大汶口文化遺址保護區分為遺址重點保護區、一般保護區、建設控制地帶三部分。其中重點保護區以保護單位标志碑為基點,總面積約達83萬平方米,在重點保護區不準進行其他工程建設及深挖。

大汶口文化遺産在我國的哪裡(人類文明發源地)15

大汶口文化遺産在我國的哪裡(人類文明發源地)16

一般保護區從重點保護區的外緣線外擴170米,在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範圍内,不得進行其他建設工程,不得拆除、改建或遷移地上文物。如因建設特殊需要,必須按法定程序履行報批手續。建設控制地帶從一般保護區的外緣線各外擴100米的範圍内,在這一範圍内不準修建兩層以上的建築物,不準深挖2米以下。建築物或構築物不得破壞文物保護單位的環境風貌,其設計方案應根據文物保護單位的級别,經同級文物行政管理部門同意後,報城鄉建設規劃部門批準。

大汶口文化遺産在我國的哪裡(人類文明發源地)17

大汶口文化遺産在我國的哪裡(人類文明發源地)18

當前,大汶口文化遺址的保護已經日趨法制化、完善化。

大汶口文化遺産在我國的哪裡(人類文明發源地)19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