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教育部、科技部聯合印發了《關于規範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标使用 樹立正确評價導向的若幹意見》的通知,明确指出:破除SCI至上,審慎選用量化指标,不把SCI論文相關指标作為職稱評聘、學生評價的直接依據等。
《意見》一出台,就引起了全
社會的關注。SCI 是目前公認的全球最具權威的科技文獻三大檢索系統之一,它是中國科研論文的主流評價标準。但是,凡事過猶不及。三十多年來,在人才招聘、職稱評定和學位資格等人才評價中,惟SCI至上的風氣愈演愈烈,差不多到了一種迷信的程度,就有些荒唐了。
盡管标準的統一有利于保障評價的效率,但是當片面地以SCI論文為唯一标準的時候,就必然出現重論文輕教學,重論文輕臨床等不良問題。為了發論文而發論文,不擇手段,甚至催生了相關産業鍊。這樣一來,盡管數量看上去很多,但是真正科研創新能力卻并沒有看到多少的提升。
這樣一來,對學術評價的公正公平,以及科研創新和學術生态都帶來傷害。有破就有立。破除了SCI的迷信,并不是說不看SCI,不看論文,而是要建立健全分類評價體系,針對不同類型的科研工作,提出各自評價的側重點,明确論文在其中的不同權重;優化職稱(職務)評聘辦法等等。同時,改進學科和學校評估,在評估中突出創新質量和貢獻,審慎選用量化指标,既要做到有效保障評選的公平、公正,也要科學審視。
破除了“SCI”之後,研究生畢業的條件有哪些改變呢?今年3月,清華大學與廣西大學都公布了修訂後的學位申請相關标準。除了明确學位的授予和SCI脫鈎外,對研究生學位審議過程中的評定依據、成果質量标準、評價權限等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規定。代表作評價、分類評價、同行評審等概念也出現在了文件中,而西北大學則引入第三方權威機構進行同行評審。
廣西大學則直接将學術能力的評價權限下放給研究生導師和學院,充分尊重導師和學院在研究生培養的學術成果要求設定的自主性。要求全面評價學位申請者的學術道德、學術規範、學術能力和論文質量;學術不端行為零容忍,對論文指導、審核把關失職失責人員建立黑名單制度,并追究相關人員責任;不将SCI論文作為研究生申請學位的限制性條件,研究生導師和學院必須對學位申請者的學術成果是否達到相應的學術水平進行判定和評價,而研究生導師是研究生培養首要責任人。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學院取消了研究生發表論文的數量要求,實行“統一授予、分級管理”的體制。而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他們取消了研究生發表論文的硬性要求,隻要修滿35個學分就可以參加論文答辯。而對學位申請人的科研學術成果,可以是專利、專注或者經評定的科研成果。而對于發表的論文數量和刊物級别,擇優學科群學位評定分委員會确定。這也就意味着,他們和廣西大學一樣,把學術能力的評價權限下放給研究生學院。這是今年最鮮明的一個變化。
而為了嚴肅研究生評審,他們在開題答辯、中期考核、匿名送審等環節,前兩個環節嚴格了次數限制,而最後一個環節提高送審精度和匿名程度。
從幾個高校的文件來看,學院和研究生導師開始在學位評定中擔任着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這樣的情況下,怎樣來保障研究生科研學術成果的質量,以怎樣的标準來進行界定,又怎樣破除評審中的人情因素——這些都成了急需破解的問題。
破除了“SCI至上”的怪圈,怎樣建立一套優質高效的學術評價體系,我們還在摸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