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淩晨,川西大涼山,怒吼的長征三号乙運載火箭宛如一條騰飛的巨龍,撕破夜空一飛沖天。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将天鍊二号03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天鍊”,顧名思義是“天上的信息鍊”,主要為飛船、空間實驗室、空間站等載人航天器提供數據中繼和測控服務,為中低軌道遙感、測繪、氣象等衛星提供數據中繼和測控服務,為航天器發射提供測控支持,相當于把地面測控站發射到了36000公裡高度的軌道。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又被人們親切地稱為“天鍊母港”。自天鍊衛星系統建設以來,我國所有的天鍊衛星均在該中心成功發射,為建設航天強國作出了重要貢獻。
曾經,在天鍊中繼衛星投入使用前,我國一直依托一系列陸基測控站和遠望系列遠洋測量船來支撐衛星、飛船和探測器的發射測控與在軌通信任務。然而,由于受地球曲率的影響,地面和海上測控對中低軌道航天器的軌道覆蓋範圍非常有限,載人飛船約90分鐘繞地球一圈,多數時間無法和地面測控系統實時聯系。
2008年4月,天鍊一号01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意味着中國的中低軌航天器開始擁有天上的數據“中轉站”,使神舟七号飛船的測控覆蓋率從18%大幅提高到50%。
2011年和2012年,天鍊一号02星、03星先後在該中心成功發射,實現了3星在軌組網工作,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個擁有對中、低軌航天器全球覆蓋能力中繼衛星系統的國家。後續,天鍊一号04星、05星又先後入軌并完成在軌測試,與01、02、03星實現全球組網運行。至此,我國第一代數據中繼系列衛星圓滿收官,第一代天鍊衛星實現了中國在數據中繼衛星領域的“從無到有”,在天地間架起一條信息“天路”。
為了實現我國數據中繼衛星“從有到更強”,相比于天鍊一号衛星,天鍊二号的衛星設計壽命由7年提升至12年,采用了更加先進的有效載荷技術,配置有多副新型天線,能夠與天鍊一号衛星系統相互兼容,使我國以數據中繼為特征的天基通信基礎設施在傳輸速率、服務數量、覆蓋範圍等方面進一步提升,為我國強化數據中繼和測控等戰略服務提供基礎性保障,大大提升了系統的數據傳輸的速率和傳輸效能。
2019年3月,天鍊二号01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中國中繼衛星成功升級,進入兩代“合璧”應用新時期。
2021年6月23日,與神舟十二号航天員通話,天和艙内攝像頭傳回的航天員畫面中,右上角的“天鍊”标志格外醒目,此次流暢、清晰、高質量的天地通話,是對天鍊中繼衛星“天團”聯手保障能力的一次完美檢閱。
自立自強,創新超越。從神舟五号通話時隻能聽到地面聲音、看不到地面畫面,到神舟九号實現天地間雙向可視通話,再到天和核心艙安上WiFi,實現清晰而不間斷的天地通話,兩代天鍊衛星系統見證了中國航天奮進的曆史軌迹。經過多年發展,今天的天鍊中繼衛星系統已經拓展到更為廣闊的服務空間,除了為中國空間站、神舟系列載人飛船和天舟系列貨運飛船提供天基服務支持之外,還在軌為各類遙感衛星提供天基信息傳輸與測控服務,為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提供發射測控服務。
“牢記主席期望囑托,創造更多中國奇迹。”廣大西昌航天人表示,“中心作為‘天鍊母港’,後續還将發射更多的天鍊衛星飛向太空,為航天強國建設,為推進人類認識和利用太空繼續作出貢獻。”
(作者:黃國暢 胡煦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