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視中常常會出現這麼一句話,那就是“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
它的意思簡單明了,我沒有想過要殺伯仁 ,伯仁卻因為我被人殺了,一般是用在被牽連而死的友人身上。
它的出處來自二十四史之一的《晉書》,也算是史實故事。
王導與周顗
東晉的時候有一句話叫做“王與馬,共天下”。
其中的“馬”,指的就是皇室司馬氏,而“王”指的則是世家大族“琅琊王氏”。而一手主導這個局面的就是琅琊王氏當家人王導。
曆經東晉開國三朝,元帝,明帝和成帝。到元帝的時候,連王迪給王導的诏書都是用的“惶恐言”,“頓首言”,等等向來是以下敬上的言辭。
可見,王導的權威與手段。
周顗,字伯仁,“我不殺伯仁”中的主人公就是這位。本身也是出自士族門閥之列,而且自幼有賢名,與王導兄弟同在朝為官,也是頗有淵源。
恩怨
王敦,王導的堂兄,也是王氏家族的另一根頂梁柱。
公元322年,時任大将軍,手握大兵的王敦以“清君側”之名起兵反晉,曆來“清君側”都是造反的同義詞。
在國都建康的晉元帝聽到消息,有意對建康的王氏家族大開殺戒,首當其沖的就包括王導一家。
此時的王導雖然有堂哥的大軍在外,可是遠水解不了近渴,建康仍然在司馬氏的掌控之中,于是王導就尋求相熟的大臣幫他求情,其中就有周顗周伯仁。
可是當時講究一個“魏晉風骨”,就是清高,對蠅營狗苟的事情也要做出一番姿态來,于是周顗在外人面前都是對王導不屑一顧的表情。
王導此時心内如焚,自然不懂周顗的故作姿态,于是已經暗暗把周顗恨在了心裡。
周顗之死
不久之後,王敦大兵攻入建康,被拜為丞相,江州牧。
大軍入都,自然不能兵不血刃,需要斬殺異己來耀武揚威,哪怕不是異己也要有個安置,但是王敦本人對建康的群臣并不太了解,于是就詢問他的堂弟王導。
當詢問到周顗之時,王敦還是知道他的名氣的,于是就對王導說,
“以周顗的名氣,封個司空,司馬之類的大官如何?”
王導閉着眼睛沉默不語。
王敦于是又問,
“不做三司,封個尚書令,或者尚書仆射呢?”
王導依然沉默不語。
王敦了然,但是還是不放心,于是最後詢問,
“那就殺了吧?”
王導仍然沒有說話。
就這樣,周顗周伯仁死在了王敦的刀下。
殺了周顗之後,王導兄弟手掌大權,在一次整理給皇帝的奏折之中,王導忽然發現了周顗上書給皇帝的奏折,原來周顗并不是沒有答應自己,反而言辭懇切,非常努力地在幫他求情。
此時,一種負罪感湧上心頭。
說到,“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
伯仁說到底還是王導所殺
其實王導這句話是很虛情假意的,因為開頭就是“我不殺伯仁”。
可是事實上呢,沒有王導的意見,王敦肯定封伯仁為三司的大官,怎麼會殺他?
雖然他一個字也沒說,但是言行都在逼着王敦殺了周顗。
隻是當時的世家大族都是講的交情,講的臉面,一般不會無緣無故殺士族,更何況還是有點交情的士族 。
所以他才沒開口,但是默認跟開口其實差别不大。
所以說,王導純粹是“貓哭耗子假慈悲”,這就是他這個權臣說話的藝術。
将自己忘恩負義的行為抽身事外,還抹了幾滴黃鼠狼的眼淚給同僚們看看他的重情重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