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農民工回鄉創業有啥好點

農民工回鄉創業有啥好點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5 15:23:18

農民工回鄉創業有啥好點(農民工回鄉創業前景廣闊)1

最近一段時間,不論是大學生還是返鄉農民工都對李克強總理的暖心政策感到欣慰。6月10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确定支持農民工、大學生、退役士兵等人員返鄉創業政策,增添大衆創業、萬衆創新新動能。

随着經濟步入新常态,與農民工進城務工相逆的“城歸”現象開始出現, 曾經浩浩蕩蕩的外出打工大軍,通過在城市勞動,長了見識、積累了經驗、開闊了視野。近年來,一大批有技術、有資金、對農村有感情的農民工紛紛返鄉創業。這一舉動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部分解決了當地剩餘勞動力的就業問題,甚至影響了地方的産業分布。

返鄉農民工成為新農村建設的生力軍

對我省400萬農民工來說,他們當中的很多人早已不再滿足于在城市裡尋找到一份掙錢的工作,回鄉創業、帶動家鄉緻富成為他們新的追求目标。

王文生是沁源縣韓洪鄉仁道村造峪組人,在外打工十餘年,返鄉辦起土老帽種植專業合作社,把苦荞通過深加工做成了大産業,産品有苦荞仁、苦荞面、苦荞方便面、苦荞皮座墊、苦荞涼粉等産品,組建公司 農戶 基地 回收産品 産品開發營銷的一條龍産業,帶動千餘人脫貧緻富。

目前,返鄉農民工創業以第一、二代農民工為主,在外打工平均5年以上,積累了資金,學到了技術和現代管理經驗,掌握了信息,為回鄉創業奠定了一定基礎。他們回鄉後,依托本地自然優勢,興建特色種養基地和科技示範園等,發展了一批“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産業群。

他們利用在城市和大中型企業工作的經驗、技術,抓住規模企業産業鍊條向前和向後延伸的機遇,主動接受大中型企業的輻射帶動,積極發展為大中型企業服務的配件配套企業,促進一批中小企業蓬勃發展,促進了農村産業結構的調整。

回鄉創業的農民工不僅是農村帶頭緻富和帶動群衆緻富的領頭人,是農村基層幹部的後備力量,更是新的生産生活方式的推動者、開拓者。壺關縣小逢村張召喜30歲前開始外出打工,10年後回村擔任村黨支書,興辦了3個龍頭企業,年銷售收入達到1500多萬元,先後投資400多萬元,建起了高标準小學、敬老院、文化大院、籃球場、科技書屋、黨員活動室、村黨支書辦公室等設施,投資50萬元,完成了“四化工程”建設,即綠化、亮化、硬化、淨化工程,把落後的山村建設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

返鄉創業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回鄉創業是農民工的理性選擇。他們正以獨特的方式,在帶動農民就地就近就業,加快本地區經濟發展,推動城鎮化進程、實現現代農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等方面發揮着積極作用,給家鄉發展帶來巨大變化。

李天柱是柳林縣三交鎮的一位農民。2005年秋收之際的一場連陰雨,擊碎了三交鎮許多棗農的緻富夢,但卻激活了李天柱的創業夢。2006年春,李天柱告别了3年的打工生涯,懷揣十幾萬元的積蓄回到了家鄉,并盤算着自己的創業夢想。做什麼呢?李天柱大江南北多地考察,帶回了十多個創業項目,遺憾的是在實踐中一一夭折。還未起步,多年的積蓄就打了水漂,李天柱既心酸又不服氣。2008年,經多方考察、調研,李天柱把創業項目定在了桑蠶養殖上,籌措資金50餘萬元,組建了桑蠶養殖專業合作社。對于養蠶種桑這事,在村裡還是個新鮮事,村民們起初都不能接受,沒人願意加入合作社。為打消村民的顧慮,李天柱一方面完善合作社的設施,一方面,采用預付訂金的辦法,給養蠶戶吃定心丸。經過幾年的摸爬滾打,目前合作社擁有社員200多人、栽植桑樹1000餘畝、年産蠶絲被1000餘床。

部分返鄉農民工帶回了先進生産力,開拓了就地就近轉移勞動力的渠道。為當地農民提供了容量大、門坎低、易接受的就業渠道,帶動了當地農村富餘勞動力的就地轉移,為農民的就業和增收開辟了新的路徑。據了解,回鄉創業的農民工70%的人是從事工業和農産品加工業。他們是改變了家鄉,改變了我省貧困地區經濟落後現狀。他們回鄉後,給當地經濟注入發展的資本和技術,促進了工業和民營經濟的興起,帶動了相關産業的發展,推動了當地經濟結構的調整,促進了當地經濟的全面發展。

老辛是壺關縣辛寨綠色醋業公司老總。貌不驚人,話也不多,整天一副樂呵呵的樣子。可談起創業的經曆,老辛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已不滿足于打工賺錢的辛世方,返鄉開了一家小醋坊。他挑水,妻子翻缸;夜裡熬醋,白天串鄉叫賣。一年後,又從農信社貸款5萬元,購置了一些設備、建起了廠房、注冊了商标。十多年的風風雨雨,靠誠信和質量,辛寨陳醋也由一家小作坊變成大公司,并輻射帶動周邊2000餘農戶戶均增收500元。老辛說:“随着市場需求的快速遞增和生産規模的不斷擴大,我這産品一直都供不應求,周邊縣市區、河南、河北的客商總是追着我要貨。”

改善環境加快返鄉創業的發展

雖然外出農民工回鄉創業呈上升趨勢,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也不少:如資金投入不足,創業規模小;創業環境差,一些優惠政策得不到落實,貸款難,用地難;文化素質偏低,投資盲目性大等問題。

回鄉創業6年的農民工牛鑫瑞說,自己作為養殖專業戶,目前有上萬多隻雞,盡管有無息貸款政策,但是從未拿到過。這位農民工希望國家的政策能落到實處。

他說,這幾年每年都有大量的農民工返鄉創業,成為創建創業型城市的一支重要力量。但由于返鄉創業的農民工人數多、潛力大、需求旺盛,又身居農村,與城市居民相比創業的外部條件差了許多。他希望有關部門要主動幫助他們與企業、小康村、市場和園區實現對接,積極開設農民工“返鄉創業基金”,建設網上創業平台,提供創業項目評估服務,引導發掘核心盈利點,改良産品和改進經營模式,在啟動資金、土地使用、融資等諸多方面“鋪路搭橋”。

事實上,很多農民工雖然擁有創業意向,但他們中有大多數卻缺乏資金和相應技術。而6月10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恰恰補齊了這一短闆,給予了創業農民财稅、金融等方面的支持。如落實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定向減稅和普遍性降費措施,對創業擔保貸款财政按規定給予貼息、加強創業培訓,将返鄉創業農民工等納入社保、住房、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體系,運用政府購買服務等機制,幫助返鄉創業人員改善經營、開拓市場等等。讓返鄉農民工有雪中送炭之感。

毫無疑問,解決返鄉農民工就業問題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一個長期努力的過程。但國務院常務會議出台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系列政策,已經為其創業營造了良好環境,也增添了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新動能,有助于打開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協同發展新局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