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神話細節解析?作者:趙建中臨近2021年歲末,中國電影市場迎來了《愛情神話》該片上映後就迎來一片好評,豆瓣評分從起初的8.1上升至8.3據燈塔專業版統計,截至1月9日下午1點,《愛情神話》全國總票房破2億,特别是在城市規模大、經濟發達、文化繁榮的城市,擁有較多的擁趸該片之所以令觀衆着迷,筆者認為主要有如下原因:,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愛情神話細節解析?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作者:趙建中
臨近2021年歲末,中國電影市場迎來了《愛情神話》。該片上映後就迎來一片好評,豆瓣評分從起初的8.1上升至8.3。據燈塔專業版統計,截至1月9日下午1點,《愛情神話》全國總票房破2億,特别是在城市規模大、經濟發達、文化繁榮的城市,擁有較多的擁趸。該片之所以令觀衆着迷,筆者認為主要有如下原因:
其一是還原生活本色。《愛情神話》沒有憂國憂民的宏大叙事、沒有不可調和的大是大非、沒有咄咄逼人的靈魂拷問、沒有劍拔弩張的矛盾沖突,也不試圖進行道德說教,規勸人們如何生活、如何做人,而是深入上海這座城市的肌理,以平和的視角、誠實的心态,真切、細膩、幾乎是原生态地描摹幾個上海男女的日常生活,表現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讓觀衆會心一笑,若有所思。可以說,該片賦予了上海電影的新時代内涵,較之近年國産城市生活題材的電影是一種颠覆與創新。再者,《愛情神話》沒有完整的中心事件,大都隻是主人公和周圍人的對話,比如:老白對欲拒還迎的李小姐的追求,老白與老烏找場地策劃畫展等。這些叙事方式繼承與弘揚了上世紀三十年代《烏鴉與麻雀》《太太萬歲》等海派電影的傳統,很接地氣,讓觀衆感到十分親切。
其二是體現現代意識。影片的故事發生在上海西區,萌生于以開放包容、求新求變為特征的海派文化土壤。海派文化往往得風氣之先,片中幾位女性的價值理念與行為模式如果按照傳統文化進行評判或許不被認可,但該片卻站在時代前列,以現代意識正面凸顯上海這座國際化城市女性的自由獨立、潇灑不羁、精緻美麗與生活智慧,這對塑造現代城市精神,塑造現代城市品格是有積極意義的。該片除了在上海電影市場熱映外,還在全國各大城市引起良好反響,說明改革開放進行了40餘年後,中國人、特别是大城市居民的價值觀念已經發生深刻變化,而該片輸出的現代意識,在某種程度上有一定的普适性。
其三是充滿海派風情。該片有着上海獨有的地域文化色彩,充滿濃郁的海派風情。這既體現在上海的典型環境與典型人物上,也體現在滬語方言上。故事發生在上海西區一個市井氣息與小資情調交織的街角,人物有點小幽默、小秘密、小确幸、小情調,帶有海派文化的鮮明烙印。另外,影片采用的是滬語方言,惟妙惟肖地傳達出上海人特有的價值理念與心理狀态。就如維吾爾族語言中描寫馬的詞彙特别豐富一樣,滬語對描摹人細膩、微妙的心理感受及生活智慧的詞語特别多樣生動,采用滬語,使得影片獨具魅力。此外,該片雖然是滬語電影,但因為有字幕,所以不會影響滬語圈外的觀衆觀看。
其四是風格文藝清新。影片風格诙諧、清新、浪漫,與歐洲的文藝片有些類似,同時,通過一些細節,體現出對歐洲電影文化的熟悉與喜愛。比如,片中提及4部意大利電影:費裡尼的同名電影《愛情神話》《甜蜜的生活》,龐蒂的《來日方長》,還有女導演裡娜·韋特缪勒的《星期六,星期天和星期一》;多處呈現法國梧桐掩映的上海西區街道、街頭咖啡館;多處展示上海女性的生活方式與穿着時尚;多處穿插帶有類似法國香頌、爵士、軟搖滾等風格的歌曲。這些具有“國際範”的文藝清新的風格,對生活在經過改革開放大潮洗禮的發達城市,受過良好教育的中、青年城市觀衆來說,是很對胃口的。
總之,《愛情神話》是一部讓人賞心悅目的影片。在欣賞電影的過程中,觀衆既有暴風驟雨般的沖擊,也有和風細雨般的撫慰。該片的出現,給國産電影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期待将來有更多這樣既輕松、浪漫又給人啟迪、給人增添生活智慧的影片問世。
(作者趙建中系作家、文藝評論家、翻譯家)
來源: 光明網-文藝評論頻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