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看法

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看法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7-30 22:15:39

請喜歡的朋友關注、點贊、分享![謝謝]


今天我想來談談教育這個大問題。作為一個中國人,我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樣,從小就背負着父母的殷切期望和來自學校的巨大壓力,在經曆了無數的考試之後,好不容易才混了個大學文憑。現在我自己當父母了,雖然我的内心深處真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再走我曾經走過的老路,可作為父親我也希望孩子将來能夠學有所成,甚至能夠成為社會精英。所以如何更好的教育孩子,尤其是如何高效率的教育好下一代,我相信是如今絕大多數中國父母都極為關心的一個問題。

說到教育,現在在國内讨論的最為激烈的就是應該搞素質教育還是搞應試教育。在國内有不少中國人十分崇拜美國的教育方式,覺得美國搞的素質教育以人為本,尊重孩子的興趣,而中國搞的應試教育,死闆老套,扼殺了孩子的興趣。那麼真實的情況真的是這樣嗎?美國的教育真的有那麼好嗎?還有除了美國以外,其他國家有沒有更好的教育方式呢?和美國比起來,法國是怎麼教育下一代的呢?

在回答這些問題之前,讓我們先來讨論一個問題,那就是哪一所大學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大學?當然這個問題的答案絕對不是唯一的,評判的标準不同,自然得到的答案也就不一樣。今天咱們就用一個最硬核的标準,來給全世界大學排個名,這個标準就是獲得諾貝爾獎的次數。如果按照諾貝爾得獎次數來排名的話,世界上得諾獎最多的大學是美國的哈佛大學,從1901年開始到現在為止,哈佛大學總共有165人獲得了諾貝爾獎。不僅如此,在獲得諾貝爾獎最多的十所大學裡,有八所大學來自美國,美國大學在諾貝爾獎這一領域的确是遙遙領先。

說到這裡我估計很多小夥伴會說,你看美國的大學就是牛B,美國的哈佛大學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學。我承認美國的常春藤大學是很厲害,但是,如果大家仔細思考一下,就會發現這裡面有個問題。哈佛大學有165人獲得了諾貝爾獎這的确不假,但與此同時,哈佛大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學之一,學生老師還有教職員工加起來,總數足足有5萬人,規模這麼大一個大學,比其他大學拿到更多的諾貝爾獎,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因此就認為哈佛大學就是世界第一恐怕還存在争議。

比如說今天的中國,現在中國的GDP總值已經是世界第二,遠超所有的歐洲發達國家,但是中國就比這些國家更發達嗎?所以除了比較GDP總值以外,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數據那就是人均GDP,隻有人均GDP夠高,國家的發達程度也才會比較高。同樣的道理,雖然哈佛大學的諾貝爾獎總數世界第一,但是如果按照人均獲得諾貝爾獎的方法來驗證,哈佛大學是否還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學呢?

2016年10月7日,美國“自然”雜志發表了一份來自美國杜克大學和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兩位研究學者的報告。這兩位者學者按照每10000名大學生所産生的諾貝爾獎數量做為标準,做了一個計算。哈佛大學的得分為3.2分,意思是說每10000名哈佛的大學生當中可以産生3.2個諾貝爾獎,這個成績雖然很出色,但是按照這個标準哈佛大學卻隻能排名第三,排名第二的是美國加州理工大學,它的得分是6.7。相對于前面這兩位,排名第一的大學得分達到了恐怖的13.5分,也就是說這所學校每10000個大學生當中就可以産生13.5個諾貝爾獎,這個成績幾乎是加州理工大學的兩倍,是哈佛大學的四倍。大家猜一猜,是什麼樣的大學能夠的如此牛B呢?這所大學的名字就是咱們中國人都不知道但是在歐美國家卻非常著名的法國巴黎高等師範學院。

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看法(應試教育素質教育本質)1

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巴黎高師)在中國之所以沒人知道的原因主要有三點:

第一,這是一所典型的被名字耽誤的好學校,很多中國人真的就以為這隻是一個師範學院,但事實上巴黎高師是法國乃至世界科學家的搖籃,從這個大學畢業的世界級的科學家用十個指頭都數不過來。

第二,巴黎高師這所學校的規模非常的小,整個學校加起來還不到1500人,和國内一個中學的規模差不多,自然沒有哈佛大學看起來那麼高大上。

第三,巴黎高師的每年招生人數非常少,能去巴黎高師讀書的基本都是天才,能考上巴黎高師的難度非常大,也正因為難度太大,在巴黎高師讀書的中國學生也就特别少,但能進去的那絕對是學霸中的學霸。

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看法(應試教育素質教育本質)2

正如我剛才所說,雖然巴黎高師在國内沒什麼名氣,但它的确是法國社會各類精英的搖籃。巴黎高師最早誕生于法國大革命時期,後是由拿破侖在1808年創立,1826年巴黎高師正式成立。兩百多年來,從巴黎高師出來的名人多得猶如天上繁星般璀璨。除了有14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以外,還有12位菲爾茲獎(數學)獲得者。除此之外,法國著名生物學家巴斯德,著名文學家羅曼羅蘭,著名數學家傅立葉,數學天才伽羅瓦,法國前總統蓬皮杜,法國前總理阿蘭朱佩等等等等,這些人都曾經在巴黎高師求學,還有許多像拉格朗日這樣的著名科學家曾經在巴黎高師任教。

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看法(應試教育素質教育本質)3

巴黎高師最著名也是最強悍的就是它的數學專業,巴黎高師的數學水平是世界頂級的,也是世界各國數學愛好者們心中的聖地。正因為巴黎高師是如此的優秀,這也讓巴黎高師成為了法國人的驕傲,在法語當中,有一個詞彙normalien,專門用來描述從巴黎高師畢業的人,這一現象在法語當中絕無僅有,由此可見巴黎高師有多牛B。今天,法國大概有十來所像巴黎高師這樣的超一流精英大學,而巴黎高師就是這一類法國精英大學的代表,也是法國精英教育的典範。

我剛才之所以說了這麼多,是因為今天我想跳出中國和美國這兩個大家比較熟悉的模式,用法國的教育模式來作為一個參照,看看法國人搞的到底是應試教育還是素質教育,以及法國社會是如何培養精英的。

首先讓我們快速了解一下法國的教育體制。

法國教育制度從整體上講是一個以公立教育為主,私立教育為輔的體制,法國公立教育的水平是相當不錯的。

從理論上講,在法國,一個寶寶出生3個月就可以申請上托兒所了。3個月到3歲這段時間,寶寶可以去托兒所或者呆在家裡都可以。法國的義務教育是從3歲開始的,3歲到6歲的小朋友要上學前班,而且這是必須的。法國的小學是從6歲開始的,法國的小學隻有五年,初中則有四年,然後高中三年。順便說一下,我個人特别喜歡法國的托兒所和學前班制度,可以很好的培養寶寶獨立生活的能力。

我看國内有的5歲6歲的小朋友,不會自己吃飯,不會自己穿衣,不會自己洗澡,不會收拾房間,嬌生慣養,毛病很多。很多中國父母以為孩子小,什麼也不會幹,其實小寶寶能夠做的事情遠超出我們的想象。在法國,由于小寶寶很早就過集體生活,所以法國小朋友的獨立能力很強,一歲的小寶寶就會一個人吃飯,兩歲的小寶寶會上廁所這根本不是什麼新聞,總而言之法國的幼兒教育做得真的非常棒。

現在我們來重點讨論一下法國高中畢業之後,如何上大學的問題。很多中國人抱怨中國的高考制度,說什麼高考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是典型的應試教育,要改革高考什麼的。事實上,我在這裡先說結論,在這個世界上,不管在哪個國家,隻要存在選拔性的高等教育,最有效也是最公平的教育方式一定是應試教育。以法國為例,法國的高等教育采用的是一套叫做雙軌制的系統。所謂的雙軌指的是有一條針對普羅大衆的普通高等教育,另外一條則是專門針對優秀學生而設置的精英高等教育。

先來說普通高等教育。法國的普通公立大學,比如像巴黎大學,裡昂大學等等這些公立大學,法國的公立大學沒有入學考試,申請法國的公立大學隻需要高中畢業成績,如果你高中畢業的成績合格,理論上就可以進入一所法國公立大學讀書。

90%來法國留學的中國留學生,包括我本人,都是在法國普通公立大學讀書,而且和英美大學比起來,法國公立大學非常的便宜,特别适合不是很富裕的家庭。說到這裡大家一定覺得在法國上公立大學這麼容易,法國公立大學一定很差。事實上并非如此。從表面上看,法國的公立大學沒有設置高考,似乎避開了應試教育,但其實法國的公立大學隻是把考試推遲了而已。這是什麼意思呢?雖然在法國可以很容易就進入公立大學,但是想要拿到公立大學的畢業證可不是那麼容易的。據法國教育部的統計,在進入公立大學之後,大學第一年的期末考試就要淘汰大約70%的學生,大學第二年還要淘汰30%左右,能夠進入大學第三年并且最終畢業拿到文憑的不到總數的30%。

法國的公立大學雖然沒有入學考試,但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地淘汰不合格的學生,正所謂寬進嚴出,走的依然是應試教育這條路。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德國。德國的公立大學不僅免費,而且沒有考試,誰都可以去讀,但是想要畢業則是非常的困難。德國的大學每門課程隻能考兩次,如果兩次都不通過,就不能畢業。所以德法兩國公立大學的畢業率一般也就在20%左右,絕大多數進入公立大學的學生是拿不到文憑的。事實上,擁有高等學曆的法國人隻占法國總人口的34%。所以,這些看似沒有入學考試的公立大學最終還是用考試把合格的學生篩選出來,講白了其實就是應試教育。

現在我們再來看看法國的精英高等教育。相對于公立大學沒有入學考試,法國的精英教育是百分之兩百的應試教育。由于法國的教育體制是公立教育為主,這就使得法國的教育系統把公平看得特别重要,相對于美國的常春藤私立大學有着各種各樣胡裡花哨的入學要求,進入法國的精英大學有且隻有一條規則,不管你是什麼人,都必須參加考試,按分數高低,擇優錄取。

由于法國的精英大學的入學考試非常的難,所以在一般情況下,不會有學生在高中畢業之後就可以馬上成功入學,這些在高中成績優秀的學生會在高中畢業之後,去參加一個叫做大學“預科”班的地方讀書,這個預科班很像我們國内的高三,是專門為準備參加精英大學考試而設置的課程。法國預科班的難度很大,以數學為例,法國精英大學考試要考微積分以及線性代數,其難度相當于中國大學二年級水平,所以一個法國學生想要讀一個好大學,必須在兩年(或三年)預科班裡非常努力地學習微積分和線性代數的技巧,以應付世界上最難的入學考試。

舉個例子,以巴黎高師的入學考試為例。作為法國最好的大學,巴黎高師的數學考卷以其高難度而聞名。很多考生連題目都看不懂。40%的考生幾乎是交白卷,由此可見巴黎高師要求之高。告訴大家一個小秘密,法國現任總統馬克龍,他從小到大也是一個學霸,高中畢業之後,馬克龍來到巴黎,參加法國精英大學的入學考試,而小馬哥報考的正是大名鼎鼎的巴黎高師。不幸的是,馬克龍考試沒有成功,被巴黎高師拒之門外。連馬克龍這樣的人才都考不上巴黎高師,可見巴黎高師的難度。

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看法(應試教育素質教育本質)4

事實上,在法國并非隻有像巴黎高師這樣的精英大學考試很難,在法國,幾乎所有的優秀學校,都必須要通過考試才能進入。比如法國五大商校,法國建築學院,法國國立音樂學院,電影學院,話劇學院,攝影學院,同聲翻譯學院等等等等,所有這些知名院校都要經過高難度的入學考試的門檻才能進入學習。除此之外,考試這一制度也深入到法國社會各個角落,想當公務員,要考試,想當老師,要考試,相當護士,要考試,在各行各業,隻要想獲得一個由政府提供的職位,幾乎都要考試。所以毫不誇張的說,法國就是一個徹頭徹尾在搞應試教育的國家。為什麼會這樣。原因其實很簡單,在法國這樣一個極其重視教育公平的國家,考試就是現階段最公平的選擇。

現在我們再來回過頭來看看美國的教育。有一個故事我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說的是美國一個精英家庭的孩子,知識面特别廣,什麼遊泳擊劍高爾夫全都會,還有各種才藝,鋼琴畫畫也不錯,除了這些還經常參與社區活動,簡直就是一個全面發展的好孩子,而相比之下,咱中國的孩子,除了考試,啥也不會,知識面很窄,講個話還臉紅,你看美國的孩子是素質教育的産物,而中國的孩子是應試教育的産物,差距實在是很大。

如果各位還相信這個故事,那我隻能說你真的不了解美國。法國和中國的教育都是以公立教育為主,而美國和英國的教育則是以私立教育為主,英美這些國家的名校都是私立學校。既然是私立學校,那麼對于這些學校而言,不僅需要招到好學生,最重要的是要招到有錢的,富裕家庭的孩子來讀書。

你以為那些美國的孩子真的對所有的東西都感興趣嗎?這些美國的孩子其實比中國的孩子辛苦得多,這些美國孩子硬着頭皮學這學那,其實隻是為了達到報考美國常春藤名校的标準。這些标準把貧窮的家庭排除在外,因為隻有那些有經濟實力的家庭才有可能讓孩子去參加這麼多的課外活動。

所以講到底,美國所謂的素質教育,其本質是更為殘酷的應試教育,而且相對于中國和法國的應試教育,美國的孩子更慘,為什麼呢?因為在中法兩國,參加精英大學的考試标準很清晰,就是分數,隻要你達到某一分數線,就可以上好大學。可是在美國,由于美國常春藤名校都是私立大學,這些大學從來都沒有一個明确的,公平的招生标準,也就是說,即便你做好了一切準備,這些大學也仍然可以不錄取你。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在美國,經常會有一些非常優秀的中國學生,雖然符合要求,也仍然會被常春藤名校給拒絕。

說到這裡,小夥伴們還相信什麼所謂的素質教育嗎?在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什麼所謂的素質教育。我在法國呆了快20年了,我從來沒有在法國聽說過素質教育這個詞,在法國讨論比較多的是如何因材施教,如何根據每個孩子的不同能力來提供一個靈活的教育,我從來沒有聽法國教育部門讨論過素質教育的問題。

既然我們最終要面對的是應試教育,那麼就讓我們來好好了解什麼是真正的應試教育。我相信很多中國人對應試教育有很深的誤解,很多人把應試教育簡單等同于高考,或者簡單等同于語文、數學、物理、化學這些學科的考試。但其實應試教育所涉及到的面要比我們想象的廣得多。作為父母,我們要做的其實是找到和發掘孩子的強項,讓孩子在自己擅長的領域不斷進步并最終在重要的考試中脫穎而出,為将來的發展做好準備。

我給大家舉個例子。我最近在巴黎認識了一個21歲的00後的中國女生,這個女生在巴黎Gobelin動畫學院學習動畫制作。這個藝術學校在動畫制作領域很出名,那這個中國女生是怎麼考上這所名校的呢?這個中國女生其實是個混血,她的爸爸是意大利人,媽媽是中國人,她從小在北京的國際學校法語班讀書,會說漢語、法語和意大利語。她告訴我說她從小到大,由于讀的是國際學校,所以她們國際班上課的内容會比同年齡的中國學校要容易很多,基本上沒有什麼學業的壓力。

但也正因為如此,這個女孩從小就有時間做她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畫畫。她從小到大畫畫都是自學的,也沒人教,就因為喜歡一直畫到現在。來到法國之後,就憑這自己畫畫的專長,通過了Gobelin動畫學院的入學考試,現在在動畫制作專業學習。在我們中國傳統家長的眼裡,這個女孩可能語文啊數學啊這些科目的成績不太好,可能很多家長覺得這樣不靠譜,可你别忘了,這個女孩子會說三門語言,而且還有着過硬的繪畫技能,并且還在一個法國很不錯的大學讀書,相比之下,我記得我21歲的時候,除了漢語,隻認識幾個英語單詞,大學雖然畢業了但啥也不會,和她比起來,當時的我差得實在是太多。

我給大家舉這個例子其實是想告訴大家,千萬不要把應試教育的範圍鎖死在學校教的科目上。數學物理固然很重要,但并不是每個孩子都對數學物理感興趣,所以要讓孩子多接觸,多嘗試不同的事物,看看孩子的強項在什麼地方。不管孩子擅長的是藝術也好,體育也罷,都會面臨很多考試,也都可以獲得很好的發展,不要把應試教育鎖死在學校課程的框架裡。

最近這幾年,疫情,戰争,災難,整個世界充滿了不确定性。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讓孩子能健康快樂的成長,同時又能學有所成,真是一個傷腦筋的問題。将來的社會競争越來越激烈,應試教育隻會越來越鞏固,考試決定人生将是大勢所趨。到底應該怎麼做才算是給孩子提供了一個好的教育呢?

關于這個問題我有3點思考:

第一,我認為孩子的童年一定要快樂,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比什麼都重要。如果家長想要孩子學習什麼才藝,那麼家長自己本身也要有一定相關知識。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研究顯示,0到3歲這段時間是人一生當中最重要的一段時間。一個在0到3歲生活快樂的寶寶,長大之後,承受困難與壓力的能力大大超過同時期沒有受到良好照顧的寶寶。讓一個孩子明白活着是一件快樂的事情,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個小孩子從小就覺得活着很累,那你能指望他快樂嗎?

現在中國很多家長喜歡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特長班,什麼琴棋書畫,電腦編程一大堆,但很搞笑的是,很多家長自己從沒彈過鋼琴,卻非要孩子學鋼琴,有的家長不會畫畫,卻逼着孩子學畫畫,有的家長總是抱怨孩子喜歡玩遊戲,可是自己整天抱着手機,不是刷抖音,就是發微信。如果家長自己都做不到,就不要逼着孩子去學,正所謂己之不欲勿施于人。小孩子的學習能力其實很強,他看你彈鋼琴,他就會彈鋼琴,他看你畫畫,他就會畫畫。家長自己就是小朋友最好的啟蒙老師,根本不需要什麼專業大師來教小孩子。等孩子入門了,再請專業的老師完全可以,最重要的是家長要參與,而不是讓孩子自己去學一些他原本本沒有興趣的東西。将來的社會,競争會越來越激烈,所以要盡可能的找到孩子強項和弱點,以及孩子的興趣所在,讓孩子在自己最擅長的領域發展,增加成功的幾率。

第二,雖然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光有興趣是不夠的。如果發現孩子在某一方面有天賦,或者有興趣,當然要盡可能的去利用,去開發。但與此同時,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不管在什麼行業,做什麼事情,想要成為該領域的頂尖人才,都必須要通過長時間的艱苦努力,才有可能成功,兩天打漁三天曬網是不可能成功的。所以在找到了孩子的興趣之後,還要教會孩子兩件極為重要的事情,一個是學會堅持,另一個就是學會專注。做事情一定要學會堅持和專注,否則很容易半途而廢,最終結果自然是不可能成功。當然,想要做到堅持與專注是很難的,作為父母,隻能盡可能的培養孩子這方面的習慣,但是孩子能做到多少,這就看孩子自己的造化了。正所謂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在這個世界上,沒有誰能随随便便就能成功。

第三,作為一個成年人,我們自然知道,不管孩子多麼感興趣,也不管孩子有多麼專注,将來能夠成功的畢竟是少數,不是每個喜歡籃球的孩子都能進入NBA,也不是每個孩子都能考上清華北大。成功需要很多其他非人力所能及的因素,所以我們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也要教會孩子用積極樂觀的态度面對失敗,用平常心面對成功,好的心态其實也是非常重要,一個人過于急功近利亦或者消極沮喪,都有可能帶來嚴重的後果。比如法國總統馬克龍,當年他考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失敗之後,他并沒有氣餒,在讀了兩年公立大學之後,馬克龍再次參加考試并且成功進入了另外一所精英大學,法國國家行政學院,走上了從政的道路并且最終成為法國最年輕的總統。由此可見,成功不是一帆風順,沒有一個好的心态,是很難在壓力下持續發展的。

今天我讨論了一些關于教育的問題,我主要是想說所謂的素質教育并不存在,而應試教育也比我們的理解要更廣泛。其實在每一個國家都會有一套所謂的精英教育和考試來給自己的國家選拔最優秀人才,中國一千多年的科舉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作為父母,當然希望孩子成功,但需要告訴孩子的是成功時不要過分驕傲,失敗時也不要過分悲傷,一家人在一起,最重要的是健康,和睦,至于能不能成為精英,這并不是生命的追求。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