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科幻般的物理知識

科幻般的物理知識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11 04:08:48

科幻般的物理知識(科學蒼穹中怎樣的)1

在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科研人員對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進行升級改造(4月28日攝)。新華社發

科幻般的物理知識(科學蒼穹中怎樣的)2

2021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參觀者體驗智能機器演員。新華社發

科幻般的物理知識(科學蒼穹中怎樣的)3

第七屆全國青年科普創新實驗暨作品大賽福建賽區複賽、首屆福建省青年科普創新實驗暨作品大賽上,選手在制作風力裝置。新華社發

【探路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三問青年科技人才①】

編者按

在科學研究領域,青年階段是珍貴的“黃金期”。此時,創新的源泉在奔湧,思想的光芒在躍動,對探索未知躊躇滿志。如果說科研領域是一片蒼穹,那麼青年科技人才就是閃耀其中的點點繁星。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強調,要造就規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隊伍,把培育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當主角。

青年科技人才是怎樣一個群體?其成長存在哪些瓶頸,内心又有何種訴求?如何幫助青年科技人才穩健成長、釋放潛能?我們就此再推“三問”,為其更好地“挑大梁、當主角”探索路徑。

【深度調查】

又是一個清冷的深夜。楊超還在書桌前思索一個久攻不破的算法難題。突然,一朵火花點亮了思路,一切豁然開朗起來,長久的孤獨感随之化為極大的滿足感。

今年42歲的楊超已是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授,在大規模并行計算學科領域摘得累累碩果。

今天,很多像楊超一樣的青年在新時代的科學賽道上脫穎而出,為我國科技實現由“并跑”到“領跑”的世紀跨越擔起重任,成為中流砥柱。

這是一個怎樣的群體?他們如何以熾烈的熱情點亮科學的蒼穹?我們一起走近這些冉冉升起的“科學新星”。

1.他們是誰

幾年前,楊超曾帶領團隊負責天河二号超級計算機上HPCG基準測試程序的優化工作。起初,經費缺乏等難題接踵而來,但他還是認準了:技術創新,事關重大,值得做。于是,建起團隊、如期開工。其間,新算法不斷湧現,新突破接踵而來。最終,天河二号超級計算機的HPCG基準測試位居世界第一,性能超過國外公司提供的技術方案。當登臨山巅、回望來路時,他更懂得了抉擇的重要。那一年,楊超35歲。

鋤頭、鏟子、密封袋……這是雲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副教授黃惠川做科研的“标配”。自從跟着導師朱有勇教授在雲南瀾滄縣開啟林下中藥材種植項目以來,他習慣了“漫山遍野找林子,蹲在半坡看土質,坐在老鄉炕頭上講技術”。幾年後,一項利用生物多樣性控制中藥材病蟲害發生率的研究成果成功轉化,并成為标準在實踐中推廣開去。“寫在大地上的論文”讓老百姓富了口袋,在鄉村振興的路上充滿幹勁。那一年,黃惠川34歲。

研究微分幾何,常是“一個人思維的獨舞”。數字、符号、公式,猶如一個個跳躍的音符,組合成時而高昂、時而低沉的曲調。“大部分時間都在伏案演算、苦苦思索,隻有極少的瞬間才可能靈感閃現。”但北京師範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授彥文嬌沉浸其中,讓才智的“蓓蕾”一朵一朵綻放:她與導師唐梓洲合作,攻克了等參情形的丘成桐第一特征值猜想難題,論文發表在國際頂尖幾何雜志上。至今,這仍是該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那一年,彥文嬌28歲。

“25歲至45歲是科技人才成長的黃金期。這一時期知識儲備豐富,創造力處于巅峰,最有可能取得高水平學術成果。”中國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研究員丁明磊說。

細覽我國重大科技創新成就,背後幾乎都有一群青年的身影:“嫦娥團隊”“神舟團隊”平均年齡33歲,“北鬥團隊”平均年齡35歲……2019年國家自然科學獎獲獎成果完成人的平均年齡為44.6歲,最年輕團隊平均年齡隻有35歲。《第四次全國科技工作者狀況調查報告》顯示,我國科技工作者隊伍平均年齡為35.9歲,青年成為科研隊伍的主體。

“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是這個群體的顯著特點。”丁明磊介紹,留學歸國人員已成為我國青年科技人才的重要組成。當前,我國推動各類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平台建設,逐漸成為極具吸引力的全球創新創業沃土,更多國際智力資源将充實到這一隊伍中。

此外,青年科技人才大都具有較強的信息化能力。丁明磊認為:“受新一輪科技革命的影響,科研範式正發生深刻變革。大數據、人工智能為科學發現、技術創新提供了嶄新方向與應用場景。在知識開放共享,研發活動趨于網絡化、生态化的今天,信息化已成為開展科研的必要工具。”

青年科技人才主要發力于哪些領域?記者調研發現,“十三五”期間,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設立了青年科學家項目,涵蓋納米科技、合成生物學、量子調控與量子信息、數字診療裝備等基礎前沿類重點專項;在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中,40歲至45歲約占九成,涉及信息、農業、先進制造業、人口與健康、資源環境等領域。

“在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建設中,青年科學家群體備受關注。一些世界人才中心處于‘追趕階段’時,其主體科技人才年齡都不太大,如:意大利,35歲至45歲;英國,36歲至45歲;德國,41歲至45歲……”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原院長王通訊指出,中青年科學家占一定比例,科技創新的“後勁”才能充足,這是人才強國赓續發展的關鍵。

2.他們何以能

“數學是一個很純粹的學科,如果犯困了,就做做題,立馬精神振奮。”彥文嬌對專業愛得直白,正是這份純粹讓她始終有破冰前行的勇氣。

近兩年,她的新目标是将“陳省身猜想”的結果推廣到任意維數。難度有多大?前人最多把結果計算推廣到四維、六維。可是她不急,更不放棄,因為“冰山”下的秘密實在令人着迷。“有阻塞,就暫時放下,經常翻出來‘咀嚼’,一點一滴進步。”穩紮穩打中,難題漸次破解,她的治學之路又開闊了不少。

“熱愛能讓你克服很多困難。”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陳焱緻力于機構學研究,曾一度坐着“冷闆凳”。“多年前我在新加坡工作,由于機構學是基礎理論研究,項目經費并不多,堅持下來挺難的。”可沒想到,由于在該領域的深入鑽研,數年之後,她便在國際上脫穎而出。

剛回國時,不少人帶着工程項目來找陳焱,可她說:“沒有基礎理論就沒有創新源頭,與其和人雷同,不如繼續深耕、保持特色。”2015年,陳焱以全新的理論模型破解了厚闆折紙難題,成果在《科學》雜志刊發。今天,她時常會把最優秀的學生“勸”到基礎理論學習中來,力争為源頭創新引來更多“活水”。

回想起本源悟源超導6比特量子計算機正式發布的場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郭國平很是激動。4個月,50人,用“7×12”(每周7個工作日,每天工作12個小時)的工作方式,他和同事們完成了操作系統、應用軟件、雲平台的搭建。

為了共同目标,一群來自物理、計算機、微電子、網絡安全等不同學科的人相互協作,如繩子般擰在一起,推動了首個國産超導量子計算機雲平台系統成功上線。最忙的時候,“大家坐在電腦前動也不動,‘見見太陽’都成了奢望”。

漫漫科研路,挫折時常有。如何逆勢而行?河北工業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教授張獻自有心得——“遇到不順很正常,突破後,說不定有意外收獲。”

據已發表的學術論文顯示,中距離無線充電最遠傳輸距離可達2米,他的目标是沖破5米,達到10米。可一段時間後,實驗就遇到了“攔路虎”,似乎已到傳輸距離的極限。他和團隊從電路、磁場、能量、材料等角度做了大量分析對比,卻怎麼也找不出原因。

幾天後,又一次實驗。無線充電系統的發射線圈突然打火,冒出了5厘米高的離子焰。他們趕忙檢查,發現是量程調大了。這個看似失誤的操作,讓張獻發現無線電能傳輸的功率提升了,并且完全加載到了線圈上。解決打火問題後,重新試驗,結果證明,傳輸效果比之前上了兩個台階。懸而未決的難題終于解決了。

“學術真是件令人‘上瘾’的事”“科研就像‘挖礦’,隻要方向正确、方法得當,哪怕周期長點,遲早有結果”……更多心聲彙成一支青春之歌,向着光明飛去。

3.怎樣培養更多的“他們”

第一次跟朱有勇教授去瀾滄縣深山裡做研究,黃惠川發現他帶了一把鋤頭,心裡不免有些好奇,院士還要親自下地?沒想到,一下車,導師就拎起了鋤頭,刨地、蹲下,捧起一抔土聞了聞,如獲至寶地裝進袋子裡背回了實驗室。這一幕令黃惠川印象很深。日後的科研中,他把這個習慣繼承了下來。

張獻曾為一組數據犯過愁:三次相同實驗,三個不同結果。導師楊慶新教授得知後,叫上學生一起在實驗室幹到了淩晨,“第二天他還有很多校務、會議要處理”。導師的指導讓張獻茅塞頓開,改進數據後,一個新的結論得到證實。

“人品和學問同樣重要。人品端正的人,不計較眼前利益,常有更多人願意合作,這是更高層次的‘得’。”彥文嬌在導師唐梓洲教授身上領悟了“得失觀”:不陷方寸,放眼長遠。

導師或科研引路人在學術造詣、師德風範、教育思想等方面對青年人才的成長至關重要。王通訊認為,“導師制”是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模式之一,“可以在學術傳承中促進學生學業及個人的全面發展”。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陳勁認為:“青年畢業後10至20年内如能得到老一輩專家的指導,走向學術研究前沿,其意義将十分深遠。”他舉了兩個例子:一是浙江大學能源工程學院注重老中青結合,鼓勵傳幫帶,加強學科交叉融合、校企結合、中外合作,提升了人才梯隊建設能力;一是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集中優勢、團隊攻關,在做大項目中帶出隊伍,讓青年登上寬廣平台,挑大梁、唱主角。

單位對青年的資助與扶持也十分關鍵。回國之初,陳焱所在學院就給她吃了一顆“定心丸”:沒有現成實驗室,學院就主動協調;個人科研經費暫時無法到位,學院就暫借給她,滿足“立即開工”的需求,“不讓人、财、物成為掣肘的問題”。

多年科研經曆還讓陳焱時常思考:一個優秀的學術群體,應該善于挖掘不同人才的專長,去除論資排輩、急功近利等陋習,逐漸弱化個人的身份标簽,注重激發大部分人的創造熱情。

政策的托舉正在跟上。近幾年,我國設立了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青年人才托舉工程”等專項,在不少項目申請、獎勵評價中也突出了支持青年人才的政策導向。據科技部官網信息顯示,“十四五”首批啟動重點專項2021年指南中,有43個專項設立了青年科學家項目,約占“十四五”首批啟動重點專項的80%,2021年拟支持230多個青年科學家團隊。對此,陳勁認為,應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組建跨學科、跨領域的交叉研究團隊,充分釋放青年的創造熱情,在科學原理發現或多技術聚合發展中有所突破,推動原創理論與技術不斷産生。(記者 李曉 項目團隊:記者 李曉、楊雪丹、靳曉燕、常河、陳建強、晉浩天)

來源:光明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