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手機如今已經成為普遍的社會現象,令很多父母頭疼不已,任何事情有其果必有其因,父母要學習,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孩子手機成瘾的問題。
在孩子玩手機這個問題上,父母與時俱進的思維很重要,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根本不能玩手機,隻要一玩手機就會控制不好時間,影響學習。可見,父母把孩子玩手機當成洪水猛獸一般對待,今天我們用《道德經》這個法寶來鎮鎮這些洪水猛獸如何?
解讀老子的《道德經》裡的“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的含義。
短短一句話,其實蘊含着無盡的妙處。
這句話似乎難以理解,其實這句話也印證了老子一直以來的哲學思想,就是事物的矛盾和對立轉化是永恒不變的規律,算是老子對于人世間一切規律的一種概括。
道,其實就是事物,萬事萬物;反,就是道的運行規律;弱,更有助于道的發揮。
首先“反者道之動”,意思是說矛盾的對立物是向着對立面轉化的,永遠是這麼一個循環往複的過程,就比如你修道,是得向着非凡俗的事情所努力,這樣才能到達你想要的結果,才能真正修得道。
而“弱者道之用”,意思則是道的作用是無形的,但卻不是消極的,道對于一切事物的作用不是那麼強硬的,反而是讓它自然而然地發展,也就是道家所提倡的“無為”。
就如我們生活一樣,要學會謙遜,以“反者”來思考自己的路是否正确,并且把自己放在“弱者”的位置上去行動,去遵循道的方法和規律,這樣才能活得自在灑脫。老子的這句“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主要還是向我們揭示了事物的矛盾和對立轉化是永恒不變的。
第一個妙用:運用“反者道之動”原理提高孩子的自我價值感
銘媽以前是不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手機和微信号,通過學習更加明白,青春期的孩子你越是不想讓他做什麼,他就越做什麼,與其這樣和孩子對抗,破壞親子關系,不如“反者道之用”。
讓孩子注冊了自己的微信帳号,并在他生日那天,同意他和同學們一起過生日Party,并且把新買的手機給孩子用。
孩子回來說後非常開心,從以前沒有手機都是扒眼看着别的同學玩手機,今天是同學們羨慕他有自己的新手機,而且打起遊戲來屏幕感特别好,非常過瘾,在同學們面前好有面子、好酷。
雖然以銘媽之前的教育模式可能會告訴孩子,不要互相攀比,要以學習為主,但是覺得換位思考一下,孩子也是人,是物質世界的人,給孩子用新手機,讓他覺得自己值得擁有,在同學面前也很有"面子",而且提升了孩子的自我價值感,這一點是最重要的。
青春期孩子的自我價值感非常重要,對于今後價值觀和人格的完善都起到關鍵的作用。
第二個妙用:用“弱者道之用”解決孩子玩手機問題
在孩子玩手機的時候如果破壞規則,怎麼辦?前天晚上和孩子說好了,做一套生物題可以玩一會手機再睡覺。答應得挺好,誰知道給他批改時發現是昨天作過的題。說謊騙人,企圖蒙混過關,言而無信,必是貪圖多玩一會手機。
銘媽心裡很生氣,心裡兩個“我”在打架,一個我說:撒謊的孩子就得嚴加管教,或者打他嘴巴,打了以後就不說謊了。
另一個我說,冷靜,冷靜,畢竟是學習過的人,要用方法引導他。于是強壓住怒火,嚴肅地對孩子:這明明是你昨天作過的題,為什麼要說謊?媽媽最喜歡誠實的孩子。
兒子看到媽媽一臉嚴肅,趕快說,媽媽,我錯了,不該撒謊。
銘媽平靜地說,那你說該怎麼辦?
兒子說:今天太晚了,媽媽,要不我就做一半行嗎?明天我一定都做完。
看看表,已經晚上11點了,于是銘媽說:兒子,你敢于承認自己說謊,說明你還是個誠實的孩子,就憑這一點,今天做一半就睡覺吧,但是明天得補全了。
兒子高興地說:OK。
果然,昨天晚上,兒子不用我叮囑,自覺地把生物題都做完了。
試想,如果用正常的方法,不但破壞親子關系,還解決不了問題。運用《道德經》的“反者道之動”,反向其道,變被動為主動,讓孩子主動去玩手機,慢慢他就對手機沒有那麼好奇。
而“弱者道之用”更是需要父母好好地去揣摩并去運用,自然就會發現效果如此的美妙,當父母沒有那麼強勢的時候,能夠看到孩子做到的一面,鼓勵并去引導孩子向更好的方向進步,那麼一定會産生更好的果效。
關系是教育的前提,和青春期孩子最重要的是建立關系,如果沒有良好的親子關系,再多的教育都是徒然。
經過這幾天學習,越來越發現,對青春期孩子的教育不是技法,而是心法。
作為父母必須多學習、多修心、多品多悟,慢慢地把正能量的有價值的價值觀修到我們的信念系統裡,将來更好地引領孩子的成長!
我是@銘媽,專注孩子成長點滴教育好方法的分享,歡迎給我留言或評論。謝謝您,祝福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