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90後失業小夥做保姆

90後失業小夥做保姆

旅遊 更新时间:2024-07-01 05:35:04

每經編輯:程鵬,易啟江

近日,一條“女子逃離大城市去鶴崗全款1.5萬買房”的消息引發網友關注,黑龍江鶴崗又一次因為低房價登上微博熱搜。

90後失業小夥做保姆(女生離開大城市)1

25歲女子在鶴崗1.5萬元買套房

當事人:買的是40年房齡老房

據新黃河援引星視頻此前報道,當事人趙女士表示,今年25歲,職業是畫師,原本在南京租房工作,覺得生活壓力比較大,了解到鶴崗的生活成本較低後,便去了鶴崗買房安家,工作性質是在家辦公,能收快遞和外賣就夠了,沒有房貸也讓生活很輕松。

90後失業小夥做保姆(女生離開大城市)2

90後失業小夥做保姆(女生離開大城市)3

圖片來源:星視頻視頻截圖

她表示,本來準備躺平,卻意外開啟了幸福生活。來到鶴崗後,她全款買了46平的房子,又花了不到5萬元進行了全屋裝修。

最讓她意外的是,隻花1000元就請到了保姆,生活質量有了極大提升。據了解,她的工作完全在線上進行,白天基本用來睡覺。阿姨晚上8點多做一頓飯給她,順便打掃衛生收拾屋子,她自己則開始工作。目前,她十分滿意自己這次移居決定。

90後失業小夥做保姆(女生離開大城市)4

10月20日,紅星新聞記者聯系上了視頻中的當事人趙女士。趙女士說,鶴崗的房價确實很低,這套房子是她2021年購買的,鶴崗當時也沒有什麼限購政策,房子距離市中心隻有4公裡左右,是一套40年房齡的老房子,而且位于總高4層的居民樓頂層,價格自然便宜。

趙女士說,她平時比較宅,工作基本在房間内就能完成,雖然有人會說鶴崗冬天比較冷,但是夏天天氣很涼爽,幾乎不需要空調,每到冬季,從10月15日就開始集中供暖,她這套房子隻需要1300元的取暖費,完全可以适應環境。“另外,這裡天空很藍,空氣也很好。”她說。

“我個人比較社恐,所以平時倒并不需要太多的社交,換到一座新城市也影響不大。”趙女士說,她的職業是畫師,多是晚上畫畫白天睡覺,一般月收入都會過萬,工作性質比較适合鶴崗這種城市。

對于未來,趙女士并未做太多打算。“在哪裡其實都一樣。”

據紅星新聞,在鶴崗做了十多年房産中介的楊先生似乎有點兒後知後覺。“我沒注意到這條消息,1.5萬元的房屋單價算低的,但是我也不吃驚,我去年也賣出去過一套1.5萬元的房子。”

房屋中介表示,房價低無非是因為人口流出而房子存量又很大。而城市專家則表示,或許有偶然性,但這對鶴崗轉型升級是一次機會。

90後失業小夥做保姆(女生離開大城市)5

↑二手房網站上發布的鶴崗低價二手房信息

遷居者不少

有人7萬元買下頂層開直播公司

類似趙女士這樣的故事這些年一次次在鶴崗上演。隻是似乎每一次鶴崗因為房價出現在大衆眼前時,成交的房價都在刷新着更低的價格。

但對于很多真正有心在鶴崗生活下去的人而言,這樣的故事其實并不會引起多少波瀾,他們早已不會吃驚于幾萬元就能買套房。

據紅星新聞,李莎(化名)今年27歲,2020年末在鶴崗買了一套總價7萬元的房子,80多平米,兩室一廳,位于頂樓,家具家電全配,她買這套房子是用來開網絡直播公司的。

“我之前在長沙上班,也是做互聯網直播相關的工作,但是那邊是給别人打工,而且租房占去了收入的很大一塊。”李莎說,她用前幾年的積蓄在鶴崗買下了一套房,沒有租房或者還貸的壓力,而且賺的也不是本地的錢,“我是在網上賺錢,所以生活在哪兒都一樣,隻是鶴崗的成本更低。”

李莎有一個名為“鶴崗交流定居”的QQ群,她和群裡的很多人都是好友。“我發現真正能做到長期定居鶴崗的,大多數都是90後,他們幾乎都是在網上賺錢,比如直播、繪畫等等。”她說,自己就是靠經營一家小的網絡直播公司賺錢,每天會支付給主播300元到500元報酬,用人價格比一二線城市要便宜。自己是晚上工作,白天睡覺,鶴崗這座城市到了冬天外邊很冷,天黑得也早,但是屋子裡很暖和,特别适合窩着,她很喜歡這裡。

90後失業小夥做保姆(女生離開大城市)6

↑房産中介楊先生替客戶辦理鶴崗二手房過戶手續

鶴崗:一個人口減少的“收縮城市”

10年人口下降15.81%

近兩年,鶴崗因為“白菜房價”走紅網絡。

鶴崗市别稱“煤城”,是中國東北的一座邊陲小城,位于黑龍江省東北部,北隔黑龍江與俄羅斯相望。鶴崗全市總面積14684平方千米。

90後失業小夥做保姆(女生離開大城市)7

黑龍江省鶴崗市城市景觀。新華社記者 謝劍飛攝

綜合第一财經、澎湃新聞此前報道,作為典型的資源枯竭型城市,鶴崗因煤而生、因煤而興,同樣也因煤而困。2011年,鶴崗市被國家确定為第三批25座資源枯竭型城市之一。

經濟方面,根據鶴崗市10月20日發布的2021年鶴崗統計公報顯示,全市實現國内生産總值(GDP)354.2億元,較上年增長7%。值得一提的是,鶴崗市GDP在2017年前的4年中有3年負增長。2021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2%。主要行業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增長20.3%,非金屬礦采選業增長7.1%,電力、熱力生産和供應業下降5.1%,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21.3%。

90後失業小夥做保姆(女生離開大城市)8

工業産品産量方面,規模以上工業主要産品産量情況如下:

90後失業小夥做保姆(女生離開大城市)9

人口方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20年鶴崗全市人口為891271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058665人相比,減少167394人,下降15.81%,年平均增長率為-1.71%。其中,60歲及以上人口216800人,占24.32%,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146649人,占16.45%。與2010年相比,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9.75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6.24個百分點。

鶴崗2021年全市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042元,比上年增長6.2%。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63元,比上年增長9.4%。城鎮非私營單位從業人員平均工資為65985元。

不同于河南安徽等地的地級市可以吸引轄下的縣域鄉鎮人口,作為一個地級市,鶴崗下轄6區兩縣,城鎮化率已經高達82.63%,繼續提升的潛力較小。同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鶴崗城鎮人口減少74457人,鄉村人口減少92937人,城鎮人口比重上升6.04個百分點。可見鶴崗不僅鄉村人口大幅減少,城鎮人口也在大幅下降。

在資源枯竭、産業收縮後,人口也持續外流,加之原有的住房存量大,鶴崗房價因此而變得便宜。鶴崗的“白菜價”比比皆是。根據安居客網站的信息,鶴崗有大量總價10萬元以下的房子,比如,河濱南小區一套62平方米的小兩房,售價僅為5.5萬元。鹿林山路北街一套55平方米帶裝修的房子也僅為6.5萬元。

事實上,早在2019年,鶴崗就因房子賣出“白菜價”一夜成名。略顯意外的是,“走紅”之後,又不斷有人從全國各地出發,到鶴崗買房定居。社交網絡上,房價,幾乎已經成為鶴崗的“流量密碼”。

不過,這沒能帶動鶴崗房價真正回溫。數據顯示,鶴崗2019年商品房銷售額同比下降66.5%。疫情到來,不少此前的買房者虧本賣掉鶴崗房子的新聞,時有傳出。産業衰落經濟低迷、土地财政難以為繼,直接影響到城市的可支配财力。

“城市人口絕對額下降發生在資源枯竭型城市”,中國區域科學協會副會長肖金成曾在2002年就對全國118個資源型城市做過數據分析,其中60多個資源枯竭型城市“确實存在着人口外流的現象”。

人口流失之後,城市内部就會出現大量的閑置地、空地,以及很多低效用地。2013年就開始研究“收縮城市”的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長聘副教授龍瀛及團隊對資源枯竭型城市鶴崗進行跟蹤研究發現,短短五年時間,鶴崗城市内部的空地面積已經翻倍。

資源型城市正是我國東北地區人口減少城市的主流。根據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張車偉的研究,東北地區的人口從2010年以來就開始減少,比全國提前了15年左右。城市類型也比較鮮明,主要是資源型城市、老工業基地城市和邊境城市。

90後失業小夥做保姆(女生離開大城市)10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吳林靜 攝

‘鶴崗化’是近些年城市問題研究的一個熱詞,作為資源型城市,如何轉型升級是很多城市管理者和專家都在思考的問題。據紅星新聞,暨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胡剛表示,從整體上來看,年輕人到鶴崗買房對這座城市而言是一個好現象,也或許是一次城市轉型發展的機遇。

胡剛說,據觀察了解,這些年輕人大多數不是來“躺平”的,而是做互聯網相關工作,如果這樣的年輕人聚集起來,在鶴崗形成一個産業,就會形成良性循環,吸引更多的人到這裡發展。

胡剛舉例說,像廣東的大源村,就因為直播帶貨的興起而形成了相關的産業,人員也聚集起來。“除了這些年輕人自己主動來到這裡發展,當地政府也應該在政策上做出一些鼓勵措施,讓這些年輕人真的能夠在鶴崗安心生活工作,而不是成為一種僅僅維持幾年的短暫現象。”

在2022年鶴崗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中,專門提到,“打造省級直播電商共享基地,啟動跨境電商産業園建設,力争年交易額突破5億元,推進金融服務、現代物流、數據分析、信息服務等新興産業發展,不斷增強新興業态對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貢獻度。”

90後失業小夥做保姆(女生離開大城市)11

編輯|程鵬 易啟江

校對|王月龍

封面圖片來源:截圖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每經app(記者:楊歡 劉豔美 吳林靜 程曉玲)、紅星新聞、新黃河、鶴崗統計局、鶴崗政府網站

每日經濟新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