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29屆中國楊淩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開幕,陝西省科學技術協會“科技賦能現代農業”專題展亮相農高會,不僅讓參觀群衆領略了新奇的農業技術,也品嘗到了優質的農産品。
寶雞農科院、西北農大泾陽蔬菜示範站、黃龍縣核桃技術協會、平利縣神草園茶業公司……陝西省科學技術協會展館内各類展品“曬”出了中國農業“硬實力”,同時也展示了農業科技新技術、新成果,突出科協系統在科技賦能現代農業工作中的實績和亮點。
科技賦能 “唱”出農業“好聲音”
農業作為關乎戰略全局的基礎性産業,高質量發展是必由之路,科技賦能是最佳選擇。
陝西省科學技術協會自成立以來,将無數科技工作者彙聚于此,成為推動科技事業發展的重要力量。長久以來,陝西省科學技術協會,持續動員廣大科技工作者,以農民科學素質提升為主線,以助力現代農業發展為己任,深入實施科技賦能鄉村振興工程,積極構建科技支撐引領鄉村全面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新機制新模式。
在本屆農高會上全省科協系統的優秀代表帶來了涵蓋種植業、養殖業、農業生物技術、綠色食品、中藥材、果業、智能農用機械等領域的多種增收緻富新技術,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走出一條特色農業助力鄉村振興之路。
陝西五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專家工作站指導公司完成全國第一家年産1000噸短鍊脂肪酸、後生元酵素本草飲料自動化生産線,研發團隊已經完成了9個複方産品、52單方産品的相關實驗研究。2022年公司入選陝西省“科學家 工程師”隊伍,有力促進了當地農業産業轉型升級,推動了特色農業規模化發展,提高了農産品的市場價值;楊淩棚掌櫃信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主打的産品“棚掌櫃”智慧化大棚管控系統,幫助農戶智慧化管理大棚,綜合收益可提高20%左右,已在13個省市地區落地,直接增效5000餘萬元;米脂縣農業生态扶貧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圍繞米脂縣小米産業延長産業鍊,開發出小米酒、小米咖啡、小米啤酒、小米擀面皮、小米醋等一大批貼近生活和具有時代特色的農特産品,累計帶動農戶500多戶,解決就業農民2000多人,實現農産品銷售額達820多萬元,農民增收700多萬元。
這隻是科技賦能現代農業後的一個縮影,全省科協系統和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投身現代農業發展,開辟了農村穩定就業、傳承文化、文明鄉風的新業态。
多措并舉 擘畫農業新藍圖
中國實現現代化的關鍵是實現“三農”現代化,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是農業科技的進步與創新。
近年來,陝西省科協大力整合科普資源,精準施策,積極助力科技賦能現代農業。各級科協組織依托科技下鄉、項目牽引、産業升級、入園就業、入股分紅等方式,通過科技培訓、技術推廣、專家咨詢、産業示範、特色科普教育等手段“下沉式”科技惠農助農服務,創新開展科普惠農項目,培育農業科技人才,孵化農業特色産業,助力農民增收緻富。
在加快農業科技創新供給服務方面,組織專家調研和座談活動20餘次,解決企業技術難題120餘項,支持8個縣市工業園區産業轉型升級,着力促進地方主導産業健康發展;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方面,組織科技工作者下基層、走企業、訪群衆,征集遴選優秀農業科技項目,推動項目成果與需求有效對接、落地轉化;除此之外,陝西省科協舉辦“智惠三秦”高端學術交流活動,在全國科普日、三下鄉、科技之春、科技教育鄉村行等活動中,着力關注農民群體,多途徑服務“三農”,全年組織科普講座710餘場、技術培訓1180餘期,為基層配送科普挂圖2.5萬套15萬張。
接下來,全省科協系統将會持續加大農業技術推廣和提升農民科學素質力度,依托院士專家工作站、科技小院等,在基層開展多種多樣的科技賦能活動,延長農業産業鍊,提升農業附加值,加速農業科技成果落地轉化,拓寬農民增收新渠道,讓科技賦能鄉村振興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不斷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王睿)
來源: 光明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