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史上,有這樣一部電影自1988年問世以來,在全球斬獲了10項大獎。
33年過去了,它仍以9.2的高分穩居豆瓣TOP250,與《海上鋼琴師》《西西裡的美麗傳說》并稱為“時空三部曲”。
它就是意大利國寶級導演朱塞佩·托納多雷執導的《天堂電影院》。
深愛它的影迷,浪漫地稱其為“一封寫給電影的情書”。
影片中的故事,圍繞二戰時期西西裡島上的一座電影院展開。
講述了男孩托托在夢想與現實的碰撞中成長,又在愛情的挫折裡成熟。
他人生中充滿了遺憾,但這些遺憾,最終都以“愛”的樣子回到了他身邊。
這是一個含情脈脈的故事,它似乎在安慰我們說:
如果事與願違,那一定是另有安排。
誰的生活裡,沒有“事與願違”
二戰時期,意大利南部的小鎮上,人們過着貧窮又乏味的生活。
小鎮上唯一的電影院——天堂電影院,就成了大家最向往的地方。
其中,有個叫托托的小男孩,更是對電影院到了癡迷的程度。
他癡迷的不是電影,而是那間充滿魔法的放映室。
他總是湊在放映員阿爾弗雷多身邊,還總想趁他不注意偷偷摸一下機器。
出于安全的考量,阿爾弗雷多雖然知道托托的小心願,但也一直嚴禁他踏入放映室一步。
他告訴托托,人生就是這樣,從來沒有人事事如意,總有事與願違的時候。
生而為人,誰不是生活在理想與現實的夾縫中。
你想幹的事,總有阻礙;你想見的人,總沒有來;你想要的生活,總與你擦肩而過。
既然不如意是生活的常态,我們能做的就是用一顆樂觀的心接納一切。
就像托托,他沒有輕易放棄夢想,仍在等待屬于他的機會。
不久後,這個機會出現在小學畢業考試的考場上。
阿爾弗雷多為了擺脫文盲的身份,就得和小學生一起參加畢業考試。
為了通過考試,他不得不和托托達成協議,他教托托放電影,托托幫他考試。
托托終于走進了夢寐以求的放映室,這裡的一切都讓他欣喜若狂。
之後的幾個月,托托不僅學會了放電影,還和阿爾弗雷多建立了父子般深厚的感情。
他們一起播放《亂世佳人》,一起玩味觀衆們如癡如醉的表情;
他們一起去教會做禮拜,一起戲弄刻闆無趣的老神捕;
每天電影散場後,他們會在廣場上散散步,說說話。
托托真希望自己永遠過着這樣的日子,有電影可放,有阿爾弗雷多陪在身邊。
然而,所有的美好随着一次火災,戛然而止。
一次放映過程中,膠片起火燒毀了整座電影院,阿爾弗雷多身受重傷,還燒壞了眼睛。
此後的大部分時間,隻有托托一人在放映室忙碌。
一想到阿爾弗雷多再也不能看電影,他傷心極了。
作家路遙曾說:“生活總是這樣,不能叫人處處滿意。”
你剛剛踏上一條康莊大道,命運就給你設下一道道路障,讓你在颠簸中驚慌失措。
你總算過上心滿意足的生活,又發現生活裡永遠充滿變數,讓人捉摸不透。
當你在風雨裡奔跑久了,終會明白:
得償所願是僥幸,事與願違才是生活的常态。
如果事與願違,那一定是另有安排
時光倏忽而逝,一晃眼的功夫,托托已經是讀高中的大男孩了,也有了心儀的姑娘。
他愛上了一個叫艾蓮娜的女孩,每天晚上都去女孩窗下等,希望女孩能接受他。
很多年後,托托仍清醒地記得,那是1954年。
那年,他站在窗下等了整整8個月,從春天一直等到新年的鐘聲敲響。
當新春的禮花在空中綻放,托托終于迎來了他的女神。
熱戀的日子裡,托托和艾蓮娜一起上學、約會,一起放電影,幸福地仿佛置身天堂。
可是有一天,艾蓮娜的父親忽然出現在他們面前,陰郁的眼神裡滿是責備。
果然不久後,艾蓮娜就被父母接走,臨走前隻留給托托一封信,連面都沒見。
托托悲憤不已,煩躁不堪,他睡不好吃不下,每天垂頭喪氣。
阿爾弗雷多寬慰他說:“既然選擇了去愛,就要忍受愛情的煎熬。”
生活中,我們不也常常受苦于各種“愛而不得”嗎?
有的人沉淪其中一蹶不振,但也有的人在煎熬中成熟了心性,堅強了内心。
托托屬于後者,他努力克制情緒,讓自己平靜下來。
他漸漸恢複了理智,終于想通了——既然一切不可挽回,就活在當下,做好自己。
幾個月後,艾蓮娜回來找過托托一次,倆人舊情複燃,并約定保持書信往來。
再後來,艾蓮娜去巴勒莫讀大學,托托去羅馬服兵役。
可就在某一天,托托忽然再也聯系不上艾蓮娜。
她搬了家,換了電話,整個人像蒸發了一樣。
這次情傷,并沒有讓托托消沉太久,反而提醒了他該去謀劃自己的人生。
托托開始思索自己生活的意義和未來在哪裡。
他一直記得阿爾弗雷多的那句話:“日複一日地呆在這裡,你會以為這裡就是世界的中心。”
最終,托托離開了天堂電影院,帶着他的電影夢,一個人走向了遠方。
泰戈爾曾說:“你今天受的苦,吃的虧,擔的責,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後都會變成光,照亮你的路。”
無論我們遇到誰,給我們帶來的是歡樂還是痛苦,都是渡我們成長的人;
無論我們經曆什麼事,成功還是失敗,都是幫我們成長的契機。
一個人所經曆的一切,都有它的意義。
如果事與願違,請相信那一定是另有安排。
在“事與願違”裡,與生活和解
托托離家前,曾和阿爾弗雷多在海邊告别。
阿爾弗雷多對他說:“每個人都在追求心裡的那顆星,你還年輕,世界是屬于你的。”
當時的托托一定想不到,這是他與阿爾弗雷多的最後一面,他更想不到這句話對他人生的影響會有多大。
直到30年後,托托從小鎮青年變身為大導演薩爾瓦托雷,他才明白如果不是阿爾弗雷多,他很可能隻是一個夢想破碎的失敗者。
如今的托托跻身社會名流,住在大城市的豪宅裡,生活在五光十色的光環下。
可這些年來,他很難像小時候那麼快樂,也從未遇見一個值得他愛的人。
漂泊與孤獨,讓托托始終無法與生活和解。
一天早上,五十多歲的他忽然接到了母親的電話——阿爾弗雷多死了。
托托立馬動身飛回小鎮,踏上故鄉的那一刻,他發現這裡的一切都變了。
天堂電影院沒有了,這裡即将被政府改建成停車場;
人們的熱情沒有了,再也沒人為一場電影徹夜排隊了。
阿爾弗雷多沒有了,再也沒有人推着自己走向夢想了。
行走在送葬隊伍裡的托托,感覺自己失去了一切。
這天晚上,他一個人走進廢棄的天堂電影院,在滿是蛛網和灰塵的放映室來回踱步。
童年的歡樂與少年的熱烈,在他腦海裡一幀幀閃回。
往日的美好,正在回憶裡一點點複原,給了他面對悲傷的力量。
阿爾弗雷多臨終前,給托托留下了一盤粗糙的電影膠片。
膠片裡,是阿爾弗雷多拼接起來了數百個關于“愛”的鏡頭——有戀人接吻的;有夫妻相擁的,有親人重逢的。
他們眼裡閃着火一樣的熱烈,每個笑容都洋溢着真實的愛。
電影最後,托托凝視着屏幕,不知哪來的一束光,剛好落在他微笑的臉上。
這一刻,他理解了阿爾弗雷多,明白了這個世界上永遠充滿了“愛”,他應該與生活握手言和。
當阿爾弗雷多的膠片播完時,電影《天堂電影院》也落下了帷幕。
羅翔曾說:“我們太有限了,隻能做覺得對的事情,然後接受它的事與願違。”
既然無論我們怎麼努力,人生仍是充滿遺憾,那就悅納一切,學會與生活和解。
當你不再糾結于生命裡的遺憾,你的生活會豁然開朗,心中一片朗朗乾坤。
大約半年前,《天堂電影院》重新上映,在大銀幕上與觀衆上演了一出“久别重逢”。
當時,導演朱塞佩·托納多雷給中國影迷的信中,寫了這樣一句話:“人生很難,還好有電影陪伴。”
這句話,讓人聯想起電影裡的那句經典台詞:“人生與電影不同,人生辛苦多了。”
誠然如此,人生辛苦多了。
因為人生充滿了“愛而不得”,到處是“事與願違”。
但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對人生仍有深深的眷戀?
因為他們懂得,命運裡的所有安排,都有它的意義。
願我們無論際遇如何,都能探尋到生命的意義,永遠堅持夢想,永遠心懷熱愛。
與君共勉。
作者 | 瑾山月,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圖片 | 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