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一個有意思的規律,韓國的演藝界可能跟韓國的當權者有仇,韓國的影視作品,不管是動作、恐怖、劇情、犯罪、災難片......這些電影有好多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竭盡所能的黑當權者——黑政府、黑警察、黑媒體、黑檢察官......總結起來就是政客、财閥、媒體同流合污,權利、金錢、輿論沆瀣一氣,魚肉百姓。
前幾天看了一部韓國的大尺度限制級電影《看見惡魔》,感覺意猶未盡,很想再找到類似的作品,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主演李秉憲,越發的對這個男人有了莫大的興趣。
如果說馬東錫是韓國最後一個男人,那麼李秉憲就是第二個,感覺他不像是我們潛意識所認為的——韓國小鮮肉,而是一個顔值與演技并存的實力派演員,和經常在韓國偶像劇裡面看到的小鮮肉歐巴們有着莫大的區别。
看到他在《看見惡魔》裡的出色表現之後,我專門搜了一下這個男人的其他作品,發現他還主演了另外一部大尺度的電影——《局内人》,好多人可能會發出疑問,覺得局内人尺度也不算大,隻是選的題材比較敏感。經過深入地研究我發現,可能這些網友看的不是原版,而是看的2個小時的删減版本,導剪版其實一共有3個小時。
說起《局内人》這部電影,就不得不感歎韓國人真的是什麼都敢拍,這個局内人到底指的是什麼“局”内的人呢?其實在電影中已經诠釋得非常清楚,根據電影的劇情,一方面指的是“特殊飯局”之内的人,另外一層意思則是新聞界的大佬布局之内的人。
從電影《局内人》選擇的題材再到《辯護人》中給觀衆展現的那樣激進的民主化運動,從側面也反映出了韓國這個國家從古至今都與政治不可分離,國家尚且如此,電影則是亦然,《那時候那些人》更是這些韓國政治電影中的典範。
這部電影大膽地呈現了著名的10.26事件,那麼什麼是10.26事件呢?在1979年的10月26号,當時的韓國總統樸正熙在飯局遭遇刺殺,刺客正是他自己的親信,時任韓國中央情報局(KCIA)局長的金載圭。
這次事件也成為了韓國曆史的轉折點,樸正熙所領導的“第四共和國”至此結束。
在這一年的十二月,蓄謀已久的全鬥煥發動了軍事政變,開始了“第五共和國”時代,繼續樸正熙時代的威權政治,甚至猶有過之。
10.26事件便由此而來,等于是在韓國突發的“肯尼迪刺殺案”。
通過以上電影,可見韓國電影的選材是何其大膽,今天就重點說一下《局内人》這部電影。
主角最開始還是李江熙的手下,由于李江熙對自己有知遇之恩,所以他作為一個打手也是死心塌地,專門替李江熙幹一些見不得人的髒活。
所以當主角拿到政界候選人與未來汽車之間官商勾結的證據之後,還很得意地去先給李江熙,然而令他沒有想到的是,操縱這一切的正是媒體界的大佬李江熙。
于是李江熙就安排手下撩了主角的黑磚,喊殘忍地鋸掉了他的右手,被廢掉的主角隻能在李江熙的監視之下,過着苟延殘喘的生活,靠在廁所收小費為生。
然而主角一開始就是街頭的混混,骨子裡有股狠勁,被廢掉的右手絲毫沒有影響他複仇的決心,于是他在暗地裡聯絡曾經的小弟,期間還和一個年年輕氣盛,滿身正義的檢察官搭上了線,一起搜集着李江熙在政界、商界、新聞界、檢察官所犯下的罪證,期間為了拿到證據,甚至不惜讓自己的女人犧牲色相。
隻可惜好不容易打入敵人的内部,機緣巧合之下,錄像的手表進水了,沒能獲得足夠的證據,使這一切功虧一篑。
後來由于小弟的背叛,自己心愛的女人也死于非命。
最後不得已之下,主角與年輕檢察官心思缜密的商議之後,決定演一出戲,由年輕檢察官拿着好不容易獲得的犯罪錄音,交給李在熙,成功獲取了李在熙的信任,打入了敵人的内部,進入了飯局,成為了局内人。
在飯局上,年輕檢察官通過提前制作好的隐秘攝像頭,拍攝出了這些人醜惡的嘴臉和犯罪證據,最後将這些證據公之于衆,成功的扳倒了這個利益集團。
其實整部劇的劇情乍一看很好理解,但是直到看到最後大反派——新聞界的大佬李江熙,在監獄中悠然自得地打着電話,這個時候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所有人(包括自己的敵人)都隻是他的棋子而已,隻有他自己才是局内人。
整個劇情總結起來就是:在新聞界大佬李江熙的布局下,首先通過官商勾結、權錢交易、權色交易形成利益集團,意圖赢得大選,再通過媒體新聞界控制輿論,然後搞黑金政治、貪污賄選、買兇殺人,最後由于不滿現在所在利益集團的各懷鬼胎,決定重新洗牌,就找了曾經一手提拔起來的大手當替死鬼,沖鋒陷陣,也就有了主角(李秉憲飾演)開局就被活生生的劇掉右手的血腥畫面。
奈何被當做棋子的主角,最後都不知道自己始終隻是一枚棋子,看似聯合年輕熱血的檢察官,扳倒了以李江熙為首的利益集團,其實隻不過是李江熙借他的手鏟除異己罷了。
由于影片拍攝的過于誇張了,才讓這部劇成了大尺度限制級電影,其中最令人感到不适的就是局内人吃飯的鏡頭,有時候不得不佩服編劇和導演的想象力,都說藝術源自于生活,電影來源于現實,現實中恐怕都沒有的場景,硬是被這些鬼才編劇和導演通過鏡頭展現出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