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簡介
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為第三顆,也是太陽系中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距離太陽1.5億公裡。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同時圍繞太陽公轉。現有40億~46億歲, 它有一個天然衛星--月球,二者組成一個天體系統--地月系統。46億年以前起源于原始太陽星雲。
地球赤道半徑6378.137千米,極半徑6356.752千米,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赤道周長大約為40076千米,呈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的橢圓球體。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公裡,其中71%為海洋,29%為陸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藍色。
地球内部有地核、地幔、地殼結構,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氣圈以及磁場。地球是目前宇宙中人類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天體,是包括人類在内上百萬種生物的家園。
地球小知識
地球質量: M =5.965×10^24kg
赤道半徑 = 6378.140 公裡
極半徑 = 6356.755 公裡
平均半徑 = 6371.004 公裡
赤道周長 = 40075.13 公裡
經度1°長度 = 111.413cosφ-0.094cos3φ 公裡
标準大氣壓P0 = 760 毫米汞柱
大氣中的聲速(0度) V = 331.36 米/秒
大氣中的聲速(常溫) V = 340米/秒
地球表面磁場強度 ~ 5×10-5 忒斯拉
北磁極:76°N, 101°W;
南磁極:66°S, 140°E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φ = 45°) : g = 9.8061 米/秒2
地球表面積 = 5.11×10^8平方公裡
陸地面積 = 1.49×10^8平方公裡 (占總表面積的29.2%)
海洋面積 = 3.62×10^8平方公裡 (占總表面積的70.8%)
地球體積 = 1.0832×10^12 立方公裡
地球平均密度 = 5.518 克·厘米-3:
地球年齡 ~ 46 億年
地球表面脫離速度 = 11.2 公裡/秒
光行差常數(J2000) k = 20.49552"
黃赤交角(J2000) ε = 23°26'21".448
黃徑總歲差(J2000) P = 5029".0966 (每世紀)
歲差周期 = 25800 年
平均軌道速度 = 29.79 公裡/秒
地球數據
年齡:46億歲。
公轉周期:約365天。
回歸年長度: 366.2422 天。
公轉軌道:呈橢圓形。7月初為遠日點,1月初為近日點。
自轉周期:恒星日為23小時56分04秒。太陽日為24小時。
自轉方向:自西向東。
黃赤交角:黃道面與赤道面的交角為 23°26'
極半徑:是從地心到北極或南極的距離,大約3950英裡(6356.8 公裡)(兩極的差極小,可以忽略)。
赤道半徑:是從地心到赤道的距離,大約3963英裡(6378.1 公裡)。
平均半徑:大約3959英裡96371公裡)0。這個數字是地心到地球表面所有各點距離的平均值。
體積:10832億立方千米。
質量:5.9742×10^21 噸。
平均密度:5.515 g/cm^3
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
海洋面積:3.617453億平方千米。
大氣主要成份:氮(78%)、氧(21%)和二氧化碳等其他物質(1%)。
地殼主要成份:氧(47%)、矽(28%)和鋁(8%)。
表面大氣壓:1013.250毫帕,或760毫米高汞柱。
表面重力加速度:g=9.8m/s^2。
地球節日
國際濕地日:2月2日世界水日:3月22日。1993年聯合國大會設立。世界氣象日:3月23日。地球日:4月22日。世界無煙日:6月5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幹旱日:6月17日。《蒙特利爾議定書》紀念日:9月16日。世界動物日:10月4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12月29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