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夏侯惇(?-220年),字元讓,沛國谯(今安徽亳州)人,曹魏開國元勳,漢朝開國功臣之一夏侯嬰的後代。
少年時以勇氣聞名于鄉裡。曹操起兵,夏侯惇是其最早的将領之一。多次為曹操鎮守後方,曾率軍民阻斷太壽河水,築陂塘灌溉農田,使百姓受益,功勳卓著。曆任折沖校尉、濟陰太守、建武将軍,官至大将軍,封高安鄉侯,死後谥為忠侯。
夏侯惇一生雖多在軍旅,但仍不忘治學。他常親自迎師,虛心求教。他為人儉樸,所得賞賜全部分給将士。一生不置産業,至死家無餘财。
跟随曹操
西漢太仆夏侯嬰之後,夏侯淵族兄。勇猛善戰,曹操舉兵讨伐黃巾軍時,便已跟随,擔任裨将。
公元190年(初平元年),讨董卓聯軍組成後,曹操行使奮武将軍,更以夏侯惇為司馬,跟随曹操到揚州募兵。曹操建立勢力後,派夏侯惇屯白馬,不久又升折沖校尉,領東郡太守。
人物性格
夏侯惇好學、專師,雖身在軍旅,但也會親自迎接老師來講學。且為人剛烈,14歲時有人羞辱其師,他便将那人殺死。為人極重外表,每每照鏡看到自己盲了眼都會十分憤恨,将鏡子推往地上,更不喜歡被人叫自己“盲夏侯”。雖然他位高權重,但生性儉樸,一生淡泊,有多餘家财便會分及部下。
夏侯惇忠心于曹操,當時各将領都受與魏的官号,隻有夏侯惇仍受前将軍的漢官官職,便上書希望曹操封他魏官,表明他是忠于魏。但曹操卻認為夏侯惇與他同為漢官,大家是友臣,夏侯惇怎能屈就魏的官号,夏侯惇便受任,可見他深得曹操重用、信任,在當時無人能及。
”父精母血不可棄”夏侯惇食眼
193年,曹操征陶謙,留夏侯惇守濮陽。可是張邈叛迎呂布,夏侯惇出走鄄城,不過在途中中計,被僞降的呂軍劫持,夏侯惇的部将韓浩聲稱按照國法将不考慮人質的安全,做出了要出兵攻擊劫持人質者的姿态。劫持人質者害怕,于是放棄人質投降。曹操聽說這件事後,将攻擊劫質者不用顧忌人質定為法令,于是以後就沒再發生劫持人質事件。與荀彧、程昱力保三城,反攻呂布時卻被流矢射傷左目,敗北而回,從此被人稱為“盲夏侯”。又受命出兵幫助被呂布将領高順攻擊的劉備,但敗北而回。 後又複領陳留、濟陰太守、任建武将軍、封高安鄉侯。202年,受命進攻在新野的劉備,雙方于博望對峙,劉備火燒自營退卻,夏侯惇不聽李典所勸,與于禁追擊劉備,留李典守後。最後,夏侯惇被劉軍伏兵所敗,幸而李典來救,劉備才撤退。
夏侯惇的眼睛是被曹性射傷的,卻說夏侯惇引軍前進,正與高順軍相遇,便挺槍出馬搦戰。高順迎敵。兩馬相交,戰有四五十合,高順抵敵不住,敗下陣來。惇縱馬追趕,順繞陣而走。惇不舍,亦繞陣追之。陣上曹性看見,暗地拈弓搭箭,觑得真切,一箭射去,正中夏侯惇左目。夏侯惇左眼被射中,痛得大叫一聲,用手急急拔箭,卻連着眼珠拔了出來,他大喊一聲:“父精母血,不可棄也!”于是把插着箭的眼睛塞進嘴巴,吃了回去。 然後挺槍縱馬,直取曹性的性命,用一眼換一命,算是報了一箭之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