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标志性雕塑《祖國母親》,該國政府曾多次宣布打算拆掉盾牌上的“蘇聯國徽”标志
文 | 颍川客
俄烏戰争已經進展三個月,這三個月以來烏克蘭局勢發生了很大變化。
我家牆上挂着一張世界地圖,我就盯着看,想從地形地貌上看出個究竟來。
因為這是一張三維的凸凹地圖,所以我就又把手指頭放在上面觸摸。不像西歐、南歐摸上去疙疙瘩瘩(多山嘛),東歐摸上去是平平的(這裡主要是平原)。
從地圖上看,烏克蘭處于歐洲與俄羅斯的十字路口,用專業政治術語說,烏克蘭正處在歐盟/北約與俄羅斯地緣政治的交叉點上。
所以,看地圖看得久了,我逐漸理解了烏克蘭“宿命難逃”的原因。
1
烏克蘭,無遮無攔
我是使用由遠到近、逐漸聚焦的方法,來了解烏克蘭地理的。
下圖中呈連續的帶狀分布的就是歐亞大草原,已标綠色。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草原,西起歐洲的多瑙河下遊,經波蘭、烏克蘭、俄羅斯、外蒙古,一直東延到中國。我們中國北方廣大的内蒙古草原就是歐亞大草原東南部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地圖上看到,烏克蘭,正處在遼闊廣大的歐亞大草原的西部。
歐亞大草原
往下聚焦,烏克蘭處于世界第二大平原——東歐平原上,在東歐平原的西部。不僅烏克蘭,還有俄羅斯、白俄羅斯、立陶宛等國也都在東歐平原上。
所以你看,烏克蘭與俄羅斯在地形上多麼富有連貫性,可謂一馬平川。
東歐平原
俄羅斯的母親河——伏爾加河,流經東歐平原;俄羅斯歐洲部分的第三大河流——頓河,也流經東歐平原,而頓河的部分支流就在烏克蘭境内;
作為歐洲第四大河的第聶伯河,也流經東歐平原。這條大河全長約2200公裡,源頭在俄羅斯,出俄羅斯之後,經白俄羅斯,最終流入烏克蘭,注入黑海,在烏克蘭境内長約1200公裡,占一半以上。
可以說,是第聶伯河沖刷出了烏克蘭平原。
第聶伯河是烏克蘭的母親河。
第聶伯河對烏克蘭的重要性再怎麼強調也不為過:
它不僅從地形地貌上塑造了烏克蘭,還是烏克蘭境内價值最高的河,包括首都基輔在内的烏克蘭很多重要城市就建在第聶伯河岸邊,烏克蘭人民吃水、工業用水也主要依賴第聶伯河。
另外,烏克蘭之所以能成為“歐洲糧倉”也有賴于第聶伯河,第聶伯河造就了肥力甚高的黑土地,使烏克蘭擁有全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
烏克蘭的農田有多肥沃,對照下我國的“北大倉”東北平原就大概知道了。
烏克蘭平原可以劃分為高地和低地。地勢走向整體是:西高東低、北高南低。需注意,高地可不是高原,而是平原,隻是海拔相對高一點兒,非常平坦。
喀爾巴阡山就烏克蘭西部邊境,山勢走向:西北-東南。它全長近1500公裡,呈半環形橫卧大地,正好作為烏克蘭的屏障——這也是烏克蘭唯一的陸地屏障。
喀爾巴阡山西部是德涅斯特河,再往東是沃倫-波多爾高地;在以第聶伯河為界,西邊是第聶伯河沿岸高地,東邊是第聶伯河沿岸低地;南部的黑海沿岸也是低地平原。
烏克蘭有多大?大約60萬平方公裡,相當于歐洲的德國 英國面積之和。
平原占烏克蘭國土面積的多少呢?
多達95%,包括低地平原75%,高地平原25%。而山地,隻占5%。
烏克蘭平原的平均高度為海拔175米,而平原地帶的最低點——黑海和亞速海沿岸,海拔隻有2米。
可以說是無遮無攔,一覽無餘,一望無際啊!
如此無遮無攔的平坦地形,堪稱四戰之地,無險可守。
我們可以對比下美國的死敵伊朗的地形:伊朗本身就是個高原國家,海拔在900-1500米之間,并且國境四周大多有高大山脈阻擋,可謂易守難攻,就是伊朗首都德黑蘭,也處在具有天險優勢的高原之内。
伊朗處于群山環抱之内,在戰略上易守難攻
做個類比,可能更好理解:在戰略地形上,烏克蘭和伊朗,就好似我國的河南省和山西省,一個西部有山,其它地方一馬平川,一個表裡山河,重重阻隔。
我國的史書《後漢書》曾這麼形容我的家鄉颍川(今河南省許昌周邊):“穎川,四戰之地也,天下有變,常為兵沖。”而這話對烏克蘭也非常适用:
“烏克蘭,四戰之地,天下有變,常為兵沖。”
對于烏克蘭這種地形平坦、缺少天險的國家,非常适合大規模機械化武裝力量的進攻。
正是因此,本次俄軍能夠快速從各個方向,兵分多路突入烏克蘭腹地;也正是因此,普京絕對無法容忍烏克蘭加入北約,一任北約陳兵烏克蘭。
俄羅斯地面部隊已從多個方向突入烏克蘭
如果非要說烏克蘭有什麼天險的話,那大概就是烏克蘭的母親河——第聶伯河了。
第聶伯河貫穿烏克蘭南北,把烏克蘭分為烏東和烏西,這條河的徑流量非常之大,河道非常之寬,最大寬度足有5公裡,跟湖泊簡直一個樣,所以,第聶伯河堪稱烏克蘭的最大的天然防線。
下面這是一張第聶伯河會戰圖。二戰時期,1943年,蘇聯與納粹德國雙方共投入近400萬部隊,在第聶伯河沿岸約1400公裡戰線,展開為時4個月的激烈戰鬥,最終蘇聯取得勝利。這是二戰期間最大的一次軍事行動。(那時候俄羅斯和烏克蘭共同浴血奮戰,抗擊納粹。)
對這次的俄烏雙方來說,第聶伯河同樣重要。
俄軍要渡河,攻入烏西地區;烏軍要防止俄軍渡河,要守住連接第聶伯河東西岸的橋梁。
2
克裡米亞,黑海鑰匙
俄羅斯與烏克蘭關系的一個死結,就在克裡米亞半島。
克裡米亞有多重要?
它就像一個菱形的錐子直插入黑海,也像一個伸展開的巨型章魚霸氣十足地趴俯在黑海裡。誰控制了克裡米亞,誰就控制了整個黑海。
看下面地圖:從克裡米亞半島啟航,到達黑海沿岸任何地點的距離和時間都差不多。
并且,從地形地貌來看:克裡米亞半島大部分都是平原(北部和中部),隻有東邊與之相連的刻赤半島是低丘陵,以及克裡米亞半島南端是克裡米亞山脈。
也就是說,從地形上,滿足從克裡米亞半島大部分海岸啟航的天然條件。作戰需快,故而擁有了克裡米亞,艦船就有了想走就走的能力。
俄羅斯在克裡米亞的海軍基地、黑海艦隊司令部在位于這座半島的西南端——塞瓦斯托波爾,因為這裡是優良海港。如今有鐵路可直通俄羅斯首都莫斯科。
塞瓦斯托波爾的中文意思是“至尊的城市”,據說這個名字與俄羅斯帝國女皇葉卡捷琳娜有關——她對俄羅斯的功績之一就是,在1783年将克裡米亞半島拿下,納入俄羅斯帝國版圖。
克裡米亞半島對俄羅斯太重要了。
作為國土面積世界第一的俄羅斯,一直缺少出海口,而擁有了克裡米亞半島,俄羅斯就能把黑海制海權握在手中。通過黑海西邊的土耳其海峽,能把航母開進愛琴海,開進地中海,再從直布羅陀海峽開進大西洋。
克裡米亞對俄羅斯來說是“黑海鑰匙”,是不能失去的,而對北約來說,克裡米亞是北約東擴、壓縮俄羅斯戰略空間的最前沿。
好似兩頭生猛精壯的公牛牴架,克裡米亞是牛角碰撞、擦出火花的關鍵地方。
塞瓦斯托波爾灣,俄黑海艦隊司令部所在地
俄羅斯黑海艦隊的軍艦
3
頓巴斯,親俄地區
本次俄烏戰争的直接起因是,普京在當地時間2月21日宣布承認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為“獨立國家”。
普京不惜與北約為敵也要承認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獨立,這兩個地方對俄羅斯到底多重要呢?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合稱“頓巴斯地區”。從地圖上看,頓巴斯地區位于烏克蘭東部,接壤俄羅斯,南邊就是亞速海,再往南就是克裡米亞半島和黑海了。戰略位置可以說非常重要。
首先,如果控制了頓巴斯地區,俄羅斯出海将更便捷,對黑海的戰略部署将更有強有力,也能對遏制烏克蘭倒向北約起到大作用。
其次,與克裡米亞半島類似,頓巴斯地區與俄羅斯接壤,人口主要是俄羅斯族,講俄語,在政治傾向、文化傳統上也都親俄,這就有助于對烏克蘭國内親西方的政治力量施壓,俄羅斯也将獲得更大的戰略生存空間。
另外,頓巴斯對俄羅斯也有着很重要的經濟意義。頓巴斯是重工業中心。
過去幾百年來,頓巴斯一直是農業地區,直到斯大林時期,頓巴斯實現了工業化。所以說,頓巴斯能夠為俄羅斯提供重要的工業原材料和産品,尤其是太空和國防工業。
頓巴斯獨立,對俄羅斯有利;而失去頓巴斯,對烏克蘭是巨大的打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