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過服裝店試買衣服的人都知道:服裝店鏡子裡亭亭玉立,楚楚動人的那個“你”,并不是家中鏡子裡的“你”。至少,不是真實的你。沒有别的原因,隻是服裝店裡,試穿新裝的鏡子擺放的角度或者鏡子的美化度可能高出許多。
關于這一點,“詩豪”劉禹錫可是老早就有所悟。
貶谪到朗州(今湖南常德)做閑差的劉禹錫,早上起來去到集市上體察民情。順便也帶着夫人交代的任務:找個磨鏡子的匠人,把家裡面如蒙厚漆一樣的鏡子打磨一番。要知道,當時都是金屬銅磨制的鏡子,由于氧化的原因,隔段時間是要打磨光亮才可,并非如今的玻璃鏡子。
劉禹錫剛來到售賣鏡子攤位前,滿臉堆笑的店主就忙不叠地,唾沫四濺的招呼道:“您可是為家中娘子買鏡子呀?我這個鏡子的銅産自九華山中,天生帶着仙氣兒和富貴,隻要我的鏡子擺放在家裡面,保證您阖家富貴,平安吉祥。”
劉禹錫心中好笑,不就是一面鏡子嗎?這麼神神道道的。邊想邊看攤主的鏡子,不解地問:“看你說的天花亂墜,怎麼你這麼多鏡子都是影影綽綽,沒有一面是清清楚楚的呀?”
攤主先是一愣,後又不屑地笑道:“莫非您就是那位較真兒的劉司馬吧?怪不得您被貶谪到我們這窮鄉僻壤的地方呀。”
“這話怎麼講?”劉禹錫已經面帶不悅。
攤主依然面帶笑容說:“這世間之人,有誰願意承認自己難看的?若是鏡子裡看見自己相貌有瑕疵,人們往往會埋怨鏡子,這樣的鏡子誰會歡迎?倒是些朦朦胧胧,人影模糊的鏡子,自然看不出有何瑕疵,人可盡情想象自己的美貌,豈不妙哉?我是賣鏡子的,賣出去鏡子才是我的目的。”
一番不大不小,不高不低的“宏論”,使得我的摯愛怔怔的無言以對。
昏鏡非美金,漠然喪其晶。陋容多自欺,謂若他鏡明。
瑕疵自不見,妍态随意生。一日四五照,自言美傾城。
飾帶以紋繡,裝匣以瓊瑛。秦宮豈不重,非适乃為輕。
顯然,這首平鋪直叙的《昏鏡詞》就是對當時情況的描述。關鍵的是,“詩豪”由此及彼想到了文過飾非的“秦宮”朝廷,難道不也是在用模糊不清的鏡子在看自己嗎?諸位王公大臣得過且過,更加不喜歡照出心中那個“小”的他們。
與其這樣,那我劉禹錫凡事認死理,凡事非要是非曲直,凡事非要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不是很愚蠢嗎?!
“詩豪”畢竟是詩豪,哪管你三七二十三,我就是要堅持真理不動搖。強令攤主把自己家的鏡子打磨光亮,之後憤憤不平又寫出了《磨鏡篇》:
流塵翳明鏡,歲久看如漆。門前負局生,為我一磨拂。
萍開綠池滿,暈盡金波溢。白日照空心,圓光走幽室。
山神妖氣沮,野魅真形出。卻思未磨時,瓦礫來唐突。
這就是昂揚鬥志,這就是飽滿熱情,這就是豪邁氣概,這就是蓬勃生命,這就是我的摯愛劉禹錫。
在他内心深處,除了正義,其它的就是鳥糞、鳥屎、鳥毛。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
這首“詩豪”詩作中,給我畫面感最強的《望洞庭》,寫于從朗州被召回京城,因為玄都觀裡面的桃花詩被再次貶谪去連州路過洞庭湖時的路上。如此叙述,很拗口吧!
但真正較勁、執拗的還是“詩豪”。看到了吧,他還念念未忘鏡子的事情呢!
(原創不易,感謝閱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