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去年剛上幼兒園,花了半個學期才适應,結果放個暑假,‘噩夢’又開始了……”
“神獸終于上學去了,這突如其來的幸福感是怎麼回事???”
“沒了小惡魔,家裡的牆和地闆,估計都在笑”
不過對于孩子來說:“媽媽,I need your help.……”
家長:寶貝,我相信你可以的。
——網友
編輯 | MOMO
圖|Beatrice Blue
欣喜着、害怕着、煎熬着,終于要開學了……
像我這樣的中年婦女等待開學的滋味,猶如思春的少女等待愛情一樣,時而狂喜,時而焦慮。
喜的是不必每天圍着孩子轉,有時間約三五閨蜜吃喝團走起。
慮的是當孩子一把鼻涕一把淚抱住大腿死活不肯進學校,每天送上學都演變成一場家庭戰争,幼兒園老師向你報告孩子每天在教室哭兩小時……
面對這種無法好好說再見的孩子,老母親的頭也要秃掉一半。
無法好好說再見,心理學上将其叫做“分離焦慮”。分離焦慮意味着孩子形成了依戀能力,隻有很依戀一個人,分開時才會焦慮。
3~4歲的孩子首次上幼兒園,出現焦慮情緒非常正常,大部分孩子也都能在1~4周後逐步明白胳膊終究擰不過大腿,放棄抵抗接受命運的安排。但是也有部分孩子,執着于我命由我不由天。在分離時情緒強度過高,持續時間太長,且影響到了在學校的正常行為表現。
2021年,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和惠氏進行了一項針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及成都五大城市2063名幼兒園小班幼童和家長的調查,結果顯示:88%的孩子經曆了“入園不适應症”,主要表現為入園時哭鬧、經常生病和胃口變差。
有過入園經曆的家長都說:進幼兒園是一件比斷奶還難的事兒,真的一定一定要重視!孩子第一次和父母分離,精神和身體都會經曆過渡。有些孩子就會表現出愛哭、愛鬧,怎麼哄都哄不好。
開學在即,墨媽就親身經曆跟大家分享如何應對小班幼兒“分離焦慮症”。
分離,是人一生的課題
要讓孩子清楚明白,媽媽雖與你分開,但媽媽一定會準時出現!
依稀記得墨墨第一天上幼兒園的場景,我和墨爸齊上陣,各種哄騙拐,一直抱到學校大門口,然後跟老師進行交接儀式,墨墨死死抓着墨爸的衣服,哭得鼻涕嘩啦撕心裂肺,原本覺得有點搞笑的場景,在我轉頭看見墨爸眼眶濕潤後,也有點莫名的想哭!
回到家,我跟其他家長一樣,捧着手機盯着班級群,眼巴巴盼望着老師發照片視頻,後來幹脆付費買了視頻監控,不看不知道,一看你才發現自己有多焦慮,整整一天,墨墨幾乎都在哭,眼巴巴的望着門口,他希望媽媽、爸爸、爺爺、奶奶任何一個他認識的人出現,然後抱他回家。
下午去接他,小朋友排好隊出來,排在第一的墨墨,看到我立馬破防嚎啕大哭。于是,我開始各種安撫工作,試着跟他“講道理”:
“媽媽:第一天上幼兒園,是不是很害怕?
墨墨:是的。
媽媽:你怕什麼呢?
墨墨:我害怕老師打我,害怕其他小便宜欺負我、害怕媽媽不要我……
媽媽:墨墨,你來看,我拿出班級監控視頻跟他講:
“墨墨,媽媽雖然沒有陪你,但是媽媽一直在視頻裡看着你。
你看,你是不是坐在這個小位置上的?中午是不是躺在這個小床上睡覺的?你喝水的杯子是不是放在這裡的?
墨墨:對,是的。
媽媽:所以呀,如果墨墨害怕,就擡頭看看頭頂那個圓圓的東西;如果有小朋友欺負你,你一定要告訴老師,老師會代替媽媽保護你的……
墨墨:好的,謝謝媽媽超人!
這個時候,他的情緒明顯高漲。然後,他就開始跟我聊學校發生的事情,哪個小朋友哭了,哪個小朋友不睡覺,哪個老師給他們盛飯,吃了什麼喝了什麼,玩了什麼玩具……還有,看了《小豬佩奇》。”
就這樣,反複兩三天,墨墨獲得了幼兒園“适應乖寶寶”的獎狀。老師和園長都一度驚訝,因為就墨墨之前上親子課的表現,不哭個十天半個月,不正常。可三天時間讓一個極度依戀和分離焦慮的孩子,乖乖的背着書包上學去,為什麼?
——我們都在找原因。
對孩子來說,入園最大的挑戰,不是要自己吃飯穿衣服,不是要認識新朋友新老師,而是與最親愛的人分離。
美國著名兒童心理專家斯坦利·格林斯潘的研究發現:
3歲左右的孩子,幾乎每隔15分鐘就會找一次親密看護人。
這是包括人類在内的所有哺乳動物的本能:和媽媽分離達到一定時間和空間的邊界後,就需要重新回到媽媽身邊,汲取安全感,補充能量。
我們當然不能因此就不送孩子去上幼兒園。不過,充分理解了分離帶給孩子的挑戰,我們就有辦法為孩子提供更有效的支持和幫助。
很多時候,我們不要總認為以為孩子小,他就沒有分離的意識,沒有焦慮。
把分離當作一件有規律的事,雖然媽媽不在,但是媽媽會準時回來,通過我們的實際行動,強化“爸爸媽媽很愛你,不會不要你的”,補足孩子的安全感。特别重要的一點是,告訴寶寶你回來的時間,并且遵守諾言,建立這種信任。
寶寶出現分離焦慮,我們該怎麼做?
四“忌”一“勇敢”緩解入園焦慮
分離焦慮通常最早在孩子8-10個月左右開始出現,12-24個月是分離焦慮的高峰階段;在不同的年齡段孩子的分離焦慮會有不同的表現:8-14個月時,不願讓媽媽離開自己的視線,當媽媽上廁所時孩子可能會在門外大哭、拍門,上班時抱大腿不讓走;上幼兒園在與爸媽分離時哭鬧、不安等。
其實,對于孩子來說,入園不僅僅是年齡上要滿足要求,還需要他們的社交能力、遇到困難的調控能力、一定生活自理能力等都準備好。站在孩子的角度,入園是一個挑戰,而這個挑戰的第一關就是要适應與父母的分開。
因此,作為父母我們究竟應該如何應對“分離焦慮”?
切記悄悄溜走
當離開孩子時,不管你多傷心或者多擔憂,都要保持微笑,從容開心地跟寶寶揮手告别,否則孩子會受你情緒的感染。更不要偷偷溜走,最好留給寶寶一些關于你的東西也許能安撫寶寶-——比如你的圍巾,或者他喜愛的玩具。
切忌随意請假
不要因為孩子的哭鬧而不忍心送到幼兒園,這樣孩子永遠也适應不了幼兒園的生活。
切忌百依百順
想要孩子迅速适應幼兒園的生活,就要學會“狠心”,愛孩子,柔軟而不失原則。
切記不停追問
不要問孩子“幼兒園吃得好不好呀?”“老師喜不喜歡你啊?”“小朋友欺負你了嗎?”等問題,給自己和孩子徒增焦慮。要讓孩子自己主動講,或者你從側面引導,讓他願意分享一天所見所聞。
切記不要遲到
剛上幼兒園的孩子要及時去接,否則孩子看到别的小朋友都被家長接走了,隻剩下自己,孩子就會感到更加的孤單,恐懼和失望,必然會增加第二天再送幼兒園的難度。 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讓他知道老師的愛和媽媽的愛無縫銜接。
勇敢對孩子放手
盡量安撫孩子,不責怪孩子,離開時和孩子道别,并溫柔而堅定地告訴他,你會準時接他回家,然後堅定地離開,通過讓孩子體驗分别後再開心地見面,他們會學到人生重要的一課。請相信幼兒園,老師和你一樣渴望孩子更好地成長。隻有家長先做好了心理準備,恰當對待孩子入園後的不适應,信任老師能照顧好孩子,不盲目焦慮也不過分擔心和不舍,才能盡快解決分離焦慮的問題。
馬伊琍曾在博客上分享過女兒愛馬上幼兒園的情景:我的心腸“比較硬”,愛馬第一天上幼兒園就哭鬧,我卻頭都不回就走掉,躲進車裡才開始哭。同班的孩子上一兩個小時就跑回家,我堅持把孩子丢幼兒園一整天。
馬伊琍解釋說:“這樣孩子會明白媽媽的底線,哭是沒用的。如果你跑回去抱一抱她,那些眼淚就都白掉了。”
敏感的孩子,更會敏銳的捕捉到父母的緊張,然後進一步地放大自己的恐懼情緒。
家長的焦慮最終會導緻親子難以分離的惡性循環。
父母應該要明白一點,幼兒園是孩子邁向獨立的踏闆,更是孩子獨自闖蕩的第一個“江湖” 。他遲早要知道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能容忍他的無理取鬧,都能給他無私的愛,不是所有的人都唯他的馬首是瞻,不吝惜地給他掌聲和誇獎。
他需要知道不是所有的果盤都等着他第一個挑,知道友情需要用心交換,不是從天而降。所以,媽媽應該适當地對自己喊停,扭轉對“老師像媽媽”的期望,讓孩子生活在更加真實的世界中。
一個好的老師,或許能夠影響孩子三年五年,但家長的影響力卻是一輩子的!
孩子不是老師的,家長永遠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永遠的榜樣。
一個好的爸爸媽媽,抵得過200個好的老師!
孩子入園,分離焦慮你準備好了嗎?
關于養育孩子的幹貨,這裡都有;
關于經營家庭的苦甜,我們都懂。
長按下圖識别二維碼關注,
我們的故事,就開始了……
作者:MOMO媽,一個内心浪漫,外表馬虎的80後女漢紙,偶爾寫點育兒感悟,研究0-18歲家庭教育新知識,期待與你一起聊聊孩子那點事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