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親已經年過七旬了,卻還是滿頭青絲,細細密密的。精神也出奇的好,幹活熱情完全不減當年,做什麼事還總是很有信心,太多的年青迹象是現在好多年青人都比不上的。
其他的都很好理解,因為勤勞習慣了已經改不了了,停下來就會心慌慌,總保持着人類的優良傳統,活到老幹到老,生命在于運動的動态感使身體也保持倍棒的年青态。但是,她的頭發為什麼也沒有老的狀态呢,難道頭發也會跟着身體呈年青态?
其實說到白發就會想到兩個概念:年老和操勞,但這兩者她老人家都占有,所以我就不明白究竟是什麼因素讓其不改色。我來說說我母親的一些生活方式和生活日常,看是否能找到相關點。
年青時的她由于家境不好,一直猶如牛一樣的不停幹活,也如馬一樣的馬不停蹄不分晝夜。
婚後她的勤勞與操勞不減當年,因為要保證幾個小孩的生活和讀書。
後來我們長大了都不問父母要錢了,但她依然不停勞作。
到現在老了老了卻怎麼也改不了勤勞的習慣了。
現在母親的一些日常生活和習慣是這樣的:
一般的作息時間:淩晨4,5點就起床,有時還會更早,給畜牲們準備食物或準備自己趕集賣的農産品;中午從不休息;晚上睡覺就相對早,一般不超過十點。
飲食方面:不挑食,擺上桌的都是美味,多有多吃,少有少吃。在農村的吃飯時間一般都是晚三餐,把幹活放在首位。
性格:無話不談,無話不說,逢人便談,見人就說,心中根本就沒有秘密。喜歡唠叨,有時斤斤計較,但從不主動與人敵。
生活習慣:勤儉節約到極緻,總撿我們的衣服穿,幾十年中可能都沒為自己買過幾件衣服,就算是最差的那種;從沒為自己解過嘴饞,哪怕肚子再餓;一張紙要分成兩半用;對于飲食和生活方面常挂着一句口頭禅就是少吃那些帶農藥的東西,少用那些化學性的東西,吃了用了對身體不好;臉上從沒有擦過什麼,但她的臉卻沒有同齡老人常見的老年斑;
愛好:掙錢存錢;走親串戚,喜好你來我往
膽量:敢走夜路,敢走南闖北,不怕自己認不了幾個字,不怕自己找不着北
其他:對看電視也感興趣。對年青人玩的東西也喜歡參與看看聽聽。身體比一般年青人都好,别人都說冷得不得了她卻總說還好啊,穿着也較薄少。走路快而急。有點點信佛和信迷信,不誇張的那種。
母親的背影,前陣爬山随拍的
看着現在有的人三十出頭頭上就黑白相間,很操勞的人四十多就已經滿頭白發。同我的母親相比差别太大,我就弄不清楚已年老且還如此辛苦勞作的母親的青絲是來自哪些因素。
如果能知道讓我們的其他人特别是年青人借鑒一下該多好。畢竟頭發是我們身體的一些象征,如果能有黑發誰願意他是白的呢,白發會很直觀地體現人生的太多辛苦辛酸和無奈,白發蒼蒼與黑發少年肯定是兩種不同的心境。
不知是否有人分析得出究竟是什麼原因,也已許要幾個領域的專家才搞得清楚,期待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