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說:
“這世上若無女性,便會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和十分之七的美。”
兩百年前,曾有這樣一位女性,為這個世界增添過幾分色彩。
她早年喪父,無所依靠,便靠着自己娴熟的女紅刺繡,賺錢養家。
她自幼聰慧,雖沒有上過學,卻也能自學識字,談論古今。
魯迅說她雖無西施容貌,卻是中國最美的女人。
她就是《浮生六記》中沈複的妻子芸娘。
今天,我們一起打開這本書,跟随沈複的回憶,認識一下這位奇女子。
待人寬厚惹人喜愛
很多年後,沈複仍記得十三歲随母親回娘家那日,芸娘靜坐窗下,低頭刺繡的樣子。
隻是一眼,便記在心間,并告訴母親:
“若為兒擇婦,非芸娘不娶。”
芸娘是沈複舅舅家的女兒,如此親上加親的好事,也是家門造化。
沈母當即答應下來,取下手中的戒指,戴在芸娘手上,定下了這門親事。
剛剛成婚之時,芸娘雖不愛說話,但對誰都是笑臉相迎。
每天早早起床,操持家務,全家上下都對她贊不絕口。
她為人慷慨,從不吝啬。
一次,沈複的弟弟娶媳婦,發現聘禮中缺少珠花首飾,衆人很是着急。
芸娘轉身回到屋裡,把自己結婚時的珠花聘禮拿出來救急。
身邊仆人為她感到惋惜,她卻不以為意,也不計較這些小事。
對外人亦是恭敬有禮,不擺架子。
夫婦二人遷居倉米巷時,暑熱難耐,便到鄉下一對老夫婦家中,租賃房屋,暫住避暑。
老夫婦常常摘一些自家種的瓜果蔬菜給他們嘗鮮。
芸娘體諒他們種地不容易,想要用錢來買,但被他們拒絕了。
她便做了幾雙新鞋送給老人家,當作答謝。
正是她這種與誰都交好的性格,才讓很多人都喜歡她。
女人的人品決定了她的外在氣質。
待人寬厚的女人總是很有魅力的,這種魅力是從内心深處散發出來的。
她們往往更懂得生活的真谛,活得坦然,也更能赢得别人對她的尊重。
芸娘便是如此,她把自己活成了一束光,溫暖别人的時候,也照亮了自己。
勇敢追尋自己的幸福
詩人李白說:
“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人生短暫,按照自己的意願去生活,才不算辜負好時光。
在那個“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社會裡,芸娘卻不甘心平凡一世。
她自幼聰明穎慧,“學語時,口授《琵琶行》,即能成誦”。
居家刺繡閑暇時,憑借自己背誦過的文章,一字一句對照着學習認字。
最後也逐漸吟誦詩詞,并留下了“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的詩句。
沈複在舅舅家初次見到芸娘的時候,就是被她的才思所吸引。
婚後,芸娘也沒有停止讀書,晚間得空,便會拿起書本,津津有味地讀起來,不知疲倦。
天氣炎熱的時候,她便停下刺繡,陪着丈夫讀書,談論古今詩詞,生活充滿情趣。
受丈夫的影響,她也喜歡出去遊玩。
一次沈複的長輩去世,要前去吳江吊孝,路過太湖,芸娘聽聞太湖景色非常好,自己從沒有看過。
沈複說:
“我去也感到孤單,隻是怎麼跟家裡說帶你去呢,這種吊唁是不能帶女眷的。”
芸有了主意說:
“你先坐船走,我就說回娘家去,我去找你,在萬年橋下見面。”
終于達成心願,他們坐在太湖的船上,一邊欣賞着太湖的風景,一邊飲酒玩遊戲,很是惬意。
芸娘不禁感歎,有多少女人一輩子難以出門見到這美景。
但她是勇敢的,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過自己想要的日子。
在那個缺少自由的年代裡,聰慧有主見的她,活成了許多女子羨慕的樣子。
好的生活從來不是等來的,都需要靠自己去争取。
現實不可能盡如人意,但我們可以盡己所能讓自己過得舒服。
巧用心思改善生活
巴甫洛夫說:
“在世界上我們隻活一次,所以應該愛惜光陰。
必須過真實的生活,過有價值的生活。”
沈複夫婦後來因為被公婆誤會,逐出家族後,便借住在朋友的蕭爽樓裡。
這個時期,生活雖然沒有了之前的富足,但一餐一飲也都透着安穩美好。
他們空閑的時候會和友人約着去郊外賞花。
芸娘會細心地雇下一位賣馄饨的攤子,帶到賞花處為大家制作吃食。
同時她還自帶了一個砂罐,等客人吃飽之後,她用鐵叉串在罐柄上,去掉爐子上的鍋,把罐子懸在竈上,加上柴火,開始為朋友煮茶。
衆人坐在柳蔭之下,一邊賞景,一邊品茶,非常舒适,紛紛稱贊芸娘心思巧妙,安排得當。
她和丈夫的居所雖然簡樸,但芸娘也願意花些心思去裝飾。
他們居住的蕭爽樓房間裡有些暗淡,她便想着用白紙糊窗來增加亮度。
夏天,樓下去掉窗戶後,沒有遮攔,看起來有些空洞。
她便是用幾根竹子,橫豎交叉綁定。
然後把舊竹簾搭在竹子上,留出半截垂到地面上。
最後用黑色的布條,把竹簾和竹子綁在一起。
既實用又美觀,而且還不費錢。
夏天的荷花剛剛綻放的時候,她會用小紗布包裹一撮茶葉,放在荷花的中心。
第二天早上取出來,再煮泉水沖泡,茶裡便有淡淡的荷花香。
熱愛生活的人,一定能發現生活的可愛之處。
心中充滿情趣的芸娘,也把清貧的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一日三餐裡充滿儀式感,即使是環境惡劣,也覺得苦裡有甜。
樂觀豁達從不抱怨
俗話說:
“出家人情,非錢不行。”
窮困的好像從來沒有離開過芸娘的生活。
幼年時候,父親早逝,母親金氏帶着她和弟弟生活,家徒四壁,日子過得很是清苦。
芸娘便靠自己精湛的女紅刺繡手藝,自力更生,掙錢養家。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成長,她也從沒埋怨命運的不公,而是擔起家庭的重擔。
後來,嫁給沈複之後,生活也不都是詩情畫意,更多的是為了柴米油鹽發愁。
在失去公婆庇護後,沈複又沒有穩定的工作來供養家庭。
芸娘便和丈夫商量着開一個書畫的鋪子來維持生計。
但沈複經營不善,生意慘淡,每日入不敷出,日子依然窮困潦倒。
冬天孩子沒有避寒的衣物,芸娘生病沒錢醫治。
即使到了這種境遇,芸娘也不曾抱怨,而是盡心盡力的為他謀劃。
身在病中,還會安慰丈夫,一起振作起來。
在自己病情稍有好轉的時候,她聽聞朋友在尋找幫忙修《心經》的人,給出的工錢也高。
便撐着病體,接下這份工作,用十天的時間完成繡圖。
夫妻之間有風雨同擔的義氣,才有攜手一生的勇氣。
《歲月神偷》中唱到的那樣:
“人生是一場有去無回的旅程,好的壞的都是風景。”
若無法改變現狀,便接受吧。
接受現在的自己,接受此刻的生活,抱怨是浪費力氣且沒用的事情。
芸娘在被生活磨砺之後,内心無比堅強,總是在盡最大的努力去解決眼前的困境。
她知道尋找解決方法遠比自我憐憫更重要。
▽
嘉慶八年三月三十日,芸娘久病不愈,最終香消玉殒,一代佳人,就此長逝。
有人說:
“女人,可以生得不漂亮,但一定要活得漂亮。”
縱觀芸娘一生,半世都是坎坷的。
幼年孤苦,嫁給沈複之後,也是戰戰兢兢。
但她一直是勇敢的,與命運抗争,不曾妥協,一直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人活一世,其實活得就是一種心态。
如果命運是世界上最爛的編劇,你就要争取做你人生最好的演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