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羅貫中重點描繪的“智絕”是諸葛亮;在小說中,他料事如神,還能呼風喚雨,幾乎沒有他做不到的事情。當然,真實的諸葛亮并不是這樣的神人,他隻是一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能臣。今天,我們要重點提到諸葛亮高尚的品德,這比他的能力還要重要。
諸葛家族是在三國時期興盛起來的,當時,戰亂不斷,百姓流離失所。諸葛家族不願看到百姓的現狀,紛紛選擇出山相助人,以求天下早日太平,百姓安居樂業。諸葛家族的人當官,身上都有這樣的烙印:謹慎、清廉、忠貞、敬業。這其中,諸葛亮就是諸葛家族中傑出的代表。
曹操、孫權、劉備三人中,劉備的勢力最小,根基最不穩,可是,諸葛亮硬是将其扶上帝位,讓他有了與另外兩人平起平坐的實力。後來,劉備白帝城托孤,讓諸葛亮盡心輔佐後主劉禅。諸葛亮沒有任何怨言,仍能“攝一國之政,事凡庸之君,卻事君以禮,謀國以忠”。
劉禅資質平平,沒辦法獨當一面、勝任這個位置。諸葛亮沒有取而代之的想法,能做的就是盡心輔佐。諸葛亮對幼主很是謙卑,且一直保持着諸葛家族的優良品德,“上不生疑心,下不興流言”,上下一心,不生掣肘,才可全力對外”,正是他的努力,蜀國才能生存四十二年之久。
諸葛亮的兄長諸葛瑾也是能臣的代表,在東吳,諸葛瑾官至東吳大将軍、豫州牧。諸葛瑾心胸寬廣,其他東吳臣子經常猜疑他,畢竟,他的弟弟在蜀國任職。諸葛瑾沒有多想,他知道兄弟各為其主,必然不能共同謀略,所以,他始終保持着對孫權的忠貞。孫權也十分信任他,常常對其委任以重任。
公元234年,諸葛亮在五丈原病危。臨終前,他給後主劉禅上了一封奏折,寫明了自己的情況,以換取陛下的諒解。奏折的内容是這樣的:“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于臣在外任,無别調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長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餘帛,外有赢财,以負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諸葛亮此舉有“明哲保身”的先見,他不願意陛下為他的後人去着想,也不想自己的後人再入朝為官,于是,寫了這封試圖讓陛下安心的奏折。他過世後,人們清查他的财産,果然跟自述的内容一樣。諸葛亮沒有想到,他竟然被後人評為了“官員财産公示第一人”。他光明磊落,所以才敢公布自己的财産而不顧世人的眼光。也此次,諸葛亮首開了古代“公務員”财産申報、公示之先河。
諸葛亮對自己要求很嚴,對身邊的人要求也很嚴。
史書記載:“宰相之妾無副服”,這裡說的是諸葛亮的小妾沒有第二套衣服可以換穿。諸葛亮身為宰相,娶一房小妾是很正常的事,可是,小妾的處境卻如此尴尬,确實連尋常人家都不如。一個官拜宰相的“高級公務員”的收入,甚至,不如一個民間普通“小康”者。
諸葛亮有句名言:“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甯靜無以緻遠......”這是他的座右銘,也是他用來教育後代的名句。可以說,古代家訓大都濃縮了作者畢生的生活經曆、人生體驗和學術思想等方面内容,不僅他的子孫從中獲益頗多,就是今人讀來也大有可借鑒之處。
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被後人譽為“智慧之化身”,他的《誡子書》也可謂是一篇充滿智慧之語的家訓,是古代家訓中的名作。諸葛亮不但親自撰寫了《誡子書》,更要求後代子孫都能夠認真研讀此書,領悟其中的道理,将勤儉節約、甯靜緻遠的品德融入到自己的人生之中,必将終生受益。
當代作家南懷瑾說過:“人才之所以稱為俊者,必信、義、德、才、明五者兼備。人中之豪者,必行、智、信、廉四者兼備。”諸葛亮這樣的能臣,必然是“五者兼顧”的。他提倡建立一套有效制約、懲惡揚善的制度去約束官員,必然能夠利國利民。
諸葛亮主動公布自己的财産,這一點其他官員都沒有做到。甚至于,官員們始終不知道其他同僚的财産情況,除非這個官員被抄家了。當然,還有一種情況人們可以知道這個官員是清廉或是貪濁,那就是從這個官員的葬禮上去進行區分,但此時,對于這個官員來說已經算是蓋棺定論了。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史書中有一些關于特大貪官,如:有和珅等人抄家物資的記錄,卻很少有關于其他官員财産的記載。
參考資料:
【《三國演義》、《三國志》、《誡子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