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手機中插的那張小小的電話卡,叫做nano-SIM卡。今天好玩君跟大家聊聊,這張小小的卡片背後那場不為人知的标準争霸戰,以及蘋果如何利用它影響了整個手機行業的發展。
日曆翻回2012年3月,當年有這麼有一條新聞,不從事通信産業的人未必會注意到:
“歐洲電信标準協會(ETSI)宣布,決定将是否采用nano-SIM作為下一代SIM卡标準的投票延期,因為參加投票的成員實在無法達成一緻意見。”
是不是覺得這條新聞無足輕重?那如果我告訴你所謂“無法達成一緻的成員”一邊是蘋果,一邊是諾基亞、黑莓和摩托羅拉呢?
一邊是橫掃千軍的行業新秀,一邊是試圖力挽狂的行業大佬,史詩之戰的感覺出來了有木有。
早在2011年ETSI就公布“4FF(fourth form factor)”将成為新一代SIM卡标準,并向全球征集其設計方案。
ETSI是誰,是歐洲電信标準協會,是制定歐洲所有電信相關标準的組織。簡單來說,ETSI這項4FF标準發布之後,所有銷往歐洲市場的手機必須符合這一标準的要求。
所以這次4FF标準方案征集受到蘋果和諾基亞的極大重視,雙方都向ETSI遞交了自己的4FF方案,黑莓和摩托羅拉先後加入了諾基亞的陣營。
當時大多數手機使用的還是15mm*25mm的标準SIM卡,說它标準是因為它的尺寸是ISO 7810規定的ID000類卡片的尺寸。
而上一代SIM卡的面積足足有一張銀行卡大小,剛好是ISO7810規定的ID1類卡片的尺寸,主要用于比磚頭小不了多少的“大哥大”移動電話。
标準SIM卡、Micro-SIM卡、nano-SIM卡大小對比
蘋果在發布iPhone4時率先采用了不同于标準SIM卡的micro-SIM卡标準,但當時受到的質疑多過了贊賞。因為它的尺寸太特殊。記不記得當年的手機卡還得找個小店讓人給“剪”一下才能放進割腎買來的新iphone4。
傳說中的剪卡
蘋果之所以采用這種尺寸尴尬的SIM卡,是因為在手機的結構設計和外觀設計上,SIM卡變小可以使SIM卡槽擺放位置變得更為自由,節省主闆的面積,為電池省出更多空間,以設計出輕薄、美觀的手機。
而當ETSI開始征集新一代SIM卡标準時,蘋果直接跳過了micro-SIM卡,選擇了更小而輕薄的nano-SIM标準。
率先提出nano-SIM标準的其實既不是蘋果也不是諾基亞,而是一家名為捷德(Giesecke&Devrient)的德國科技公司。沒聽說過?這家公司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張SIM卡,賣了2億多張吧。它還為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印制鈔票和有價證券。捷德要是自稱是全球第二大卡片供應商,就沒人敢自稱第一了。
2011年,在捷德公司公版nano-SIM卡标準的技術基礎上,蘋果、諾基亞紛紛拿出了自己的“4FF”SIM卡解決方案。
蘋果當年的方案
在蘋果提供的nano-SIM方案裡,卡的尺寸為12.3mm*8.8mm,完全去除了金屬芯片四周那一圈塑料邊。ETSI規定“4FF”SIM卡必須要支持八項電路,也就是必須有八個電路觸點,但并沒有規定八個觸電點如何設置。因此蘋果并沒有對觸點結構進行重新設計,隻對SIM卡的尺寸和材質做了規定。理論上隻要有合适的卡托,這種SIM卡仍可以兼容之前生産的各代手機。
諾基亞和黑莓當年的方案
相對于蘋果隻改變了SIM卡的外觀,諾基亞陣營則将SIM卡上的觸點結構完全重新設計,使其不能兼容之前的老款手機,等能具有更強大的功能。諾基亞強調的是,改動SIM卡觸點結構和讀取方式,将帶來卡片功能上的改變。但這背後更多的則是一種市場策略,即使手機輕薄化的趨勢已經到來了,諾基亞也不想被蘋果牽着鼻子走。
雙方關于标準的争執一直持續到2012年,蘋果向ETSI發的一份信函中表示,一旦自己的标準得到采用,蘋果今後将免費向移動設備廠商提供nano-SIM卡标準相關的專利。而諾基亞則回應說,我有50項nano-SIM卡相關專利,誰說了算不一定呢。
最終投票結果顯而易見,雖然兩大陣營都毫不示弱,但最終ETSI選擇了變動更小、兼容性更好的蘋果方案,發布了ETSI TS 102 221 V11.0.0标準。
曆代SIM卡相關标準與尺寸
由此開始,nano-SIM成為歐洲手機市場的唯一行業标準,所有向歐洲市場銷售手機的廠商們都遵守這一标準。
而諾基亞、黑莓和摩托羅拉這些昔日手機霸主在智能機争霸中一敗塗地,失去了最後一次掌握行業技術話語權的機會。
故事到這還沒結束,更精彩的還在後邊。蘋果确實如承諾的那樣免費開放nano-SIM的使用授權。但是!不久之後美國專利商标局宣布蘋果獲得一項與“彈出式組件裝配”相關的專利。
你有沒有注意過,之前換SIM卡你得把手機電池摳下來,或者最少也要打開背蓋,現在隻要拿針紮一下;而且所有智能機——無論蘋果錘子還是東莞三強,全都采用這種設計。
其實更小的SIM卡隻不過成了蘋果實現這種 “彈出式組件”的手段。
nano-SIM卡标準免費給你用,但當全世界都采用了nano-SIM卡的标準,與之配套的“彈出式組件”的設計就該收你專利費了。
蘋果利用标準下了好大一盤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