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越考越心慌,越考越不甘
一年一度的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招生考試正在進行,考場上不乏“二戰”“三戰”乃至“五戰”“六戰”的“N戰生”。近年來,随着考研持續升溫,落榜生增多,“N戰生”也越來越多,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群體。他們在備考過程中往往沒有正式工作,已從學校畢業卻沒有真正走入社會,年紀不小卻沒有穩定的經濟收入,常常在振作和挫敗中反複拉扯。
家庭支持減弱,經濟壓力大
教育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報考人數457萬人,錄取人數110.7萬人,錄取率24.22%,這意味着有300多萬考生落榜。半月談記者發現,不少落榜生選擇“二戰”“三戰”甚至“五戰”“六戰”。
27歲的王心悅從2017年到2021年共考研5次。“考研前3年沒有收入,全靠家裡支持。我家的經濟條件并不算好,母親平時打零工,父親一直從事體力工作。”王心悅說,“父母對我一直考研不夠理解,所以時常發生争執。”
“經濟壓力大,第4年我不得不一邊工作一邊備考,為了省錢隻能住在地下室。”王心悅說,不少一起備考的同學不想給家裡增加負擔或是家裡不願意支持,隻能一邊打零工一邊學習,有些人甚至直接住在24小時營業的共享自習室裡。
23歲的錢銀銀也表示,“二戰”時家裡并不支持。“媽媽覺得我‘一戰’時那麼辛苦還是沒能考上,沒有必要再浪費一年時間,希望我先去找一個工作,等工作穩定之後去考一個在職研究生,我卻想一鼓作氣考上研究生。”錢銀銀說。
半月談記者調研發現,難從家庭獲得支持的考生,普遍面臨着缺乏經濟來源問題,同時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和聯系也相對較少。即便能獲得家庭支持的考生,跟家庭的聯系也多關于金錢,普遍缺乏情感溝通和交流。
“父母很希望我再考一次,在他們的推動下,我參加了‘二戰’備考。”考生王鑫告訴半月談記者,家人的期待讓自己心理壓力很大,即使備考中遇到困難和壓力,也不願意和家人交流,害怕再次落榜辜負家人的支持。
學習生活在學校,管理有盲點
半月談記者走訪發現,部分考生為了完成學校的升學率指标,向學校提交虛假的就業協議後繼續留在學校備考,吃着學校的食堂、住着學校的宿舍、用着學校的教室,卻成為學校管理的“盲區”。
“畢業時考研失敗,又沒有找工作,但學校要求提交有單位蓋章的就業協議。我和室友就在宿舍樓下的打印店打印了一份就業協議,打印店再幫我們蓋個章,一共隻花了幾塊錢。”東北一所高校工商管理系2021級畢業生吳雙說,學生提交了就業協議說明已就業了,學校就不用為該學生再操心了。
多名受訪學生表示,為降低生活成本、利用學校資源、提高學習效率,不少學生備考期間仍租住在學校宿舍,在學校食堂用餐,在學校教室學習,但由于他們不再是學校的在讀學生,學校和老師不管他們。
“學校幾乎不會管我們這一群人,這麼多學生,也顧不過來。我們也因為沒有考上研,不好意思跟其他同學交流。”湖南省一高校“二戰”考生周博說。
不但部分備考生成為管理盲點,一些畢業生的個人檔案和黨員組織關系也成了“沒娘的孩子”。
小敏2019年畢業後一直在浙江、河南兩地備考,期間沒有人聯系她過組織生活或繳納黨費。“我分别聯系了學校、家鄉河南的人才交流中心和當地教育局,均未得到明确答複。幾經輾轉才得知,我的黨員材料被存放在了家鄉河南的人才交流中心。”小敏說。
“現居地的黨支部表示需要介紹信才能接收我的黨組織關系,聯系學校後,學校隻能給我開一個黨員證明。”小敏說,但現居地黨支部不接受,事情又擱置了。
常感孤獨焦慮,心理狀态差
“最近兩年,報考我們學院的考研調劑人數從十幾名驟升至上千名,但最終隻有兩三人能獲得調劑名額。”中國科學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陳天嘉說,作為一名高校教師,他對考研壓力深有感觸,“每一個考上的學生對導師都是千恩萬謝,覺得終于上岸了”。
半月談記者調研發現,近年來“考研熱”持續,報考人數逐年遞增而院校擴招幅度較小,面臨高強度學習和同輩競争壓力,“N戰生”容易滋生多重心理問題,如孤獨感、焦慮感、挫敗感、失衡感等。
“二戰”考東北财經大學失利的吳雙說,自己兩點一線備考,每天的日程隻有睡覺和學習兩件事,和外界接觸很少,雖然還是“租用”寝室在學校學習,但周圍都是學弟學妹,沒什麼朋友。“在自習室備考的時候,經常看到同是備考的同學和家人打着電話就哭了起來,我也哭過四五次,感到很孤獨。”
“二戰”備考四川外國語大學的曾柯涵說,上一年考研失敗後,家裡人沒有阻止她繼續考研,卻無形中增加了她的心理負擔,“如果今年還是沒考上,會讓家裡人挺失望的”。考生王宇鑫也表示,壓力主要源于自身,一方面太想考上了,總覺得學不夠、很心慌,另一方面對考不上的諸多後果感到害怕。
考生在圖書館備考
“二戰”備考的錢舒婕告訴半月談記者,每當手機裡刷到“考研報名總人數超過500萬”這類信息,她都會感到非常焦慮。“考研群體是一個大圈子,看着别人學得起勁,就總是感覺自己學習效果不好,跟不上進度,一整天胡思亂想。”
同時,年紀越考越大,與同齡人脫節,更讓“N戰生”感到壓力山大。
“對年齡和未來規劃都很焦慮。”錢舒婕表示,不少年齡相仿的同學已經在工作領域小有成就,展現出自己向往的那一面,而自己這兩年卻一直原地踏步,“往後想想,我讀完研已經快30歲,就更焦慮”。
“考研5年,快變成剩女了。”今年27歲的王心悅說,因為父母比較開明,前幾年在婚戀問題上沒有壓力,但今年父親生病,讓她突然有了緊迫感。23歲的曾柯涵則擔心,已經浪費了一年時間,就算今年考上,年齡也比同級研究生更大,“擔心對找工作有影響”。
培訓機構噱頭多,不少考生被“套路”
随着考研人數逐年遞增,社會上涉及專業報考、提供線上線下輔導服務的各類考研培訓機構也大量湧現。一些非正規培訓機構利用考生“上岸”心切的心理,推出天價補習班,将考生視為牟利對象,不少考生被“套路”。
一些考研培訓機構開設了“沖刺班”“名師班”“保過班”,甚至宣稱有“内部資源”,向考生收取幾千元到數萬元不等的培訓費。
半月談記者調研得知,北京一考研培訓機構推出的小班課和一對一輔導課,費用從2500元到35000元不等。其中收費較高的一對一輔導課根據收費價格,承諾保過基本分或保過初試,否則退還三分之一學費。
“機構穩賺不賠,‘保過’隻是一個噱頭。”曾在該機構任教的謝穎表示,授課老師的課時費一般占1/3,即使考生沒考上退費1/3,機構也有賺。
謝穎說,如果經濟困難,機構還會誘導學生分期付款,目的就是把課賣出去。曾兼職于某新聞傳播專業考研培訓機構的王宇透露,其供職的機構每年大課班學生人數約600到800人,每年盈利近80萬元。
高昂的培訓費用給不少考生家庭造成巨大的經濟負擔。考生王心悅表示,自己連續兩年分别找了兩家培訓機構上課,花費約8萬元,相當于家裡一年的收入。
盡管收費高昂,但部分培訓機構的教學質量并未得到保障。王心悅說,繳費前機構宣傳授課的都是名師,但後來授課的其實是前一年考上的學生。王宇也表示,培訓機構教師水平參差不齊,講課水平全憑老師自己的理解。
一些培訓機構通過各種途徑得到高分考生信息,簡單修飾後作為自己機構的學生進行虛假宣傳,這些套路也讓考生防不勝防。
下篇:把“N戰生”納入社區服務體系
考研“N戰生”群體越來越龐大,不能任其處于管理和服務的盲區。相關專家和基層幹部建議,充分發揮社區作用,為不在校考生提供備考學習、文化活動等場所,同時依托基層黨組織、志願服務組織等,加強對考研群體的思想關注和價值觀引領,及時化解其心理問題,防範其思想和行為出現偏差。
發揮社區功能,納入重點服務
“加強對考研群體的服務,需要依托組織平台,基層社區具有明顯優勢。”西南政法大學文化傳播研究院副院長宋龍華說,不少社區構建了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的運轉機制,具備更好服務考研群體的條件。
他建議,提升社區治理能力,加大對社區文化服務等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增強社區在服務青年群體等方面的作用。
重慶市政協委員程德安建議,社區應将考研群體納入重點服務對象,在摸清該群體底數的基礎上,強化對這一群體的服務和引領職能。除了為該群體提供必要的學習場所外,還可以發揮社區的兜底功能,對缺乏生活保障的考生提供必要幫助。
一棵挂滿祝福字樣的考研祈福樹亮相沈陽農業大學
專家表示,基層黨組織尤其需要發揮思想引領功能,可針對考研群體加強文化建設,引導他們參與更多的文化活動,一方面緩解其孤獨感,另一方面幫助他們進行身體和心理的修複。
發揮志願組織作用,提供過渡性就業
重慶市九龍坡區九龍社工服務中心主任陳會蘭表示,當前不少社區都有心理咨詢志願服務組織,這些組織平時針對轄區内的辍學、失業等重點群體開展心理疏導服務,取得了較好效果。建議充分利用社區現有的心理咨詢志願服務組織,進一步擴大重點服務範圍,将轄區内考研群體尤其是多次備考的考生納入其中。
引導社區内高級知識分子為考生提供志願服務也是一個辦法。社區高級知識分子擁有高學曆、高見識的優勢,引導部分高知人群成立志願組織,可對考生分享考研就學、事業發展、人生規劃的心得體會,幫助其疏導焦慮情緒。同時,可吸收社區内考研成功的學生進入志願服務組織,為備考生提供經驗輔導。
此外,專家表示,對于缺乏收入來源和經濟支持的考生,可吸收其中合适者進入社區社會組織,并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給予其一定報酬,提供臨時性、過渡性工作崗位,解決其生活之憂,加強其與社會的情感連接。
加強市場監管,打擊不良誘導
程德安建議,針對當前部分培訓機構通過虛假宣傳等方式,非法謀取考生利益的情況,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強監管,在重點時段、重點區域,對相關培訓機構進行巡查,嚴厲打擊不法行為。針對考生的維權糾紛,相關部門要及時受理、處理。
此外,加大媒體宣傳力度,通過具體案例曝光等方式,讓考生避免“套路”,在培訓機構中以儆效尤。
半月談記者調研發現,在孤獨、焦慮、抑郁等情緒裹挾下,一些考生容易變得孤僻,部分考生甚至沉迷于網上虛無缥缈的“積攢福報”,需求慰藉,一些軟件開發者從中發現“商機”,開發了各種“賽博禮佛”軟件以獲取錢财和用戶。
重慶市委黨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方旭建議,相關部門應完善法規制度,加強監管治理,防範網上禮佛等“泛宗教化”行為被不法分子利用,誤導考生價值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